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在當今社會的發展前景越來越可觀,其專業人才的就業選擇也越來越多,諸多院校已然開始積極開設相關課程并大力培養專業人才。但受經驗不足等因素限制,大多數學校設計的課程過于局限在理論之上,使學生無法在畢業后迅速進入到就業狀態當中,使真正的市場需求無法得到滿足,阻礙了專業教育的發展。文章立足于此,從教學與崗位對接的角度出發,對學校應如何重構課程并轉變專業教育形式展開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能夠為培養專業人才、滿足市場需求帶來有效幫助。
關鍵詞:崗位對接;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專業人才;需求與培養
引言:高職院校開設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課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培養相關的專業人才、為社會人才建設體系服務,讓他們在畢業之后能夠迅速參與到這一朝陽行業的崗位工作當中。但是,就當前的社會現實來說,學校培養出來的專業人才與市場需要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脫節”問題,不僅影響了學生就業目標和社會人才需求目標的實現,還影響了學校專業可持續發展。因此,基于崗位對接重構課程體系勢在必行。
一、當前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不足分析
對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展開調查,可以發現,畢業卻無法迅速就業、學校所學內容無法準確運用到社會工作當中、企業為滿足自身人才需要不得不在招聘學生后投入大量的成本做崗前培訓工作等問題比比皆是,嚴重阻礙了畢業生的未來發展和企業與人才之間的雙向選擇。究其原因,與學校教學模式過于刻板、組織的課程過于局限在理論之上有著不可推脫的干系。一些學校在組織相關教學活動和構建課程時,經常會以“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為主,從而忽略了對其“實踐素質”的培養,也并不對他們“是否掌握并能夠靈活運用相關技能”展開評價。
二、基于崗位對接培養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專業人才的路徑
(一)調研企業需求,定位人才培養方向
所謂崗位對接,根本目的就是“讓畢業生們掌握崗位工作需要的技能并獲得靈活運用的能力,以此促進學校人才培養與社會人才需要之間的相互滿足”,因此,學校調整并重建專業教學體系,必須先將目光集中在社會需求之上,深入調研企業需要,再根據他們的真實人才需求定位基本的人才培養方向。簡單來說,企業在現階段對于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專業人才的需要主要體現在思維和能力兩方面上[1]。
因此,學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也應關注相關思維與能力內容,根據企業的具體要求設定“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提高學生專業能力”、“促進學生道德素質與法律意識發展”三個目標,豐富二維、三維、多媒體設計方面的教學內容,在加強對3DMAX、Photoshop、Coreldraw、Premiere等專業軟件的使用方法講解的同時,融入創新思維培養工作,不斷結合社會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行業發展趨勢和關注點的調整豐富課程內容,將新的專業教學元素融合進來。
(二)明確崗位需要,重構專業課程體系
其次,就是對市場中不同企業的崗位內涵展開具體分析,進一步明確不同崗位對于學生專業能力的不同需要,進而結合該不同崗位的具體人才需求目標以及學生對于自身未來工作目標的設定和預期崗位選擇,構建結構更清晰、內容更豐富的專業課程體系。一般來說,企業會將崗位劃分為三個階段、六個部分,即:初始階段——助理平面設計師、平面設計師;遷移階段——多媒體作品制作員、工藝美術專業人員;發展階段——設計經理、設計總監。而學生在畢業之后,大多數都會先從事最基礎的崗位工作,即“助理平面設計師”和“平面設計師”。因此,學校就可將相關課程設定為課程體系的核心部分。此外,考慮到學生們會有向更高工作層次發展的期望,可以構建選修課程,將參與“遷移階段”、“發展階段”相關工作需要的知識在選修課程中講解[2]。
(三)跟隨能力要求,重新調整教學模式
最后,就是對于教學模式的調整,這也是基于崗位對接的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專業人才培養最重要的一環。如同前文所提及的,之所以在現階段會出現畢業生綜合能力無法滿足社會需要的問題,與學校忽略了實踐教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跟隨崗位工作對于人才提出的“應具備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素養的能力,具備良好的操作技能”的要求,學校必須重新調整教學模式,將“實踐教學”提上日程[3]。對此,學校可以嘗試與社會企業取得聯系,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在必要時將學生帶到企業中,讓他們通過現場觀摩學習核心課程或操作性較強的課程。
而在一般情況下,可將課程教學活動劃分為四個模塊,即:“理論基礎”、“技能大賽”、“綜合實訓”、“畢業設計”。根據不同理論教學內容安排基礎項目任務,向在課堂上結合教材和社會實際向他們講授理論知識,在學生基本理解“應如何做”之后開展技能大賽活動,在校內或學校與學校之間組織比賽,讓他們根據所學內容設計產品并對其產品展開評比、展示。緊接著,在階段性教學結束后安排實訓活動,將他們帶到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基地當中,讓他們在校內實習中鍛煉崗位技能、了解社會現實,深化自身工作能力。
結束語:總而言之,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已然成為了一個朝陽行業,高職院校通過培養相關專業人才,不僅可以滿足社會崗位人才需要、為學生創造更多就業空間,還能提升自身整體教學和人才培養競爭力。因此,為更好地實現上述目標并發揮出專業教學價值,學校應正視當前課程與崗位需要不符的問題,并積極通過明確崗位目標、重組教學內容、增強校企合作等手段促進崗位對接、提高人才培養效用。
參考文獻:
[1]韓偉,李健.高職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9,17:120-121.
[2]陳文武.產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職藝術設計工作室教學模式——以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專業工作室為例[J].藝海,2019,09:114-116.
[3]王濤.行業視閾下高職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專業方向分化探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19:85-86.
作者簡介:
周建基(1986—),男,甘肅古浪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創新創業、教學改革方面的研究。
依托項目:2020年甘肅有色冶金職業技術學院院級項目(GYY2020ZZ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