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未來的會展設計中,將更加趨向于開放、前衛,不再只局限于使用人們司空見慣的表現形式,而是運用立體的、象征的空間造型,或是多媒體演示等形式。其次,現代會展設計更加強調個性化,強調展示的視覺沖擊力。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會展設計越來越多地運用了高科技產品,讓參觀者有更多的感官沖擊力。
當今虛擬數字技術的出現改變了大型會展設計的傳統展示方式。虛擬技術的信息傳達效果、虛擬技術在會展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非常巧妙,可以讓參觀者與展覽具有更深入的互動性和沉浸感。
關鍵詞:會展藝術;虛擬技術;藝術設計
緒論
進入信息社會,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各類新興傳播載體不斷涌現,人們的交流與溝通意識普遍得到加強。各類會展活動不再滿足于過去那種單一的以展品為載體的信息傳遞方式,而是采用行之有效的設計方法,來提高信息傳遞與交流的質和量,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會展活動。
虛擬會展應用是會展藝術活動發展方向革命趨勢,它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更大范圍內服務于社會。不久虛擬技術會展活動的信息化建設將最終打破傳統會展活動形式的壁壘,實現虛擬技術在會展藝術設計中的重要性。
一、虛擬技術與會展藝術設計的概述
(一)虛擬技術的概述
虛擬現實是一種綜合了多媒體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人機交互技術以及立體技術等多種科學技術綜合發展起來的計算機最新技術。
就“虛擬”而言,傳統設計的設計者是在圖紙上用線條、線框勾勒出概念設計,而虛擬設計設計者在沉浸或非沉浸環境中隨時交互、實時、可視化地對原型進行反復改進,并能馬上看到修改結果。
這種技術的特點就是參觀者營造一種虛擬的環境,通過感知行為如視覺、聽覺和觸覺等讓用戶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當前,虛擬現實的不斷發展,其速度愈來愈快,內容也在不斷壯大起來,并起到一定的交互作用。
(二)會展藝術設計的概述
會展設計是一門綜合的設計藝術。展覽空間是指能夠滿足人們獲取信息的空間,展覽的整體設計應通過藝術空間規劃創造體驗式的動態展示模式。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和神經覺等全方位的設計,對觀眾的心理、思想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同時,將要傳達的信息準確地傳達給觀眾,并在觀眾接受信息的同時有一種美的享受。
除了展覽策劃和品牌展示產品本身等因素外,會展設計的形式也不容忽視。現代展覽空間是由多種要素構成的高度統一的實體。它的每一部分都可能是信息的載體,而不僅僅是文字和圖形。空間中的一切形式、材料、色彩和燈光,甚至科技設備和載體,都擔負著傳遞信息的任務,都是信息的符號化表達。目前,一些會展展示設計并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部分原因是其設計創意缺乏形式意義,沒有從藝術設計的角度突出展品和品牌形象。
因此,在展示空間的設計中,設計師把形式美作為設計的基本原則,最終的展示效果取決于展示設計方案是否新穎。當然,會展設計的形式也是不可忽視的,這會借助當今科技手段,通過一定形式的研究探討并進行藝術的升華,創造出一種和諧統一、震撼人的氣氛。
二、虛擬技術的特點、研究現狀以及發展趨勢
(一)虛擬技術的特點
交互性。虛擬技術的交互指的是,參與者借助專用的三維交互設備與虛擬環境之間以自然的方式進行交互,這樣的交互比平面圖形交互擁有更加豐富的形式。通過營造一個富有藝術感染力和藝術個性的虛擬的展示環境,并同傳統展示設計一樣,通過這一環境,有計劃,有目的,合邏輯地將展示的內容展現給受眾,達到預期的展示效果。正是由于虛擬展示的這種特殊性決定了交互性研究以及其凸顯其特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虛擬技術的互動式體驗主要應用在一定的主題方面的展覽。為了給予展覽的更好的展示效果,使觀眾可以在一定空間內快速地獲取展示信息,也可以在不斷變化的互動形式中更全面地理解展示空間中的信息內容。
沉浸性。沉浸性又稱臨場感,指的是虛擬環境給參與者帶來的身臨其境的體驗。基于人類的視覺、聽覺等感官和心理特點,由計算機產生逼真三維立體圖像,仿佛置身于真實的客觀世界中。如用圖片、動畫等沉浸式表現,將單一無趣的信息內容,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觀展者的面前,讓其在虛擬技術營造的沉浸式氛圍里感受展覽空間的魅力。
想象性。虛擬技術使得人從被動轉為主動接受事物,通過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主動探尋信息,運用較為生動有趣的語言使其更加形象以及視覺化,并與視聽緊密結合,達到讓觀展者在腦海中將展示信息內容進行加工,并從感官的效果和展示的藝術表現等多元化中吸收。通過大腦中的有意識想象,對展示空間深化概念并進而產生認知上的構想。
(二)虛擬技術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在國外,如歐洲,英國在輔助設備設計、分布并行處理和應用研究方面是領先的,在硬件和軟件的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美國是虛擬現實技術的發源地,早在20世紀40年代,一開始用于美國軍方對宇航員和飛行駕駛員進行模擬訓練,隨著科技以及社會的不斷發展,虛擬技術也轉入民用方面,集中體現在用戶界面和感知方面等等。從目前發展來看,時間上的實時性和空間上的動態性是虛擬技術的主要焦點。
我國對于虛擬現實技術的研究和國外一些發達國家還存在相當大的一段距離,但隨著計算機系統工程以及計算機圖形學等技術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我國各界人士對于虛擬現實技術也越來越重視,正在積極進行虛擬環境的建立以及虛擬場景模型分布式系統的開發等等。
(三)虛擬技術的發展趨勢
虛擬技術是一門新興技術,結合了多種技術,如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仿真技術等等,當前正處于正態發展的趨勢,前景十分廣闊。對于動態環境建模技術方面來說,虛擬環境的建立是虛擬現實技術的核心內容,而動態環境建模技術的目的是獲取實際環境的三維數據,從而建立相應的虛擬環境模型創建虛擬環境。
在生成三維圖形方面,目前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關鍵是怎么樣才能夠做到實時生成,在不對圖形的復雜程度和質量造成影響的前提下,如何讓刷新頻率得到有效的提高是今后重要的研究內容。另一方面,關于虛擬現實技術還依賴于相關的傳感技術和立體顯示相關技術的發展,現有的虛擬設備還不能夠讓系統的需要得到充分的滿足,因此,開發全新的三維圖形顯示技術需進一步研究。
其次是適人化、智能化人機交互設備的研制方面。雖然手套和頭盔等設備能夠讓沉浸感增強,但在實際使用當中效果并不盡如人意。交互方式使用最自然的視覺、聽覺、觸覺和自然語言的話,才能夠讓虛擬現實的交互性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虛擬技術在會展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虛擬技術是一種三維環境展示技術,也是會展設計工具。首先要對展廳的結構、外形做細致的構思,從傳統的設計模式轉化為數字化的設計模式;借助虛擬現實技術搭建“虛擬"會展空間。
虛擬技術最顯著的特點是能夠讓用戶在虛擬空間或環境中體驗人機交互,將傳統的被動展示方式轉變為更真實的交互體驗。在展示設計方面,應用虛擬三維真實場景、展位、商業空間、場景與真實場景的疊加,既能展示真實世界的展示信息,又能同時展示虛擬的展示信息。
無論是空間的布局,還是觀者的互動交流區域和新的交互方式,都需要我們在展示設計活動中,盡可能地采取合理的手法。作為一種會展藝術設計的一種展示方式,通過虛擬技術實現展覽設計的互動藝術形式,可以促進觀眾與展覽產品之間順暢、充分的溝通,并且通過虛擬技術多種方法向觀者的不同感覺器官發出信號,以加強傳播信息的牢固性。
正是這用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在不久的將來將會孕育出新的會展設計的模式。通過全息投影的虛擬技術完成三維立體成像,使整個展廳空間設計圍繞虛擬體驗和互動來展開,讓觀者能更積極地參與到展示中去,并且在有限的空間內,使觀者能體驗展示空間的具體內容。
四、總結
會展活動作為展示產品交流方式已被人們廣泛采用它們的出現也改變了傳統展會的參觀細節、交流信息等活動的不足。
虛擬技術的運用將可能是各類會展設計和會展業藝術活動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趨勢。其不僅打破了傳統模式對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并且豐富了會展設計模式。但就目前的技術及普及程度來說,全虛擬化的會展設計只是存在于理想化的狀態中,現階段會展設計和會展活動還是將會長期以實體會展的形式存在,但在可預見的未來,虛擬化的會展設計將終突破傳統會展活動模式,實現其會展設計和虛擬現實的完美結合。指導老師:魏坤
參考文獻:
[1]杜宇.會展藝術設計中虛擬技術的應用.成功(教育).2011
[2]陸穎雋.虛擬現實技術在數字圖書館的應用研究.武漢大學.2013
[3]戴維斯.虛擬仿真技術在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教育現代化.2011
[4]李剛.虛擬現實的藝術理論研究.武漢理工大學.2008.
作者簡介:
花梓情,(1996—)女,江蘇徐州,漢族,碩士研究生在讀,江漢大學,會展與視覺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