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陜西省咸陽市2020年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動員會上,世界首個660MW 超超臨界CFB 發電項目——神華國能彬長低熱值煤660MW 超超臨界CFB科技示范發電項目在陜煤集團彬長礦區開工。
神華國能彬長低熱值煤660MW超超臨界CFB科技示范發電項目位于咸陽彬州市新民高端能源化工園區。該項目由國家能源集團神華國能公司和陜煤集團彬長礦業公司按照51%∶49%的股權比例和煤電一體化項目合作模式開發建設,項目概算總投資60億元,分兩期建設2臺660MW發電機組。一期項目預計2022年7月建成投入運營,建成后發電量30億kWh/a,可實現銷售收入8億元/a。項目全面建成后,發電量60億kWh/a,可實現銷售收入16億元/a。
該項目煤源為燃用煤泥、矸石、末原煤的混煤,一期項目耗煤190.9萬t/a,其中低熱值的煤泥47.7萬t/a、矸石66.8萬t/a、末原煤76.4萬t/a。項目燃煤以配套的彬長礦業公司文家坡煤礦為主,該礦井設計生產能力為4.0Mt/a,服務年限為75.7a,該礦井于2012年7月開工建設,2018年5月通過國家能源局竣工綜合驗收。
據了解,與普通潔凈煤發電技術相比,超超臨界機組技術具有繼承性好、容易實現大型化的特點,在機組的可靠性、可用率、熱機動性、機組壽命等方面可以和亞臨界機組媲美,已經有了較多的商業運行經驗。CFB循環流化床技術作為主要潔凈煤發電技術之一,能夠同步實現脫硫、脫硝,在充分利用劣質煤的同時,有效減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控制酸雨形成,為火力發電和環境保護同步協調發展開辟出一片新空間。
2019 年1 月30 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同意將陜西彬長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燃用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列為國家電力示范項目的復函》,同意將陜西彬長660MW 超超臨界CFB 發電項目正式列為國家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新型節能技術科技示范項目。該項目的“三超”CFB 發電理論、技術攻關成果以及項目示范建設工程將有效鞏固我國在CFB發電技術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進一步提高煤炭清潔高效綜合利用水平,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和產業保障。
疫情發生以來,醫用口罩成為緊缺物資。國家能源集團所屬化工公司為應對當前形勢需要,組織實施“聚丙烯裝置紡絲料S2040轉產”攻關項目,短時間內實現成功轉產,生產出口罩、防護服等醫用防護品的原料聚丙烯S2040高熔指紡絲料。截至3月10日,已生產可用于口罩、手術服等多種醫用防護品的高熔指纖維聚丙烯S2040 系列牌號產品近12000t,產品優級品率達到100%。
聚丙烯高熔纖維是一種半晶體的熱塑性塑料,可通過煤炭加工而成,再經過融化、塑形,就能制造成為醫用無紡布并應用于醫療防護領域。每噸高熔指纖維能制造一次性外科口罩約90 萬~100 萬個、N95醫護口罩20萬~25萬個。目前,國家能源集團生產的這批高熔指纖維聚丙烯S2040正在通過鐵路陸續發往湖北、山東、天津、浙江、江蘇、廣東等省。
據介紹,此次“聚丙烯裝置紡絲料S2040轉產”攻關項目生產的用于醫用防護品的S2040牌號聚丙烯,為熔指40g/10min的高熔指紡絲料,在不改變主催化劑的條件下,通過降解法在造粒工段逐步加入綜合分子調節劑使得產品熔逐步提高,同時調整主抗氧劑3114、輔助抗氧劑168、除酸劑硬脂酸鈣等固體添加劑量,使最終產品達到生產口罩等醫用防護品紡絲料的工業生產標準。
轉產任務主要由國家能源集團化工公司所屬包頭化工和榆林化工負責。包頭化工目前運營管理世界首套國家級煤制烯烴示范項目,主要生產可用于薄膜、管板材等的聚乙烯和聚丙烯產品。榆林化工負責運營管理的甲醇下游深加工項目是涉及國家陜北能源戰略規劃的重大項目,主要產品為聚乙烯、聚丙烯,副產品有混合C4、混合C5+、丙烷、液氮和副產硫酸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