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鳳祥 孫瑞 葛瑋煒
摘 要:金融工程學科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其綜合了計算機、數學和經濟學的知識來解決相關領域的問題。在網絡信息技術與金融聯系越發緊密的時代,互聯網金融也成為時代熱詞,高校在此背景下也必須面臨金融工程教育體系改革,其中課程體系設置是其核心要件。
關鍵詞:能力導向;金融工程;本科課程體系
引言
金融工程學科較其他學科來說,發展較為緩慢,其首次出現在文獻研究中是在20世紀50年代,但直到80年代才成為獨立的學科體系。現目前,金融工程已發展成為許多領域的核心學科,其中在金融學、軟件工程、應用數學等專業均有涉獵。金融工程可以說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門類,不僅要具備扎實的金融學基礎知識,如投資學、經濟學理論等,同時還應具備計算機編程、數學方面的實踐知識能力。
一、能力導向下理工科院校金融工程本科課程體系的意義
(一)針對性強
能力導向基礎下的課程體系設置自由度和靈活性較強,學生能夠在課程要求的基礎上基于自身需求和偏好對課程進行選擇,自由組合,因而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針對性較強。
(二)實踐意義
現目前,網絡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符合時代要求的金融工程人才除了必要的基礎知識之外,信息收集以及加工處理的能力也顯得尤其重要,而這些能力是能通過實踐課程體系的設置來提升的[1]。在實踐教學方面,教室應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提升其解決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能力導向教育重視理論和實踐教育相結合,但更偏向于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能力導向下理工科院校金融工程本科課程體系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課程設置趨同
由于受傳統培養模式的影響,理工科院校在課程體系設置上與專業財經院校趨同,在數理和計算機方面并未發揮自身所長,而專業財經院校由于專業針對性較強,教學基礎深厚,其人才培養效果必將優于理工科院校。
(二)課程設置不全面
金融工程專業是一門新興專業[2],在多數學校優勢專業的打壓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邊緣化的問題,資金投入和人才引進等均存在一定的限制。具體來說,課程設置不全面表現為以下幾方面:第一,專業選修課數量少、內容粗淺;第二,專業課程缺乏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而在信息技術時代,金融工程人才必須具備一定的數據收集和處理能力。
(三)實踐環節缺失
現目前,理工科院校金融課程專業的開設上多偏向于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環節缺失的現象并不罕見[3]。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教師實踐經驗不足。多數教師從事理論研究多年,對考試得心應手,但與現實企業聯系較少,經驗不足。第二,課程安排緊湊。院校對理論教學設置的課時數本就遠高于實踐教學,并且在考核時給予的分數占比也不高,這樣也很難引起學生的重視。
三、能力導向下理工科院校金融工程本科課程體系的實現途徑
(一)與本校其他專業結合,發揮自身特長
理工科院校的工程類專業與金融工程結合的可能性較大,如:環境工程、土木工程等,其可以運用在房地產金融問題、土木工程的投資問題等方面。此外,還可以和軟件學院、數學系開展計算金融、數理金融等研究方面,教師對學生進行聯合培養。
(二)注重知識結構的綜合性
理工科院校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其理工方面的師資并不弱,其教育背景多涉及計算機、統計學和運籌學等方面的知識,并且學院的課程中也多有信息系統相關專業。因此,一方面,理工科院校應在這一基礎上,增加統計學、隨機規劃等數學課程,加深學生結構體系中數學占比,另一方面,還應增設計算機與實際問題結合的課程,如計量金融學用于數據處理、模型仿真、軟件應用等。
(三)注重實踐的重要性
第一,增加實習機會。教師或院校應積極與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或實習機會,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學習知識[4],同時,提高實踐課程的課時數和分數占比,引起學生的重視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第二,理論教學不能放松。理工科院校培養的人才是復合型的,而這并不是指什么都懂但都是略懂的人才,而是能迅速適應并解決問題的人。只有打好理論基礎,才能做到以不變應萬變。理工科院校在課程設置應開設投資學、經濟金融學等課程加深學生的基礎,并且對核心課程的講授一定要精,不能浮于表面。此外,金融工程的發展是基于中國企業的需求的,因此針對企業的課程設置也必不可少,如:針對現存的利益沖突和代理成本問題,可以開設股票期權、創新性債券等方面的內容。
四、結束語
理工科院校要想培養出符合時代需求的人才,就必須接受網絡技術發展的現實,以能力導向為基礎合理地改革課程體系設置。本文從能力導向層面,基于理工科院校對金融工程課程體系設置的現狀,在剖析其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相關解決方案和建議。
參考文獻:
[1]顧征,王沛民.綜合性大學的工程教育振興(下):以哈佛、耶魯和普林斯頓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44-54.
[2]劉雅絨.基于能力導向下的高職實踐教學模式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1.
[3]余吉祥,顏海明.能力導向型“國貿”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中國集體經濟,2011(3):175-176.
[4]楊秋波,陳金龍,王世斌.職業能力導向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目標生成機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3):1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