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娟
摘 要:中職美術教學活動是多方面的既有藝術鑒賞又有藝術創作,內容涵蓋廣泛。中職美術教學和思考內容豐富,與其他學科之間的交叉內容非常多,藝術本身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本文找到了在中職學習期間對中職學生和美術教學影響較大的語文、歷史和數學三門學科作為研究對象,探究中職美術與多學科知識交叉運用的訴求研究,找到眾多學科在中職美術教學中的作用和內涵,從而找到語文、歷史、數學學科的教學契合點。運用中職美術教育教學中的案例分別說明在語文、歷史和數學教學中對美術教學的輔助意義。最后,以語文教學中的開放式探討式教學方法運用到中職美術教學中,歷史教學中的藝術導讀與內涵運用到中職美術教學中,數學教學中的思維構圖理念運用到中職美術教學中。這樣的對于中職美術的教育教學活動更加完善有內涵,教學效果也更加明顯。
關鍵詞:中職美術;多學科知識;交叉運用;探究
一、多學科知識在美術課程中交叉運用的訴求
(一)語文文化素養與中職美術教學的契合訴求
語文的學習其實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語文的學習以對傳統文化的講述和討論為主,從而引發學生內心的思考和啟迪。國學中很多經典的文學片段都有很高的藝術造詣,比如盛唐時期的詩句,北宋時期的詠詞都是非常著名的代表性內容。文學與藝術其實是分不開的,文學和藝術往往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比如盛唐時期有李詠的詩句也有著名的簪花仕女圖,興盛與繁華的展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對藝術的體會和感悟卻是一脈相承的。所以,在中職美術教學中藝術的品鑒活動加上語文的文化功底培養更加能幫助我們增進對美術藝術的學習和理解,從而獲得更好的藝術學習效果,無論是對語文學習還是對中職美術課程都是非常有幫助的,這也形成了語文文化素養與中職美術教學的契合訴求。
(二)歷史核心素養與中職美術教學的契合訴求
歷史的核心素養是建立準確的時空觀,將時空觀與歷史背景相融合,更加全面和具體的分析歷史人物關系和歷史使命。在歷史的學習中以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為主,比如典型的林則徐虎門銷煙就是典型的以清末閉關鎖國和清政府軟弱無能的歷史背景下,形成著圍繞禁煙的民族英雄林則徐的故事。在歷史上也有很多有歷史史實形成的畫作,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背后就有著一段可歌可泣動人的民族故事,彼時繁華的東京汴梁的繁茂景象與多年后的顛沛流離的心境做對比,反差非常大,可見每一個驚為天人的靈魂創作者往往都要寓情于景將內心的思緒融匯到藝術創作中,才能讓畫作更加的活靈活現更加靈動,直逼人的內心靈魂的深處,可見歷史了解和滲入對中職美術教學的作用,從而更加需要滿足歷史核心素養與中職美術教學的契合訴求。
(三)數學幾何概念與中職美術教學的契合訴求
素描和國畫是中職美術教學中的兩種美術創作形式,素描更加強調寫實和骨感,更加需要創作者內心的幾何構圖思維,使素描作品構思更加精巧美輪美奐。同時,數學幾何思維對藝術畫作的創作和構思的作用非常大,不僅如此運用幾何技巧能夠讓創作出來的作品更具美感,從內而外的展現魅力。齊白石大師的蝦非常出名,從蝦的靈動畫法的流暢中也能看出蝦頭蝦身比例以及蝦須的構圖點綴等,這些創作框架都有數學幾何思維的影響。素描創作中構圖的作用就更加明顯了,景物素描之初就要準確確定畫作的構圖模式,從多個方面謀篇布局,保證整篇畫作的構圖合理性和線條流暢性。藝術畫作與數學幾何思維是分不開的這也是數學幾何概念與中職美術教學的契合訴求。
二、中職美術課程與多學科知識交叉運用的模式
(一)中職美術課程與語文學科知識交叉運用的模式
中職美術課程教學活動與語文教學是分不開的,因為藝術創作的靈感和內容是來源于生活的,美術教學的素材也是從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來的,語文學習是中職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學習中有很多朗讀和情景再現的環節,而且繪本的語文教材中還有很多的插圖,能夠增加學生的想象。李白的詩篇千變萬化,史稱詩仙太白,留下了很多千古絕唱,每每讀來郎朗上口,學習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太白的一顰一笑惟妙惟肖,這也可以作為美術創作的雛形,在此基礎上不斷司索和研讀,從中找出精髓去其糟粕實現對藝術創作的精益求精。藝術本身就是生活中的點滴情景的浮現和心緒思維的一種體現,語文本身也是一門藝術,與美術藝術項目一個在內一個在外,一個注重內在一個注重形象,以此形成的藝術畫作既有形似又有靈魂寓情于景讓畫作更有靈魂,更能讓觀賞者的內心實現共鳴。
(二)中職美術課程與歷史學科知識交叉運用的模式
在中職美術藝術鑒賞課程上,對于藝術畫作的欣賞一方面是藝術鑒賞,也有作者的品評,這就與歷史人物和歷史典故博古通今分不開了,只有龐類貫通的藝術作品和作者本人的創作背景相結合才能更好的解讀藝術作品。所以美術教學要運用歷史教學的優勢,加深學生的印象,以學生歷史課的基礎史實作為研究的起點,在中職美術創作中增加其內在影響力,從而讓中職美術的教學效果得到提升。藝術是不分學科的,對藝術的理解也是不分年齡的,在美術鑒賞中每一個人都可以根據現有的藝術造詣進行自己的品鑒,各抒己見,然后大家在一起研究探討,從而共同提升對畫作的內涵理解,從側面實現全面的提升和要求,實現中職美術創作的意義。
(三)中職美術課程與數學學科知識交叉運用的模式
數學看似是理性和邏輯思維,其實黃金分割點最早就是在數學學科中提出來的,也是最早展示人類對美的向往。可見,數學不止是枯燥的晦澀難懂的也有一些屬于藝術的細胞。數學的藝術之美往往是低調內斂的,讓人難以琢磨。在中職美術藝術創作中,首先要學會的就是構圖思維,構圖的方式和靈感來源于數學的幾何構圖,運用幾何構圖的思維和邏輯能在創作之初,做好美術構圖,可見學科之間的知識是相互幫助而且相輔相成的,也是互相依托的。另外,數學的透視思維在藝術創作中也是經常見到,二戰時期著名畫家畢加索就特別喜歡這種透視的創作方式,達到一種寫實的創作效果,被后人所效仿。所以,數學教學中帶有這些基本創作的學科知識底蘊,是在不斷的學科之間交融產生的,從而形成了這種相像相生的狀態,從而實現了中職美術課程與數學學科知識交叉運用的模式。
三、中職美術課程與多學科知識交叉運用的實踐過程
(一)中職美術課程與語文學科知識交叉運用的實踐過程
中職美術教學活動主要分為藝術鑒賞和繪畫技巧課程,在藝術鑒賞課程教學實踐證明,與語文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對藝術鑒賞的學習效果非常有益。語文教學的閱讀教學中,可以采用多媒體設備教學的方式實現教學的多角度聲光效應。運用多媒體播放教學引導的片段,設置相關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增加中職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教學上可以用語文的教學思維和模式,采用開放式的探索式的教學方式,在學習中采用開放式教學,將學生分為3-5個小組,根據鑒賞中需要回答的問題,進行分組導論,分組數據整理,分組結論展示的方式進行教學,增加中職美術教學的趣味性和學生的參與度,從而提高學生的探索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美術的學習一方面是藝術內涵的培養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斷地對藝術的滋滋渴求的學習精神,在中職美術教學活動中既要強調藝術的魅力,也要重視美術教學的追求精神。
(二)中職美術課程與歷史學科知識交叉運用的實踐過程
中職美術與歷史相結合的方式,能夠更好的品鑒東方美術作品和西方美術作品。作為東方文化藝術的典型,我國美術藝術在西方美術鑒賞上由于文化差異鑒賞效果差強人意。與歷史學科的結合可以通過歷史的視角對西方文化和藝術達到熟悉和認知的作用。歷史的學科知識中,對西方的知識和文化的教學是比較系統和全面的,從文藝復興時期,到近代文學再到現代作品,對于外國的小故事也是特別的多且吸引人。美術教學可以運用歷史中的小故事和小橋段作為美術教學的導引,每次以一個相關的歷史故事作為基礎更能深深吸引學生的注意,從而熱愛美術藝術的學習。不僅如此,根據相應的時令推出想應的歷史典故,也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領悟藝術的真諦。所以,歷史和美術教學有很多淵源和內涵需要深入挖掘運用到美術教學中去。
(三)中職美術課程與數學學科知識交叉運用的實踐過程
中職美術教學中的繪畫藝術重點強調的是巧妙的構思和精細的筆觸。數學教學中可以將空洞深奧的數學理論應用到平面的教學中,讓學生深入淺出的學習知識。與此同時數學的思維和建立對美術學習也是非常有幫助的。數學學習中也不斷用到多媒體進行教學,將數學的計算和內涵放到平面上進行教學。在美術教學中,運用數學教學的模型,比如長方體的展開,椎體的光學感應等,都能運用到靜物寫生當中去,豐富美術教學的理論基礎,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繪畫技巧和構思。
結束語:
中職美術教育教學工作開展,不是單純的藝術學習和推廣,要結合各學科中方方面面的知識融匯貫通式的美術教學。例如,語文與中職美術交叉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加認識到美術的流派及藝術特點,歷史與中職美術的交叉教學,能夠深入的剖析藝術作品的豐富內涵,數學與中職美術的交叉教學,能夠完善美術分支中的邏輯思維,讓美術這門藝術更加的豐富有內涵。不僅如此,美術教學還應該吐故納新,運用到中職美術的教學中去,從而讓中職美術教育結出豐富之果,碩果累累。
參考文獻:
[1]彭江.中職學校美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分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08).
[2]孫小燕.多元化視角下中職美術設計課程多媒體教學滲透[J].現代職業教育,2018(07):85.
[3]于磊.多媒體教學在中職美術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華少年,2018(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