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近日聯合下發《關于做好歲末年初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加強安全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各項責任措施落實,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有效應對各類自然災害,確保人民群眾度過平安祥和的節日。
《通知》指出,歲末年初歷來是事故易發期,各類風險隱患相對集中。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全面推動落實地方黨委和政府領導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要摸清找準重大風險,抓住關鍵要害,嚴密制定風險防范管控方案,強化組織領導、壓實工作措施、擰緊責任鏈條。
《通知》要求,要深化以危險化學品為重點的全國安全生產集中整治,對煤礦、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非煤礦山、建筑施工等高危行業領域實施精準治理,加強交通運輸、消防、城鎮燃氣、旅游、特種設備、漁業船舶、農機以及涉及水電氣熱等行業領域專項治理。嚴格大型活動審批,加強節日期間大型慶典和集會活動人流監控。落實節日期間停產停工和節后復產復工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加強春運安全管理,嚴防各類事故發生。
《通知》強調,要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積極防范應對各類災害。加強災害綜合風險監測預報和會商研判,密切關注雨雪冰凍、寒潮、暴雪、大風、大霧等災害性天氣變化和凌汛、地震、堰塞湖、地質災害等信息,做好邊遠山區、貧困地區和人員密集區的預警發布。嚴格火源管理,加強森林火險等級持續偏高地區的火情監測巡護,積極做好北方河流凌汛防御工作。根據災情及時啟動救災響應,做好受災群眾冬春基本生活保障和救助工作。
《通知》要求,要做好抗大震搶大險救大災準備,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和安全生產、地震等專業救援隊伍要時刻保持枕戈待旦應急狀態,對重大工程、重大活動、重點部位、重點時段靠前駐防,加強應急演練和技戰術訓練,落實裝備、物資、通信等保障措施。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在崗帶班、重要崗位24小時值班和信息報告制度,加強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知識宣傳,增強全社會安全防范意識。
自然資源部近日印發《關于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激勵政策,吸引社會投入,推行市場化運作、科學化治理的模式,加快推進礦山生態修復。
截至2018年底,全國礦山開采占用損毀土地約5400萬畝。其中,正在開采的礦山占用損毀土地約2000 萬畝,歷史遺留礦山占用損毀土地約3400 萬畝?!兑庖姟穼⒌V山生態功能修復和后續資源開發利用、產業發展統籌考慮,明確了一系列激勵政策,動員全社會力量,加入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中來。
《意見》明確,鼓勵礦山土地綜合修復利用。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前提下,歷史遺留礦山廢棄國有建設用地修復后可改為經營性建設用地,由地方政府整體修復后,進行土地前期開發,以公開競爭方式分宗確定土地使用權人。
《意見》指出,正在開采礦山依法取得的存量建設用地和歷史遺留礦山廢棄建設用地修復為耕地的,經驗收合格后,可參照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騰退的建設用地指標可在省域范圍內流轉使用。在符合相關條件前提下,經依法批準并按市場價補繳土地出讓價款后,礦山企業可將依法取得的國有建設用地修復后用于工業、商業、服務業等經營性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