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應急管理部獲悉,2019 年,全國安全生產形勢總體保持穩定態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18.3%和17.1%,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起數分別下降10.2%和5.3%。
據應急管理部有關負責人介紹,2019 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取得重要進展。在自然災害防治方面,全國自然災害因災死亡失蹤人口、倒塌房屋數量、直接經濟損失占GDP 比重較近5 年均值分別下降25%、57%和24%;在安全生產工作方面,牽頭成立國務院江蘇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督導組進駐江蘇開展全方位督導,同時在全國范圍部署開展危險化學品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集中整治。
這位負責人表示,2019年應急管理部門依靠改革破解難題,系統謀劃、綜合推進,應急管理大的體制已經明確,新部門新機制新隊伍的優勢日益顯現,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全力以赴開展搶險救援救災。有效應對和處置貴州水城“7·23”山體滑坡、四川長寧6.0 級地震災害等重特大災害事故。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共出動指戰員1311.9 萬人次,營救遇險群眾15.8萬人、疏散49.7萬人,搶救保護財產價值242.2億元。
應急救援能力建設整體推進。加強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建設,適應“全災種”救援需要,在全國布點建設27 支地震、山岳、水域、空勤專業隊,在各省份組建機動支隊、抗洪搶險救援隊,在邊境線組建6支跨國境森林草原滅火隊。
綜合應急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建成部省市縣四級貫通的全國應急指揮信息網,初步形成應急指揮“一張圖”;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全面應用。創建中國應急信息網,組建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
近日,國家煤礦安監局辦公室發布關于安全生產標準化煤礦降級和撤消等級的通報。
按照《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考核定級辦法(試行)》規定,2018 年,國家煤礦安監局組織對全國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煤礦開展動態抽查,隨機抽查了全國各產煤省份的197 處一、二、三級達標煤礦,共發現有57 處煤礦因管理滑坡、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等不再符合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標準。其中,長治三元晉永泰煤業公司、沈陽焦煤股份有限公司紅陽二礦等34 處煤礦等級被撤消,冀中能源峰峰集團羊東礦、內蒙古友恒煤炭有限公司益民煤礦等21處煤礦等級被降至三級,重慶能投渝新能源有限公司石壕煤礦、川南煤業魯班山北礦2 處煤礦等級被降至二級。
通知指出,各級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主管部門要按照定級辦法中分級管理的有關要求,對抽查不符合等級標準的煤礦予以降級或撤消等級。要嚴把考核關口、加大抽查力度,深入推進煤礦持續動態達標,夯實煤礦安全基礎,有效推動煤礦安全生產形勢進一步穩定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