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一涵 王夢琪 何帆 任文慧
摘 要:在“鄉村振興戰略”這個大背景下,深入調研湖州農業現狀,了解湖州農業文化的區域分布,來分析湖州各個區域的農業文化分布現狀,并制作一份完整的湖州農業文化地圖,結合互聯網實現文農業化的線上傳播。
關鍵詞:湖州 ;農業文化 ;鄉村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10月18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農業區域經濟發展日益成為經濟理論界和各級政府所關注的重點問題。鄉村振興戰略、區域農業已成為社會熱點話題。
一、鄉村振興大背景
近年來,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農業農村部2019發布數據顯示,今年我國農村一系列重大改革穩步推進,為農業農村經濟穩中向好、穩中向優提供了動力。國家大力發展“互聯網+農業”,這既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時代我國農業產業發展的迫切需要。2019年6月6日,我國發放5G商用牌照,標志著中國正式進入5G時代,在5G時代背景下,5G也將不斷的為智慧農業賦能。
在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略目標的指引下,近年以來我國文化產業保持較快發展。文化核心領域快速發展,引領作用明顯增強;文化新業態增長強勁,新發展動能加速形成;互聯網信息服務、互聯網廣告服務、用戶可穿戴智能文化設備和虛擬現實設備等行業發展勢頭強勁。文化新業態和新發展動能的加速形成,有力推動了我國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2018年2月,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GIAHS)確認中方提出的“中國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統”正式被納入GIAHS,至此,中國GIAHS項目點共計15個,居全球之首。此次中國新納入GIAHS的4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其一就是浙江湖州桑基魚塘系統。
在鄉村振興、互聯網+、5G時代、農業文化等背景下,農業文化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在農業文化地圖研究方面仍然存在空缺。文化地圖反映一個制圖區域公眾文化水平狀況和文化事業發展水平,是一種專題地圖,作為綜合性地圖集中的選題之一,較少單獨出版。農業地圖也是專題地圖的一種,中國在20世紀開始,其編制得到大規模的發展, 20世紀50年代初期,編制了荒地資源勘測和農場土地規劃圖。我國是農業大國,悠久的文化歷史創造了種類繁多、特色明顯等特點的重要農業文化。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的農業文化遺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二、互聯網背景下對湖州農業文化傳播的創新路徑
通過線上互動式可視農業文化地圖,將湖州地區的農業文化有互動式更加深入的了解。對湖州市級及以上農業文化遺產、市級及以上農業項目等的名稱、相關情況、分布特點等進行了研究。湖州有關農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與農業有關的傳說、歷史遺跡等還有待挖掘。以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安吉白茶制作技藝為例。現在大多數人青睞于“茶+”生活,但是由于茶葉制作工序復雜、茶葉種類較多、分布廣等原因,人們對于茶的制作工藝與文化了解甚微,茶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理應被流傳下去。以大數據為基礎,對檢索內容進行數據分析,為使用者推薦最佳的湖州農業文化游覽線路,通過這條線路將湖州各個地區的農業文化點連接起來,由點及線,由線及面的推動湖州農業文化的發展,同時帶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與電子商務結合推廣湖州特色農業文化資源,打造極具湖州農業文化特色的網上湖州文創產品集市。農產品的銷售實現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致力于打造最全面的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同時在產品外包裝上都印有湖州農業人物、故事、農俗知識等,美化了外包裝也具有教育意義。文創產品是文創產業的重要內容,但是與文創產業不同的是,文創產品并非只關注文化,而是要在文化的基礎上,融入科技和創意的概念。未來社會發展的方向和人們的消費需求,一定是對文化、科技、創意的三方位融合需求。學者魏鵬舉曾指出“文化創意產品是指來源于文化創意產業領域的產品,其文創內容與外在載體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因此,在設計文創產品的同時,也要注重外在載體的設計,對富有湖州特色的文化符號進行提取,如湖州的魚文化、稻文化、茶文化、竹文化等;通過平臺上的湖州文化傳播幫助當地打造湖州的魚文化、稻文化、茶文化、竹文化IP,推動當地旅游業發展的同時,促進湖州文化的傳播。以湖州荻港魚莊為例,荻港漁莊注重對“魚文化”的挖掘,將魚元素融入到每個細節之處,有魚形狀的大鍋烹飪魚湯飯,有村民演繹漁歌魚舞,更有魚博物館展示荻港養魚的歷史。荻港漁莊從2009年開始每年舉辦一次魚文化節,將荻港村“魚文化”展現給大家。當地的“做魚秧”、“請財神”、“吃魚湯飯”、“魚燈謎語燈”等活動都還有待深入挖掘,可以湖州農業文化地圖為載體,對湖州荻港魚莊過去、現在有的魚文化進行元素挖掘,設計一系列帶有荻港村特色的魚文化產品,在網上文創產品集市進行售賣。
通過線上農業文化地圖帶動線下農業文化體驗。湖州線上農業文化地圖將對湖州農業文化進行詳細介紹,主要分為四大塊:竹、稻、茶、漁。基于湖州豐富的農業資源建立農業文化數據庫,這個數據庫不僅能夠實現目標旅游地的查詢功能,還可將線上的農業文化介紹與AR虛擬體驗相結合;同時可以與旅游鄉村展開合作,通過線上農業文化區域地圖實現湖州民宿預定、農家樂信息查詢、農業活動門票預定等功能。湖州堅持以景點建設促進休閑農業發展,以休閑農業帶動鄉村旅游發展的理念,進一步加強休閑觀光農業園區建設。
三、結語
農業文化區域地圖的概念提出,為農業文化的傳播開拓了一條創新的思路。湖州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農業文化歷史悠久,農業資源豐厚,農業產業特色明顯,其中竹、稻、茶、漁等產業在浙江及全國范圍內都占據一定地位和影響等特點。以湖州為點,通過農業文化區域地圖來帶動全國農業文化的傳播與繼承。通過對湖州農業文化特色的進一步挖掘和梳理,形成較為明顯的區域農業文化品牌形象,探索和創新能夠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和推進湖州農業進一步發展的方法,探索農業文化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新途徑,并對全國其他地區提供一些借鑒和啟示。
作者簡介:
柴一涵,浙江衢州人,現為浙江工商大學藝術設計學院2017級環境設計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