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剛看市
從“CCTD 環渤海動力煤現貨參考價”發布的日度價格運行情況看(見附圖1),近期環渤海地區現貨動力煤價格呈現加速下行局面。

分析認為,近期環渤海地區港口動力煤市場的供大于求傾向有所增強、悲觀情緒有所加重,促使近期港口現貨動力煤價格降幅有所擴大。
第一,北方四港的動力煤庫存出現較為明顯回升。統計顯示,在需求低迷和調入量逐漸增加(其中,鐵路大秦線的煤炭發運量由2 月上旬的日均78萬t,恢復到了3月上旬的日均95萬t)的背景下,近期北方四港(秦皇島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和黃驊港)的動力煤庫存出現明顯回升,3月13日達到了1704萬t,比前一報告期末的3月6日增加了171萬t,比2月14日的近期低點增加了285萬t。在此基礎上,北方四港的“貨船比”出現明顯升高(見附圖2),并且已經明顯高于20~25 的合理區間,表明北方港口動力煤市場的供求關系再度轉入買方市場局面,對環渤海地區現貨動力煤價格帶來較強的下行壓力。

第二,煤炭生產和貿易企業的銷售壓力增大。進入3 月份以來(見附圖3),北方四港錨地待裝煤炭船舶數量再度出現減少、并且低位運行局面,表明盡管各行各業企業復產復工不斷推進、發電企業的電煤日耗有所恢復,但是消費企業或下游地區面向北方港口動力煤的采購需求低迷局面不僅未得到好轉,反而有所加深,隨著現貨煤價的不斷下移,“買漲不買落”心態使得采購需求被壓低,這一局面導致煤炭生產和貿易企業的銷售壓力增大,也使其2 月份以來因為動力煤銷售量萎縮帶來的流動性不足狀況難以改善,進一步放大了銷售壓力,造成煤炭生產和貿易企業的挺價意愿和能力下降。

第三,1~2 月份煤炭進口量顯著增加。海關總署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 年1~2 月份,我國煤炭進口量達到6806 萬t,同比增加了1693.5萬t,同比增速達到了33.1%,在新冠疫情導致煤炭消費顯著萎縮的背景下,極大地抑制了消費企業或下游地區2020 年1、2 月份,乃至3 月份的內貿煤炭需求,惡化了包括動力煤市場在內的煤炭供求關系。
第四,港口動力煤市場的悲觀情緒蔓延。一方面,近一周來,面對進口動力煤數量增加及價格下降、主要產地煤炭產量和供應量恢復、港口煤炭庫存回升、動力煤消費復蘇緩慢等情況,北方港口動力煤市場的信心顯著受挫、悲觀情緒蔓延和加重,消費企業隨之壓價采購,近期北方港口動力煤的購銷定價普遍進入“指數-”模式,使得北方港口的現貨動力煤價格進入“循環跌”模式。
另一方面,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圍內的蔓延態勢有所增強,對全球經濟的沖擊呈現擴大化趨勢,給我國經濟復蘇帶來陰影,也將直接波及社會用電和煤炭需求的復蘇;近期國際市場石油價格暴跌,可能對國內煤炭市場造成的不利影響(動力煤消費受到排擠、煤炭進口成本下降等),進一步增加了國內動力煤市場的恐慌情緒。
2 月下旬開始,煤價出現下跌,預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將在3 月20 日左右跌至年度長協煤價(546 元/t)附近后,企穩止跌。春節過后的這一輪煤價下跌幅度為30 元/t 左右。預計3 月底,最晚4月初,煤炭市場將出現復蘇,港口現貨價格有望出現小幅反彈。
截至目前,我國環渤海十大運煤港口合計存煤1980 萬t,較一周前增加了256 萬t。其中,曹妃甸煤二期、華能曹妃甸和京唐港36#~40#碼頭存煤均已超過100 萬t;唐山港口群庫存回升,唯一支撐煤價的利好因素逐漸消失,預計煤價將繼續下跌。
回顧2月上中旬,煤價出現上漲,主要原因是受節后上游煤礦未完全復工,鐵路發運減少,環渤海港口持續低庫存影響;疊加下游部分用戶補庫,優質煤出現緊缺,拉動港口煤價出現15元/t的上漲。為保供穩價,上級和鐵路部門通過集中大秦線運量,增加秦皇島港存煤,將秦皇島港存煤拉高至600 萬t,這才穩定了煤炭價格。階段性拉運結束后,下游電廠庫存提高,煤炭需求開始走弱,港口市場煤價格出現回落,但并沒有出現大幅下跌。其中一個支撐煤價的重要因素就是環渤海港口中除了秦皇島港和黃驊港以外的,其他唐山港口群存煤均處于低位,部分優質煤依然緊缺。但是進入3 月份,隨著民營煤礦的陸續復產,在產煤礦產量恢復正常,整體煤炭生產數量有所增加,唐呼線運量也出現3~5 萬t 的小幅增加。加之連續多天的大風、大霧等惡劣天氣,唐山港口多次封航,裝船受限,港口存煤出現恢復性增加。從下錨船數量來看,在持續封航的情況下,唐山港口群錨船數量依然偏少,顯示了下游需求的不足,市場活躍度持續低迷。
盡管沿海終端電廠日耗略有恢復,但部分進口煤順利通關;加之長協煤供應充裕,南方電廠庫存高位,采購需求較弱;下游電廠主要消耗自身高庫存,并積極接卸壓港船舶,新的一輪北上采購和需求暫時無法啟動;而供暖季即將結束,南方天氣逐漸轉暖,民用電負荷下降;沿海地區重工業尚未完全恢復,電廠日耗增長緩慢,水泥用煤也并未啟動,整體煤炭需求不旺,煤價下跌壓力依然存在。
在環渤海港口,受終端用戶庫存高位、到港拉煤船不足、需求不振影響,港口貿易商出貨節奏加快,煤價至今還沒到底部。
近日,部分港口貿易商報價再次大幅下調,實際交易價格已經跌破月度長協價格,預計煤價還會下跌一周,至3月20日左右。
市場悲觀氣氛蔓延,指數跌幅擴大,部分貿易商恐慌性出貨,低硫煤按照指數下浮3 元/t 報價;但是,下游用戶“買漲不買落”,市場只有零星需求,還盤價格也很低,實際成交有限。需求低迷之下,現貨實際交易價已經跌破大型煤企月度長協價格,正在向年度長協價格加速推進。
目前,下游用戶和接卸港存煤爆滿,大部分電廠仍以拉運長協煤剛需為主,加上消耗自身庫存,北上采購積極性不高,市場貨盤交割依舊不多。但利好消息依然存在,近期各省基建加速,耗電量有所增加;隨著復工進程的加快,預計沿海六大電廠日耗很快會突破55萬t。
上游方面,山西、內蒙古等地大部分煤礦復工復產,煤炭供應充足;而煤炭需求低迷之下,煤礦出貨情況一般,礦方對后市預期悲觀,產地價格持續下跌。內蒙古鄂爾多斯煤價小幅下跌10元/t,山西晉北部分礦煤價下調10~20 元/t,陜西榆林部分煤礦價格更是大幅下跌30元/t。
需求端方面,國內疫情控制較好,華東、華南地區復工加快,經濟逐步回升,刺激煤炭耗煤小幅增加;但從電廠日耗情況分析,短期內,日耗仍會保持在中位徘徊。受電廠庫存高位、日耗增加幅度小等因素影響,沿海電廠存煤可用天數仍高達32d,預計3月份下半月,下游繼續處于消耗庫存階段,即使日耗略有3 萬t左右的增加,也無法改變市場行情,更無法扭轉不利局面,電廠大量拉運、補庫不會出現。進口方面,多地海關禁止異地報關,且部分港口要求按照每月限定額度報關,進口煤通關難度加大;值得注意的是,國外疫情更加嚴峻,促使進口煤受限,國際煤炭貿易活躍度下降,國內煤炭將再次成為拉運主力。
北方港口方面,鐵路煤車調進有所恢復,加之受多次封航影響,北方港口庫存被動增加。截至目前,環渤海十大運煤港口合計存煤大幅增加,港口資源得到強有力的補充。環渤海港口庫存增加的同時,下錨船卻沒有出現大幅增加,顯示了下游需求的低迷;貿易商出貨意愿增加,降價銷售情緒蔓延,賣方著急出貨,煤價跌幅擴大。
在各級政府推動煤炭保供、“三西地區”的煤炭產量有所增加之際,大秦線和唐呼線煤炭運量并未出現大幅增加,與春節期間相比,兩大鐵路線日運量僅僅是略有增加;而環渤海港口除了秦皇島港、黃驊港因封航造成場存大幅增加以外,其余港口存煤變化不大。此時,各港下錨船繼續保持低位,且很多船舶處于等待租用狀態,說明了沿海煤市依然處于疲軟狀態。
盡管下游工廠企業緩慢復工,帶動用電負荷增加;但沿海六大電廠日耗整體仍處于中低位恢復階段,目前的日耗水平較2019年同期下降了7萬t,而存煤數量升至1757萬t的高位,抑制了后續采購和拉運的需求。目前,東南沿海地區接卸港口和電廠碼頭場地存煤處于爆滿狀態,部分船舶下錨等待接卸,下游貿易商也在降價促銷。2月中旬以來,隨著產地供應的增加和階段性拉運的結束,下游需求開始走弱,煤價持續下跌了18元/t。3月份,大型煤企長協價格出爐后,因現貨價格明顯高于長協價,市場上悲觀氣氛加重,使得零星詢貨繼續壓低還盤價格,港口市場煤價格繼續承壓下行。
隨著復工的不斷推進,電煤消耗繼續緩慢增加,預計很快沿海電廠日耗將增至55~60 萬t;但受制于高位的電煤庫存,即使日耗出現下浮增加,對電廠高庫存的消耗幫助很小,對市場的走好也是杯水車薪。此外,國家出臺階段性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措施,會將利好傳導至下游,加深煤價的下跌幅度。
近日,沿海進口煤管控繼續加大收緊力度,部分港口碼頭限制異地報關,以及嚴控上半年進口額度,利好于國內煤炭市場。全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開復工率達到58.15%。隨著疫情進一步得到控制,各地復工復產進程不斷加快,國內煤炭需求有望得到釋放;而新一輪大規模基建的啟動,電廠日耗將穩步回升,國內煤炭需求增強,有望拉動沿海煤炭市場行情。目前,在發運倒掛和需求低迷影響下,市場煤發運量減少。經過了3 月份的積極消耗之后,下游庫存下降,而4 月份,鋼材、水泥、化工、建材等其他行業全面復工,煤炭需求提高;新一輪采購將拉開序幕,優質煤種再次緊俏,煤炭市場出現強勁反彈。
煤價下跌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預計跌至546元/t左右,隨后企穩止跌。3月底,最晚4月初,煤炭市場將出現復蘇,港口現貨價格有望小幅反彈。
下游加快復產復工,但南方工業企業活動恢復不及上游,沿海地區用電負荷偏低。盡管江浙滬地區復產加快,整個沿海六大電廠日耗較2019年同期略有下降。目前,技術類、金融業復工較快,而制造業、水泥、建材等高耗能行業復工緩慢,再加上商業取暖受限,電廠日耗難有大幅增加。年后,環渤海港口庫存低位,加之煤價上漲過快,上級要求加快煤炭企業復工復產;隨著煤礦供應穩步增加,坑口煤價延續穩中下行趨勢。目前,大礦保長協,價格穩定,部分小礦出貨差,庫存高位運行,價格承壓,礦方對后市預期較差。在環渤海港口,大集團發運正常,港口庫存增長,長協煤占據主導;下游需求慘淡,市場預期悲觀,賣方著急出貨,按照指數下浮出貨,促使煤炭價格加速下跌。
沿海電廠存煤可用天數高達32d,除上電以外,其余電廠存煤可以覆蓋到3月底。主力電廠繼續維持長協剛需拉運,補庫需求難有釋放。此外,部分電廠碼頭存煤爆滿,消耗一部分煤炭,重船才可以靠泊卸貨,造成用戶采購積極性隨著接卸、堆存能力下降而減弱。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同時政府出臺的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付諸實施,效果逐步顯現。據監測,各地的外貿企業復工復產的進度正在加快,履約能力也在快速回升。
各地密集推出龐大的投資計劃,隨著防控疫情的好轉,新一輪大規模基建開始啟動,浙江、江蘇、上海等外貿大省、大市的重點外貿企業已經全部復工。等到南方各省市全面復工之后,達產率大幅提高,工業用電將得到提振,電廠拉運情況將有所改觀,港口煤價將出現止跌企穩。3月份~4月初,是電廠消化高庫存階段,也是加快復產的關鍵時間段。等到下游全面復工之后,電廠日耗會出現跨越式增加,存煤可用天數急劇下降,拉運積極性大幅提高。最重要的是,進口煤受限成最大利好因素,以往,華東、華南水泥廠用煤大部分靠澳洲煤支撐;后續水泥廠復工后,部分采購需求要回歸山西煤,拉動低硫低水煤率先上漲,煤炭市場逐漸轉好。
(慧民)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2020 年1~2 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生產主要數據,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48903 萬t,日均產量815 萬t,同比下降6.3%;進口煤炭6806萬t,同比增長33.1%。
2020 年1~2 月份全國焦炭產量7064 萬t,同比下降5.5%。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3 月上旬全國煤炭價格各有漲跌。各煤種具體價格變化情況如下:
無煙煤(洗中塊,揮發分≤8%)價格1027.1元/t,較上期下跌22.9元/t,跌幅2.2%。
普通混煤(山西粉煤與塊煤的混合煤,熱值4500kcal/kg)價格456.4 元/t,較上期下跌3.6 元/t,跌幅0.8%。
山西大混(質量較好的混煤,熱值5000kcal/kg)價格為505元/t,較上期下跌2.5元/t,跌幅0.5%。
山西優混(優質的混煤,熱值5500kcal/kg)價格為560元/t,與上期持平。
大同混煤(大同產混煤,熱值5800kcal/kg)價格為591.4元/t,較上期下跌3.6元/t,跌幅0.6%。
焦煤(主焦煤,含硫量<1%)價格為1460元/t,較上期上漲13.3元/t,漲幅0.9%。
上述數據顯示,3月上旬全國無煙煤價格維穩,動力煤價格穩中有跌,焦煤價格持續上漲。
內蒙古發改委信息,據各盟市上報的煤炭價格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3月上旬,內蒙古自治區動力煤坑口價格、電煤購進價格均小幅上漲。
3月5日,全區主產地動力煤平均坑口結算價格為225.74 元/t,與2020 年2 月25 日相比(以下簡稱“環比”)略漲0.48%。
其中,東部地區褐煤平均坑口結算價格為214.78 元/t,環比上漲1.90%;鄂爾多斯動力煤平均坑口結算價格為256.67元/t,環比下降1.28%。
與2019 年3 月5 日相比(以下簡稱“同比”),全區動力煤平均坑口結算價格上漲3.87%,其中,東部地區褐煤平均坑口價格上漲14.29%,鄂爾多斯動力煤平均坑口價格下降1.28%。
3月5日,全區電煤平均購進價格為221.52元/t,環比上漲2.13%;折算為標準煤(7000kcal/kg)后平均值為436.88元/t,環比上漲1.96%。
其中,東部地區電煤平均購進價格為213.81元/t,環比略漲0.03%;折算為標準煤后平均值為495.71元/t,環比略降0.03%。西部地區電煤平均購進價格為227.69 元/t,環比上漲3.77%;折算為標準煤后平均值為389.82元/t,環比上漲4.07%。
全區電煤平均購進價格同比上漲4.14%,其中,東部地區電煤購進價格同比上漲6.33%,西部地區電煤購進價格同比上漲2.55%。
據悉,焦炭市場近日總體偏弱運行,焦炭第四輪提降全面開啟,市場整體情緒不高。
焦企當前多以出貨為主,但下游鋼廠整體采購意愿不強,多維持按需采購狀態;部分焦企出貨壓力增加,焦炭庫存有所上升;港口貿易商接貨積極性增加,港口庫存繼續上升。因此短期焦炭下行壓力仍在,第四輪提降近期或將全面落地。
焦煤價格走勢偏弱,鄉寧地區大礦精煤地銷價格下調40 元/t,前期各地區煤價已不同幅度下調。隨著焦炭行情的持續走弱,焦企焦煤采購積極性較低,打壓煤價意愿增加。近期焦煤價格仍有承壓下行預期。
具體來看,3 月16 日,繼河北唐山個別鋼廠焦炭采購價第四輪提降50 元/t 后,河北邯鄲、山西晉南及山東地區部分鋼廠對焦企發函提降,焦炭第四輪提降范圍持續擴大。
目前焦企庫存持續累積,鋼廠焦炭庫存小幅上升,港口庫存增加,焦炭供需整體偏寬松。焦化利潤降至低位,已有期現公司或貿易商產地詢貨集港,第四輪提降焦企抵觸情緒增強。
港口方面,期貨上漲帶動貿易商積極性,部分貿易商自行集港或通過其他渠道集港送到結算,市場詢貨明顯增多,預計多數為集港形式的成交。港口現貨基本不報價,準一級焦集港報價1750~1780元/t場地現匯。由于港口到貨量及貿易商集港計劃增加,日照港場地開始緊張,申請場地需排隊,后期庫存或將持續增加。
焦煤方面,安澤地區低硫主焦煤(A9 S0.45 G83 Mt8)報價1500元/t承兌出廠,累計下調130元/t;長治低硫瘦主焦(S0.5 G75 Mt8)跌至1320 元/t 承兌含稅。
焦企原料煤按需采購,煤礦庫存壓力上升,短期煉焦煤市場弱勢運行。
鋼坯及成材方面:上周末唐山及昌黎地區部分鋼廠普方坯上漲30 元/t,報3190 元/t,出廠現金含稅。截至3 月13 日,上海市場螺紋鋼(HRB400 20MM)價格報3470 元/t,較前一日下跌10 元/t,3 月份以來累計震蕩上漲80元/t。
據悉,進口焦煤市場目前呈現弱漲局面,澳煤由于需求較弱,市場成交冷清;蒙煤口岸近日恢復,通關數量暫未明顯上升。
進口澳煤方面,市場呈現弱勢局面,價格方面呈現遠期市場小幅上漲,港口現貨價格下調,市場博弈情緒濃厚,整體成交一般。
供應方面,由于礦方前期超前銷售,目前部分礦山銷售5 月份船期。另受熱帶氣旋影響,澳大利亞昆士蘭州三大港口于本周暫停靠泊DBCT、Hay Point、Abbot Point、格拉斯通等港口,預計最快3月15日恢復,遠期價格上漲2美元/t左右,截至目前一線報CFR170 美元/t,二線156美元/t。目前據Mysteel 調研了解,Gladstone、DBCT、Hay Point 港口業務正常。
需求方面,國內焦炭市場下行,截至3月16日,焦炭市場下跌4輪累計200元/t,加上港口通關政策趨嚴,取消異地報關政策,通關時間基本在40~45個工作日,終端采購意愿較低。
港口方面,因下游鋼廠鋼材庫存較高銷售較差,鋼廠資金流一般,現貨還盤價格較低,港口部分貿易商準一線焦煤報價在1380~1400元/t左右,一線焦煤報價1400~1450元/t。
進口蒙古國煤方面,288口岸、策克口岸通關日前未恢復,口岸庫存持續消耗。
目前,主要口岸甘其毛都及策克通關日前已經恢復。口岸庫存消耗較快,288 口岸監管區庫存110 萬t 左右,較上周減少逾20 萬t。價格方面,蒙5 原煤市場主流報價920~950 元/t,蒙5 精煤報價在1130~1150 元/t 左右。河北遷安沙河驛價格1450~1460元/t。
國內方面,目前煤礦產能利用率在83%以上,汽運運輸恢復,高速運費減免至6 月30 日,山西焦煤價格走勢偏弱,鄉寧地區大礦精煤地銷價格下調40 元/t,前期各地區煤價已不同幅度下調30~110 元/t。
總之,目前蒙古國煤陸續恢復通關,國內煤產能和汽運恢復情況下,進口焦煤市場后期或弱穩運行。
3 月10 日~16 日,秦唐各港合計調進量保持上漲,合計調出量同步大幅上漲,調進大于調出,秦唐存煤總量加速回升。
秦皇島港方面,產地生產基本正常,貨源供應充足,就地消化能力下降,煤炭上站量增加,大秦線日運量重回100萬t以上水平,但鑒于秦皇島港庫存已突破600 萬t 高位,鐵路方面將部分煤炭調往唐山港,致使秦皇島港調入減少,日均調進45 萬t,較上周下降4萬t;調出方面,本周天氣情況良好,封航時間明顯減少,港口作業順暢,此外,部分貿易商出現拋售現象,港口貨盤上半周集中釋放,日均調出47.6萬t,較上周增加0.5萬t;調出不及調進,秦皇島港庫存小幅回落。截至3 月16 日,存煤量為600 萬t,錨地船10艘。
周邊港方面,本周曹妃甸港區日均調進31.4萬t,較上周增加5.7 萬t;日均調出18.3 萬t,較上周增加7.8 萬t;調進持續高于調出,庫存大幅回升。截至3 月16 日,曹妃甸港區存煤586.2 萬t,較上周增加92.8 萬t;京唐港區存煤423.2 萬t,較上周增加55.5 萬t。
下游方面,下游企業開工進度仍相對緩慢,疊加天氣回暖,民用電需求減少,電廠日耗上漲乏力,回升緩慢,庫存持續高位,采購需求低迷,短期來看,煤炭市場頹勢難改。此外,北方地區供暖季即將結束,民用電需求進一步回落,如后續下游企業復工情況仍不樂觀,煤炭需求將面臨較大壓力。綜合來看,煤炭供應相對寬松,而需求端表現較差,供過于求的局面下,港口繼續呈現低迷態勢。
(張治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