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南 賀卓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人們對于精神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多,而博物館作為文物儲存的重要場所,其自身具有的文化功能和社會教育愈加突出。講解員作為博物館陳列展覽的重要傳播者,是展品與觀眾之間進行溝通、交流的重要橋梁,擔負著博物館傳播職能、教育職能,其綜合能力直接關系到博物館各項工作的開展成果。
關鍵詞:博物館;講解員
引言
隨著人們對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增多,對博物館的展覽內容、設計和主題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具有互動性、觀賞性的文物陳列才可以吸引人們的興趣。因此,在博物館的實際工作中,要積極提升文物講解人員的素質,保證講解工作能夠有足夠的吸引力,從而做好博物館的宣傳與推廣工作。
一、博物館講解員需要具備的專業能力
博物館展覽中的各種藝術作品、文物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對廣大觀眾來說,通過閱讀說明與表面欣賞往往無法理解展覽的文化內涵,這就離不開講解員科學合理的講解,讓觀眾在科學的介紹中了解這些文化內涵。博物館講解員必須具備以下幾項專業能力:首先是寫作能力。博物館講解員需要從多個角度來針對展覽進行分析,深入挖掘展品的信息資料,以此來進行講解詞的撰寫,基于文字的合理引導,幫助觀眾領悟展覽的文化內涵,引導觀眾進行思考,產生良好的觀展體驗。其次是語言能力。博物館講解員應當清晰、準確地發音,能夠采用通俗易懂、言簡意賅的表達,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同時,盡可能掌握一門外語,以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最后是應變能力。博物館講解員要面對不同文化修養的觀眾,要能根據具體情況,采用有效的講解策略,切實滿足觀眾的需求。講解員具備的應變能力是根據觀眾的不同要求而采取有效講解策略和解決突發狀況的能力,能耐心細致的回答觀眾的問題,更懂得從大局出發,能采取有效策略避免講解過程中出現尷尬場面和意外情況,能夠使觀眾得到積極正面的引導。
二、提高博物館講解員專業能力的措施與建議
(一)提高自身職業素養
文物是人類寶貴的不可再生歷史文化遺產,觀眾現場參觀如何了解其文化內涵,講解工作顯得至關重要,這也在客觀上要求講解人員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講解人員的職業素養是講解人員對講解職業了解和適應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其主要表現在職業興趣、職業能力、職業個性及職業情況等方面。”這也促使講解人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自覺提升自身職業素養。經過多年的工作實踐,講解員的職業素養提高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培養:首先要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講解員只有自身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擁護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才能夠正確把握文化宣傳方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弘揚正能量。其次,要有專業的文物知識和獨立撰寫講解詞的能力。具備專業的文物知識是文物講解員職業能力的基本要求,獨立撰寫講解詞則是講解員文化素養的重要表現。再次,要有勤奮好學的工作態度。簡而言之,就是“講解人員要提倡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特別要提倡‘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只有通過不斷的理論學習和講解實踐,才能在講解的大道上游刃有余,盡可能滿足廣大觀眾的精神需求。最后,要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語言表達能力是反映講解員講解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多讀、多背、多講,克服不足,才能切實提高自身的語言水平和表達能力。另外,在講解的過程中講解員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困難和挑戰,需要講解員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堅強的意志,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用平常心對待觀眾的贊揚、建議和投訴。
(二)實施針對性講解,提升公眾文物保護意識
由于越來越多的參觀者開始到各種博物館中參觀,因此通過文物講解提升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成為講解人員當前的重要工作任務。講解人員可以通過對文物知識進行講解,將保護文物的重要性積極傳遞給人們,增強參觀者的保護文物意識,使公眾深刻理解到文物自身具有的歷史價值和意義。因此,在實際講解工作中應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如對于文物所包含的多種內涵、歷史價值等帶有感情的進行講解,將參觀者帶入到相關情境中;可以為參觀者普及一些文物發掘、文物保護相關視頻和文字資料,將文物工作內容展示給公眾,增強公眾對文物工作的了解,提升其文物保護意識。
(三)構建專業化的講解員隊伍
博物館承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一個容納了極為淵博知識的展覽館。優秀的講解可以最大程度地向參觀者展示博物館的知識,達到與參觀者聯系交流、建立情感的目的。因此,加強專業的講解員隊伍建設,把理論教育與實踐能力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促進愛國主義思想政治教育事業的發展。
(四)完善激勵機制,激發講解員能動性
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是有效激發員工能動性、穩定員工隊伍、提升隊伍凝聚力的重要途徑。要想提高博物館講解員專業能力,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是基礎所在。由于職位要求高、綜合待遇偏低、假期不固定等原因,導致博物館講解員隊伍存在較大的流動性。這就需要博物館結合上述因素,積極完善激勵機制,在講解員隊伍中營造公平、公正的環境,鼓勵他們不斷提高自身專業能力。具體來說,博物館應當構建講解員長期發展的良性機制,為講解員創造更好的發展平臺,通過激勵制度引導講解員在專業領域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通過工作成果來彰顯講解員的價值。與此同時,博物館還應當創造和諧、溫馨的環境,給予講解員更多的人文關懷,致力于解決他們面臨的難題,使他們感受到博物館的溫暖,更好地投入講解工作。如此,方能在博物館講解隊伍中營造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引導他們不斷發展自我、突破自我,促進講解員隊伍整體素質全面提升。
結束語
博物館講解員專業能力的提升是一項系統、漫長、復雜的工程,要想一蹴而就明顯是不現實的。這就需要博物館講解員認識到當前博物館、文化事業發展趨勢,深入分析觀眾對于文化的需求,全面提高博物館講解員綜合素質,進一步保障博物館講解工作的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杜雪瑩.新形勢下博物館的講解及教育活動[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13):126-127.
[2]楊娜.博物館講解員的角色定位和技巧運用探析[J].參花,2019(18):72-74.
[3]郎寧.講解員在現今博物館中的作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9(12):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