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磊,王 璐,蘭文達
(云南省地質調查院,云南 昆明 650216)
在進行礦山開采過程中,我國地質環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同時對礦山周圍的居民帶來很大影響。因此,需要充分重視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逐漸完善恢復治理工作內容,有效的提升治理質量,有利于推動我國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1]。
近些年來我國頻發礦山事故,給周圍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大影響。為了保護我國礦山地質環境,需要充分重視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調查我國礦山地質環境的實際情況,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完善的保護礦山地質環境相關制度。提高整治力度,積極構建良好的礦山地質環境,有利于推動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當前我國在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工作方面獲得了很多不錯成就,然而針對建設制度以及制度執行等方面,還存在很多的不足情況。很多制定的管理制度,完成率比較低,甚至一些縣級礦山存在沒有執行恢復治理礦山地質環境相關工作,導致我國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不能有序開展。當前我國提高了整治礦山地質環境力度,規范了相關管理條例。然而在開展恢復治理工作時,還存在工作人員沒有根據有關規定做到依法辦事。企業承擔大量就業醫保等相關責任,企業如果按照誰進行開發,誰破壞,就應該承擔恢復治理工作,直接加大了企業生產成本,同時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一定阻礙。很多發達國家在恢復治理礦山環境水平比較高,取得了不錯的治理效果,在進行礦山開發時沒有對周圍的居民日常生活以及自然環境造成影響。我國需要積極借鑒取得很好的治理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利于推動礦山企業的健康發展[2]。
由于礦山采空區在開發過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很容易出現老空水情況,同時會造成地面發生沉陷情況。因此,需要充分重視治理地面沉陷以及采空區工作,加強礦山采空區圍巖整體強度,避免地面出現沉陷現象。在進行治理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了:
首先,完善支撐礦山采空區覆巖工作,加強頂面整體支撐力,防止地面發生沉陷情況。其次,工作人員應做好支撐采空區地面構筑物以及部分覆巖工作,降低采空區實際跨度,有效避免頂板出現垮落情況。當前采用的方式具體有:大直徑鉆孔樁柱、注漿柱、樁基法以及井下砌墩柱等。同時,需要加強采空區圍巖整體架構以及加固礦山注漿工作,做好充填彎曲帶巖土體裂縫、離層以及覆巖斷裂帶,構建較好的整體性能、較大剛度的支撐結構。實際解決采空區常出現的塌陷問題,有利于確保礦山地表構筑物穩定性和安全性。此外,工作人員應做好完善的預防措施工作。針對部分地面沉陷的速度比較快情況,具有較大規模的采空區,需要對周圍的地表人群建筑做好及時清除工作,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措施,提高危險的可控性[3]。
針對在進行開采礦山過程中,工作人員應運用很多機械設備,因此破壞了開采周圍的環境。在作業過程中,尤其是需要設置專門運輸道路,直接對當地的阻擋山洪雨水功能造成了破壞,加大徑流系數。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很多泥土碎石現象,可能引發泥石流情況,增加了危險性。在開展預防泥石流工作時,應從各個方面入手,從而構建完善的預防泥石流體系。從礦山根源上出發,礦山頂部構建排水渠或者是蓄水池等。有利于山洪雨水的排放,降低引發泥石流幾率。在礦山山體的中間構建攔擋壩,可以有效攔擋一些泥土碎石。針對礦山下游構建擋土墻的方式,可以避免泥石流對周圍的農田造成破壞[4]。
在開展開采礦山過程中,會存在很多附帶礦石。通過洗礦后,很多礦石不能實際滿足開采目的,通常廢棄堆砌,這些礦石不僅占據了很多空間資源,同時對當地的地下水造成侵蝕,破壞水資源,甚至出現尾礦潰壩現象,直接給開發礦山埋下了很多安全隱患。當前在進行治理尾礦時缺乏有效的方式,需要提升回收尾礦的整體利用率,對堆尾礦的潛質進行充分挖掘。可以將這些礦石變廢為寶,避免尾礦出現堆積情況。給其他行業在經營生產過程中,提供充足的材料,不僅實現了節能減排目的,同時有利于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當前建筑行業常用應用尾礦做成建筑材料,在進行回收利用尾礦前,工作人員應對尾礦性質進行嚴格的堅定,避免對人體造成傷害。將尾礦作為礦山的井下充填材料,防止尾礦出現堆積情況,尾礦回到礦山原有位置,降低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為了保護生態環境,需要不斷提升科學技術,科學開采山礦,避免浪費資源,有利于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工作人員應科學處理礦上的坑口,合理應用封堵方式,對污染源進行切斷,有利于礦山坑口恢復原貌,從而有效控制放射性物質在礦山周邊進行大氣擴散。在進行治理過程中,需要工作人員意識到避免污水外流的重要性,可以有效的避免礦山周圍的地表水流入以及人、畜等誤入情況。針對礦山中的廢石堆場,不斷優化排水溝結構以及砌筑墻結構,可以避免廢石出現流失或者下滑情況,有效防止二次污染。
為了提升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效果,需要合理設立礦山地質環境監測點,做好定期環境監測工作,特別注意雨季節環境監測工作。工作人員需要特別觀察礦山地質環境在治理以后發生的變化,針對礦山地質環境中的崩塌、泥石流以及滑坡等礦山地質災害可能存在的隱患進行嚴格檢查,有效提升綠化治理。在進行監測過程中,可以對礦山地質環境出現的動態變化規律,進行全面掌握,對礦山地質環境未來的變化趨勢,進行科學預測,并根據預測結果,做好完善的防治以及預防措施。制定更加詳細、科學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方案,提升環境保護力度。通過加強環境監測力度,給礦山的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礦山地質環境以及環境治理效果等,提供更加可靠的數據信息,有利于提高治理礦山地質環境效果,不僅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可以提升社會效益。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大量的應用和開發礦產資源,雖然推動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給我過的礦山地質環境造成很大影響。如果沒有不做好加強防控工作,可能會出現礦山地質環境不斷惡化、造成資源枯竭,最后阻礙經濟的健康發展,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很大威脅。因此,需要充分重視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全面分析當前在進行恢復治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解決措施,有效的提升治理礦山地質環境效果,從而推動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