近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五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發布了《煤炭工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
征求意見稿提出,到“十四五”末,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形勢實現根本好轉,國內煤炭年產量控制在41 億t 左右,全國煤炭年消費量控制在42 億t 左右。全國煤礦數量控制在4000處左右,建成智能化煤礦1000處以上,建成千萬噸級礦井65處、年產能近10 億t;培育3~5 家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煤炭企業;推動煤炭企業兼并重組,組建10 家億噸級煤炭企業。煤礦采煤機械化程度達90%,掘進機械化程度在75%以上;原煤入選率85%以上;煤矸石、礦井水利用與達標排放率100%。煤炭行業工程技術人員占比顯著提升,其中具有技術職稱職工比率在40%以上。
征求意見稿提出13 項重點任務。一是提高礦區地質保障程度。二是優化煤炭資源開發布局,內蒙古東部(東北)、云貴基地穩定規模,保障區域煤炭供應,煤炭年產量分別穩定在5億t、2.5億t左右;冀中、魯西、河南、兩淮基地控制規模,煤炭年產量分別穩定在0.6億t、1.2億t、1.2億t、1.3億t左右;晉北、晉中、晉東、神東、陜北、黃隴基地控制節奏,實現高產高效,晉北、晉中、晉東基地煤炭年產量合計控制在9億t左右,神東基地煤炭年產量控制在9億t左右,陜北和黃隴基地煤炭年產量控制在6億t左右;新疆基地科學規劃,把握節奏,“十四五”期間煤炭年產量穩定在3 億t左右;寧東基地穩定規模,就地轉化,區內平衡,煤炭年產量穩定在0.8 億t 左右。三是深化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四是推動煤炭科技創新發展。五是促進煤炭市場平穩運行。六是著力推動老礦區轉型發展。七是推動礦區生態文明建設。八是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九是推動煤炭智慧物流體系建設。十是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十一是強化煤礦安全與職業健康。十二是促進煤炭文化繁榮發展。十三是建設八大示范工程,包括智能化煤礦建設示范工程等。
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日前印發《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制定工作補充計劃的通知》,決定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提請的報告,依據煤炭行業職業技能工作需求,為煤炭行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增加國家職業標準開發計劃。
截至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中涉及煤炭行業主體職業(工種)已全部列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開發計劃。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已于2019 年報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式頒布《井下支護工》《礦山救護工》和《壓縮機操作工》3個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至此文件發布,涉及煤炭行業主體的26 個職業標準初稿已編寫完成,并已于2020年7月提交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進入標準審定流程。
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近日還印發了《關于做好首批部門行業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分支機構屬地備案工作的函》,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被列為首批行業組織直接轉為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機構(試點機構的分支機構以電子版下發),首批試點職業(工種)有:煉焦煤制備工、煉焦工、井下支護工、礦山救護工、壓縮機操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