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公布《全市煤礦關停安全管理十條措施》(以下簡稱《措施》)。
《措施》要求,全市所有煤礦停止井下除通風、排水、瓦斯檢查、安全監控系統維護、密閉等日常保安之外的一切作業。必須對有自然發火等嚴重安全威脅和停止供風區域按規定及時進行密閉;煤礦井下有人員作業時,必須嚴格落實煤礦領導下井帶班制度;主要通風機停止運行前,必須對所有井筒實施臨時密閉或永久密閉,防止人員擅自進入未通風或通風不良的井下巷道。
相關部門制定“一礦一策”關停安全保障工作方案,避免井下單人行走作業,確保井下通風、排水、瓦斯檢查、安全監控系統維護、密閉等日常保安作業的安全;煤礦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和措施由所在區縣煤礦安全監管部門會同駐地煤礦安全監察分局審查,并嚴格執行;區縣煤礦安全監管、行業管理、公安、供電等部門要對關停煤礦采取實行禁止無關人員入井、禁止采掘活動、禁止使用(供應)火工品、限制(停止)供電等“三禁一限”有效管控措施。
對已申請關閉退出或政府已作出關閉退出決定的煤礦,區縣煤炭行業管理部門會同煤礦安全監管部門、駐地煤礦安全監察分局督促煤礦按照“一礦一方案”制定關閉退出工作方案和井筒封閉安全技術組織措施,并開展聯合審查,明確煤礦井筒封閉范圍、關閉退出時限。
井下重要設備設施進行拆除時,相關部門必須制定設備設施拆除安全技術組織措施,經所在區縣煤炭行業管理部門、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和駐地煤礦安全監察分局同意,在駐礦安監員的監督下,方可實施拆除作業。嚴禁將設備設施拆除作業進行外包。
《措施》提到,負有煤礦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各部門應每日報告工作情況,并加強執法檢查。其中,煤礦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每天17∶00前,逐級報告煤礦關停動態和安全管控工作情況;煤炭行業管理部門每天17∶00前,逐級報告煤礦關閉退出和安全管控工作情況。煤礦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在加強日常執法檢查的同時,通過“互聯網+遠程監管監察”、突擊檢查、暗查暗訪、夜間抽查等多種方式開展督查。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近期分別召開的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緊急視頻會議精神,深刻汲取事故教訓,堅決防范煤礦重特大事故,奮力打贏歲末年初煤礦安全保衛戰,安徽煤礦安監局聯合安徽省能源局制定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十項措施”,并督促煤礦企業和煤礦強化落實。
一是深刻汲取近期全國煤礦事故教訓,督促煤礦企業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對照事故暴露出的問題,舉一反三,深入開展自查自糾。二是按照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統一部署,結合安徽省煤礦實際,立即開展系統性大排查自查自改工作,嚴格落實“八定”措施(定采掘頭面數、定檢維修作業點、定工作內容、定工作量、定入井人數、定組織方式、定安全規程措施、定安全管理責任),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區。三是緊盯不放心的人、不放心的事、不放心的設備設施,嚴格排查,建立臺賬,分析研判,加強管理,做到禁止不放心的人上崗,禁止開展不放心的作業,禁止不放心的設備設施使用。四是嚴格執行《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全面排查重大事故隱患,煤礦企業要對煤礦排查發現的重大隱患進行掛牌督辦。五是各煤礦立即對2020年以來隱患自查情況、上級公司隱患排查情況和各級煤礦安全監管監察部門隱患查處情況開展一次“回頭看”,利用大數據分析,找出根源性問題,制定防范措施。六是深入推進煤礦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各煤礦企業和煤礦及時動態更新問題隱患和制度措施“兩個清單”,研究建立2021年度重大安全風險管控清單,做到“一礦一案”“一礦一表”。七是全面加強煤礦重大災害治理,堅持“兩個決不允許”,牢固樹立區域治理、綜合治理、超前治理的治災理念,持續推進“四零”目標管理,加大災害超前治理力度。特別對巷道貫通、井上井下動火、密閉啟封等高風險單項工程,必須進行風險辨識評估,編制專項措施并嚴格落實。八是嚴格落實雨雪冰凍風險防范和冬季“三防”安全措施,嚴防冰凌、冰凍造成機電設備線路破壞和設施、構筑物失靈失效。九是切實加強應急值班值守工作,要求各煤礦企業主要負責人切實扛起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責任,認真履職盡責,煤礦黨政負責人必須確保至少一人在崗,煤礦企業救護隊要時刻保持戰備狀態。十是嚴格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各產煤市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對轄區已關閉煤礦開展一次“回頭看”,堅決杜絕非法盜采、違規作業,對長期停建的金黃莊煤礦、龍王廟煤礦納入煤礦安全監管工作重點,加強日常巡查和突擊檢查,嚴防違法違規生產建設。
為全力鞏固全省煤礦安全形勢穩定,吉林煤監局在獲悉重慶吊水洞煤礦“12·4”事故后,立即連線各有關部門和所屬監察分局(站)主要負責同志,對煤礦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再部署、再細化、再落實,并提出六項硬性要求。
一是強化風險研判。全局上下要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煤礦安全生產視頻會議精神,強化底線思維、紅線意識、風險意識,立即開展風險分析研判,結合“一礦一策”成果及近期執法工作,梳理礦井安全風險、重要隱患、突出問題,列出清單、嚴格督導,確保閉合整改。二是嚴打違法行為。嚴格落實吉林煤監局近期工作要求,迅速將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視頻會議精神貫徹到企業、貫徹到一線,并要緊盯停產礦井、即將進入提能改造礦井、災害嚴重礦井等,堅決打擊重大風險隱患、重大災害治理不到位,“關鍵少數”履職盡責不嚴肅等違法違規行為。三是強化暗查暗訪。派出的省內暗查暗訪組要突出針對性、有效性和突然性,持續發力、形成震懾;各分局(站)要全力配合江西煤監局在吉林省開展的異地監察,形成工作合力;要在煤礦井口、公報欄張貼《隱患舉報公告》,激勵礦工參與監督。四是嚴格復產復工。及時督促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認真落實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近期工作要求,全面加強煤礦安全監管工作,并嚴格落實《煤礦復工復產驗收管理辦法》和“誰驗收、誰簽字、誰負責”要求,確保隱患整改到位、責任落實到位、安全管控到位。五是壓實主體責任。要求煤礦企業迅速開展安全風險隱患問題自查、自糾、自改工作,形成“兩個清單”和自評報告,2020 年12 月8 日前書面報告屬地監察分局(站)。對弄虛作假、敷衍了事、暗度陳倉非法違法出煤或作業的,堅決打擊、堅決懲處、絕不手軟。六是實施跟蹤督導。有關部門要按職責分工,科學統籌協調,定期分析研判,加強跟蹤指導,及時完善舉措,確保煤礦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取得成效,確保歲末年初安全形勢穩定。
為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技術保障體系,充分發揮應急管理行業領域的技術支撐作用,更好地服務天津安全發展,近日,天津市應急管理局舉行專家聘任大會,向397 位專家頒發聘書。天津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王通海同志出席會議并講話。
此次專家遴選工作從2020 年3 月下旬開始,天津市應急管理局發布通告公開選聘應急管理專家,經資格初審、專業審查、專家資格委員會復審、社會公示等環節,最終確定安明華等397 名同志入選天津市應急管理專家庫。遴選專家的業務范圍主要包含應急處置、咨詢服務、監督檢查、評審評估和宣傳培訓5 大類共31 個子項,涉及應急處置、安全生產和救災保障3 個方面,基本涵蓋應急管理各重點業務工作。專家工作經歷涉及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央企駐津單位、國有企業、民營龍頭企業、中介服務機構、救援服務隊伍、行業協會和新聞媒體中心等不同行業,充分體現行業領域的多樣性和全面性,初步建成天津市應急管理專家“智庫”。
下一步,天津市應急管理局將繼續加強專家管理,完善專家考核機制,逐步建立天津市應急管理核心專家隊伍,為安全天津建設儲備好專家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