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應急管理廳大力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以查隱患、促整改、防事故為重點,日前在全省開展了煤礦安全專項檢查,督促煤礦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有效化解重大風險,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
煤礦安全專項檢查采取煤礦自檢自改、市縣全面檢查、省級督查抽查的方式同步開展。山西全省應急管理系統共組織246個檢查組開展檢查,共檢查煤礦1404 礦次,發現一般隱患15966 條、重大隱患42條,責令停產整頓煤礦32座,責令停建煤礦1座,責令局部停止作業30處,責令停止使用設備3臺,罰款2833.4萬元。
山西省應急管理廳檢查組對11個市政府及部分縣政府進行了督查,并隨機抽查檢查煤礦59座,發現一般隱患1581條、重大隱患25條,責令停產整頓煤礦20座,責令停建煤礦1座,責令局部停止作業3處,罰款1462萬元,對22名礦長共記108分,其中2名礦長各記15分,已責令主體企業將這2名礦長調離崗位。
在“四不兩直”執法檢查的同時,山西省應急管理廳檢查組針對頂板管理、探放水作業、瓦斯檢查、通風設施、電氣設備、職工培訓、防滅火、防突防沖、儀器校驗等方面提出加強和改進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指導煤礦企業進一步加強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確保安全生產。
為深入推動重大危險源企業專項檢查督導工作,落實按比例對各市(州)工作開展情況和隱患治理情況進行實地抽查的要求,吉林省應急管理廳和消防救援總隊組成3 個聯合督導組,分別由廳級領導帶隊開展督導工作。
督導組采取“領導+干部+專家”和“檢查+服務”模式,抽查長春吉糧天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榆樹分公司、東豐縣華糧生化有限公司、梅河口市阜酒精有限責任公司、敦化永源石油有限公司4家企業,發現企業存在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五個必須落實”40條剛性要求落實不到位、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不到位、從業人員培訓不到位3項共性問題。
督導組強調,企業是安全生產責任主體,企業主要負責人是關鍵中的關鍵,主要負責人不履職或不認真履職,企業不可能落實好主體責任,會造成隱患難除、事故難防。
一是必須嚴格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要按照《安全生產法》《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五個必須落實”》等要求,嚴格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企業主要負責人要切實提高安全生產履職能力,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規章制度,推進企業由被動接受監管向主動加強管理轉變。
二是深化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要按照《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導則》規定開展排查治理工作。要強化排查治理視而不見、習以為常的風險隱患,不能就隱患治理隱患。要科學組織評估論證,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決不能治理一個隱患再產生另一個隱患,實現隱患排查經常化、隱患治理徹底化。
三是加強從業人員業務培訓。要把從業人員培養成行家里手、業務精英。培訓要有針對性,切不可搞“大幫哄”。
四是高度重視特殊作業管理。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管理動火、受限空間等特殊作業,嚴防事故發生。
五是加強對企業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的監督檢查。各級應急管理部門要大力推進查出隱患的整改工作,特別是將是否達到閉環管理作為檢查重點。
六是加大對企業的指導服務。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危化企業經營困難,安全生產也受到影響。各級應急管理部門要為企業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企業盡快走出困境。
七是加大力度推進重大危險源專項檢查督導工作。此次行動現場檢查督導階段已經結束,沒有完成的地區要加快推進,爭取在本周內完成,并推動企業加快完成重大隱患整治,確保安全。
近日,廣東省安委辦、省應急管理廳發出通知,要求全面推行“一線三排”工作機制(“一線”是指堅守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三排”是指排查、排序、排解),并把“一線三排”作為考核巡查、事故調查的重點,對在“一線三排”上搞形式主義、導致事故發生的,依法從嚴追責問責。
通知提出,各地、各部門、各企業要全面、深入、徹底地組織排查,解決看不到風險、查不到隱患、不把隱患當回事的問題。要借助科技信息化手段,探索建立數據互聯、物聯感知的風險監測預警和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實現風險隱患“一張圖”和數據庫。
各地、各部門、各企業要深入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治理的分析研判工作。要建立常態化的風險隱患研判機制,從運行監控、監管執法、事故統計等數據中研判風險,從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作業環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的缺陷中研判隱患,對照風險隱患分級標準,科學判定重大風險、重大隱患,分區分類加強安全風險管控和監管執法。
各地、各部門要對排查出來的重大風險、重大隱患嚴格執行掛牌警示、掛牌督辦規定,做到風險管控“四早”措施(早發現、早研判、早預警、早控制)和隱患整治“五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時限到位、資金到位、預案到位),切實把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之時。
廣東省安委辦、省應急管理廳要求,各地、各部門、各企業要不斷健全、完善并落實“一線三排”工作機制,有效降低事故發生的機率,努力減少一般事故、防范較大事故、不發生重特大事故。各地應急管理部門要把行業主管部門和各企業主體開展“一線三排”的情況納入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和執法檢查的內容。
日前,黑龍江省應急管理廳下發《全省重點行業領域執法檢查方案》,推動重點行業領域全面排查治理安全生產短板漏洞和風險隱患,堅決防范和遏制各類生產安全事故。
據了解,黑龍江省重點行業領域執法檢查堅持企業責任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解決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安全管理滑坡、違法行為屢禁不止等問題。檢查范圍包括:非煤礦山和尾礦庫、危險化學品、工商貿行業領域和近3 年內發生過生產安全事故、受到行政處罰、媒體曝光、列入“黑名單”、被聯合懲戒以及各級監管部門檢查中存在重大隱患的企業開展執法檢查。其中,工商貿領域主要以有高爐、轉爐或電爐等生產設備的鋼鐵企業,有深井鑄造工藝、電解鋁的鋁加工企業,粉塵作業場所10 人及以上的粉塵涉爆企業為主;非煤礦山領域主要以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和尾礦庫企業為主;危險化學品領域主要以構成重大危險源的企業為主。
黑龍江省應急管理廳要求,各市(地)要認真梳理本地區非煤礦山和尾礦庫企業、危險化學品、工貿行業領域企業近3 年來安全監管和行政執法等情況,將符合條件的企業全部納入執法檢查范圍,不留盲區和死角。根據執法檢查內容,認真組織開展好本轄區執法檢查工作,加大執法力度,對于嚴重違法違規企業,要依法采取行政處罰、新聞媒體曝光、掛牌督辦、停產整頓等手段,嚴厲懲治違法行為;對查出的隱患問題,要逐一登記、建檔立帳,督促整改、跟蹤問效,切實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對逾期未整改的,要依據有關規定予以處罰。黑龍江省應急管理廳將適時成立執法督查指導組,對部分地區執法檢查情況進行督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