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領,李 冬,周俊學,白 峰,王艷芳,申洪濤*
摘除不適用葉與噴施微肥對烤煙上部葉生理特性及產質量的影響①
劉 領1,李 冬1,周俊學2,白 峰3,王艷芳1,申洪濤3*
(1 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河南洛陽 471023;2 河南省煙草公司洛陽市公司技術中心,河南洛陽 471023;3 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中心,鄭州 450016)
為優化烤后煙葉的等級結構,提高上部煙葉的工業可用性和烤煙生產效益,以烤煙“豫煙6號”品種為材料,采用田間試驗研究了摘除下部6片不適用葉與噴施微肥對烤煙上部葉農藝性狀、光合特性、碳氮代謝、烤后煙葉化學成分及經濟性狀的影響。結果表明,與不摘除下部不適用葉和摘除下部4片不適用葉相比,摘除下部6片不適用葉顯著提高了上部煙葉葉面積、葉綠素含量、光合性能、碳氮代謝強度、總氮和煙堿含量,降低了還原糖含量、糖堿比及烤煙產值。與僅摘除下部6片不適用葉相比,摘除下部6片不適用葉條件下噴施微肥進一步促進了烤煙上部葉的生長,顯著增加了烤后煙葉的還原糖含量、糖堿比、鉀含量和烤煙產值,顯著降低了上部葉煙堿含量。摘除下部6片不適用葉聯合噴施微肥較不摘除下部不適用葉處理,上部葉葉面積、單葉重、鉀含量、鉀氯比和上中等煙比例分別提高了10.66%、16.49%、13.43%、18.27% 和15.00%。總體來看,摘除下部6片不適用葉聯合噴施微肥能促進上部葉開片,提高烤后煙葉的等級結構,改善上部煙葉的品質,增加烤煙的經濟效益。
下部不適用葉;微肥;烤煙;生理特性;等級結構;產量品質
目前,國內大品牌一、二類卷煙配方中主要依賴于數量有限的腰葉和進口煙葉,優質煙葉原料短缺問題日益突出[1]??緹熒喜繜熑~因其濃度厚實飽滿,香氣濃郁,有助于提高卷煙產品的煙氣濃度和豐富煙香,在塑造卷煙香氣風格和締造品質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然而,我國烤煙生產中常出現上部葉生長發育不良、開片不佳、葉片偏厚、組織結構緊密、內在化學成分不協調和配伍性不強等現象,導致上部煙葉在卷煙工業中的可用性偏低,與國外上部煙葉在卷煙配方中占到整個煙葉使用率高達40% 差距較大[3]。與此同時,烤煙下部4 ~ 6 片葉由于營養水平偏低,內在化學成分積累不足,且烤后煙葉多為檸檬黃,葉片薄且油分少,加之目前烘烤成本費用不斷上升,采收下部葉經濟價值較低[4]。因此,提高上部煙葉在卷煙工業重點品牌中的使用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煙草行業不可回避的重要研究課題。
研究表明通過田間摘除不適用下部葉,能夠改善煙葉群體生長環境,協調煙株個體養分分配,提高烤煙上部葉的開片度和烤后煙葉的內在品質。如李偉等[5]研究表明摘除下部葉片數量對烤煙上部煙葉的開片度、葉片厚度、葉質重具有顯著影響。我們前期的研究也表明通過田間一次性摘除不適用下部葉4 片和6 片能夠提高烤煙上部煙葉的凈光合速率和葉綠素含量,對上部煙葉生長具有一定的補償效應,然而摘除 4 片葉處理烤后煙葉仍存較多的低等次下部葉,而摘除6 片葉處理烤后煙葉的上等煙比率顯著提升,但較摘除4 片葉產量有所損失[6]。研究表明煙葉成熟期加強營養調控也是提高上部葉可用性的有效途徑,其中葉面噴施微肥可以及時補充煙株養分、改善煙株營養、促進葉片生長,并能顯著提高烤煙的產量和品質,已被證明是一種成本低、見效快、可操作性強的施肥措施[7-11]。如趙佳佳等[12]研究表明,葉面噴施鉬或鋅不僅能顯著提高烤后上部葉的葉長、葉寬、葉質重、填充值和抗張力,降低含梗率,而且不同程度地提高上部葉兩糖、總氮和鉀含量,增大糖堿比、鉀氯比,降低煙葉煙堿和氯含量,有效改善煙葉化學成分的協調性,且鉬和鋅混合噴施對烤煙上部葉開片、物理性狀、內在品質的改善作用效果最佳。孫艷敏等[13]研究表明,錳肥及鋅、硼肥配施對提高煙葉產量、改善品質有促進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煙葉對鉀的吸收。然而,在全國深入推進優化煙葉等級結構工作的形勢下,田間摘除不適用煙葉與葉面噴施微肥對烤煙上部葉調控的耦合效應卻未見報道。豫西煙區是我國著名的優質煙葉產區之一,然而因煙葉生長期降雨量少,導致上部葉開片不充分、工業可用性低等問題較為突出[14],且我們課題組前期通過對洛陽煙區植煙土壤養分調查發現,95% 以上的土壤普遍缺乏硼和鉬微量元素[15]。鑒于此,本試驗以豫西煙區主栽烤煙品種‘豫煙6 號’為對象,研究摘除下部6 片不適用葉與噴施微肥對烤煙上部葉生理特性、烤后煙葉化學成分及經濟性狀等指標的影響,旨在探討提高烤煙上部葉可用性的技術途徑,為豫西煙區優質煙葉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試驗于2017年在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石村現代煙草農業示范區進行(34°54′ N,111°82′ E),供試烤煙品種為‘豫煙6號’。試驗所用的微肥是一種微量元素水溶葉面肥(所含微量元素主要為Mn、Zn和B,Mn+Zn+B≥10.0%),由洛陽啟禾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試驗區年均氣溫13.7 ℃,年均無霜期216 d,年降水量600 ~ 800 mm。土壤為褐土,基本理化性質為:pH 8.1,有機質12.8 g/kg,堿解氮55.6 mg/kg,有效磷10.2 mg/kg,速效鉀136.7 mg/kg,有效錳8.36 mg/kg,有效鋅0.92 mg/kg,有效硼0.31 mg/kg,肥力水平偏低。
在田間煙株50% 中心花開放時統一摘除長度小于20 cm頂葉,正常打頂,打頂時設置4個處理。CK1(對照1):打頂時不摘除下部不適用葉,留葉22片,噴施清水;CK2(對照2):打頂時摘除下部不適用葉4片,留葉數18片,噴施清水;T1:打頂時摘除下部不適用葉6片,留葉數16片,噴施清水;T2:打頂時摘除下部不適用葉6片,留葉16片,噴施微肥。每處理隨機排列,重復3次,每小區面積50 m2(長10 m×寬5 m)。T2處理微肥于煙株打頂前一周和打頂當天均勻噴施煙葉正反兩面,以葉片濕潤且無溶液滴下為宜,其他處理噴施等量的清水。
試驗田按當地生產習慣統一施用375 kg/hm2芝麻餅肥、300 kg/hm2煙草專用復合肥(N:P:K = 8:10:12)、150 kg/hm2硫酸鉀和150 kg/hm2生物質炭作為基肥;煙株緩苗期追施75 kg/hm2硝酸鉀作為提苗肥。煙苗統一在5月8日移栽,田間行距1.2 m,株距0.5 m,密度為16 665 株/hm2,其他田間管理措施按照洛陽市烤煙生產技術標準執行。
1.3.1 葉面積測定 于打頂當天,打頂后10、20、30 d,選取各處理預先標記的長勢均勻且具有代表性的煙株及其上部葉葉片(從上往下數第3片葉),測量其葉長和葉寬,并計算葉面積(葉面積= 葉長×葉寬×0.634 5)。
1.3.2 光合指標測定 于打頂當天,打頂后10、20、30 d,采用美國LI-COR公司生產的Li-6400型便攜式光合系統分析儀,在9:00—11:00測定標記葉片的凈光合速率(P)、胞間二氧化碳濃度(C)、氣孔導度(G)和蒸騰速率(T)。Li-6400儀器使用開放式氣路,內置光源,光強為1 500 μmol/(m2·s)。
1.3.3 葉綠素含量測定 于打頂當天,打頂后10、20、30 d,采用日本KONICA公司生產的SPAD-502葉綠素測定儀測定標記葉片的葉綠素相對含量(SPAD值)。
1.3.4 碳氮代謝酶活性測定 于打頂當天,打頂后10、20、30 d,采集各處理標記上部葉葉片,用錫箔紙包住,立即帶回實驗室測定碳氮代謝相關酶活性。采用3,5-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測定淀粉酶(AM)活性與轉化酶(Inv)活性,淀粉酶活力以單位質量樣品在一定時間內生成麥芽糖的量來表示,轉化酶活性的高低以單位質量樣品在一定時間內蔗糖轉化為葡萄糖的量來表示[16];活體法測定硝酸還原酶(NR)活性[17]。
1.3.5 烤后煙葉經濟性狀及主要化學成分測定 煙葉成熟采收時各小區分開掛牌編竿,統一條件下烘烤??竞鬅煵萁洕誀畎磭?2級分級標準對全部初烤煙葉進行分級和統計[18]。烤后煙葉產量、均價、產值按小區計算,然后折合出最終產量和產值[19]。每個小區取烤后B2F等級煙葉1 kg,在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中心采用德國Bruker公司生產的MATRIX-Ⅰ近紅外光譜儀測定烤后上部煙葉的常規化學成分。
試驗數據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3、IBM Statistics SPSS 22.0 和Origin 9.0 進行統計分析和作圖。
從圖1可知,在打頂當天,不同處理之間上部煙葉葉面積均無顯著性差異,在打頂后的10、20和30 d,上部煙葉葉面積顯著增加,不同處理之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在打頂后的10、20和30 d,均以T2的葉面積最大,對照CK1的葉面積最小,不同處理的葉面積大小表現為:T2>T1>CK2>CK1。在打頂后30 d,CK2、T1和T2分別較CK1提高了4.21%、7.54% 和10.66%。說明各處理在頂端優勢未被消除時,煙株代謝中心和養分分配還未改變,不利于煙葉干物質積累與葉面積增加;在煙株打頂后,隨著摘除下部不適用葉數量的增加,上部煙葉葉面積均顯著性提高;摘除下部6片不適用葉條件下,與未噴施微肥相比,噴施微肥的上部煙葉葉面積顯著性增加。

(CK1:不摘除下部不適用葉,留葉數22 片;CK2:摘除下部4 片不適用葉,留葉數18 片;T1:摘除下部6 片不適用葉,留葉數16 片;T2:摘除下部6 片不適用+噴施微肥;同一時期不同小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差異顯著(P<0.05),下同)
葉綠素是植物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執行者,負責光能的吸收、傳遞以及能量轉換。由圖2可知,上部煙葉葉綠素含量總體上呈現降低的趨勢,在打頂當天至打頂后20 d階段內,各處理之間差異性均達顯著水平,以T2處理的葉綠素含量最高,對照CK1的葉綠素含量最低,不同處理的葉綠素含量大小排序為:T2>T1>CK2>CK1。在打頂后30 d,不同處理之間均無顯著性差異。上述結果表明,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摘除下部不適用葉與噴施微肥均能顯著提高烤煙上部葉葉綠素含量,而隨著煙株生育期的推遲,上部煙葉逐漸成熟落黃,噴施微肥與摘除下部煙葉對葉綠素含量無顯著性影響。

圖2 摘除不適用葉與噴施微肥對烤煙上部葉葉綠素含量的影響
硝酸還原酶是一種光誘導酶,是烤煙進行氮素吸收同化的限速酶,其酶活性的大小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氮代謝的強弱。由圖3可知,隨著煙株生長發育,上部煙葉硝酸還原酶活性總體呈逐漸降低的趨勢。在打頂當天和打頂后10 d,不同處理之間硝酸還原酶活性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均以T2為最高,對照CK1為最低,硝酸還原酶活性大小表現為:T2>T1>CK2>CK1。在打頂后20 d,隨著上部煙葉成熟度提高,上部煙葉硝酸還原酶活性顯著降低,表現為T1>CK2>T2> CK1,且除CK2與T2無顯著性差異外,其他各處理之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說明隨著摘除下部不適用葉數目的增加,上部煙葉硝酸還原酶活性逐漸增加;摘除下部6片不適用葉條件下,噴施微肥能在煙葉成熟期間顯著提高上部煙葉硝酸還原酶活性,而隨著上部煙葉成熟落黃,又能顯著降低硝酸還原酶活性。
淀粉酶是碳代謝中的一種重要酶,可將葉綠體中積累的淀粉轉化為單糖,酶活性高低直接關系到煙葉中淀粉的積累量,影響到整個光合過程中碳的固定。從圖4可以看出,各處理的淀粉酶活性總體變化趨勢表現為先升高后下降。在打頂后各個時期,不同處理之間淀粉酶活性的差異性均達顯著水平,以T2最高,對照CK1最低,各處理上部煙葉淀粉酶活性大小表現為:T2>T1>CK2>CK1。說明隨著摘除下部不適用葉數目的增加,上部煙葉淀粉酶活性逐漸升高;摘除下部6片不適用葉條件下,噴施微肥能顯著提高上部煙葉淀粉酶活性。

圖3 摘除不適用葉與噴施微肥對烤煙上部葉NR活性的影響

圖4 摘除不適用葉與噴施微肥對烤煙上部葉AM活性的影響
轉化酶可催化細胞質中蔗糖轉化形成單糖,使葉綠體中淀粉積累減少,光合碳固定過程加強,反映煙株對碳的固定和轉化代謝的強弱,是衡量煙株碳代謝強度的重要指標。由圖5可知,在煙株打頂后,不同處理之間轉化酶活性總體呈逐漸降低的變化趨勢。隨著煙株生育進程的推進,上部煙葉轉化酶活性均以T2最高,對照CK1最低,且不同處理之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總體表現為:T2>T1>CK2>CK1。說明摘除下部不適用葉和噴施微肥對打頂后各個時期的轉化酶活性的影響均達顯著性水平,隨著摘除下部不適用葉數量的增加,上部煙葉轉化酶活性逐漸升高;摘除下部6片不適用葉條件下,噴施微肥能顯著提高上部煙葉轉化酶活性。

圖5 摘除不適用葉與噴施微肥對烤煙上部葉轉化酶活性的影響
NR/Inv(硝酸還原酶/轉化酶)是反映碳氮代謝協調性的重要指標,對煙葉成熟落黃和內部化學成分的形成轉化有重要影響。由圖6可以看出,隨著上部煙葉逐漸發育成熟,上部煙葉碳氮代謝協調性呈現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在打頂當天,NR/Inv值在不同處理之間無顯著性差異,在打頂后10 d,不同處理之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且該時期上部煙葉氮代謝最為旺盛,之后開始由氮代謝向碳代謝方向轉化,在打頂后30 d,CK2、T1與CK1之間均無顯著性差異,T2與T1之間的差異性達顯著水平,表明噴施微肥能有效增強碳代謝,加速煙株碳水化合物的積累,有助于上部煙葉的適時成熟。
光合作用是作物產量形成的基礎及決定性因素,同時也是碳循環及其他物質循環的最重要環節。由圖7可知,在煙株打頂后,隨著煙株生長發育,各處理的上部煙葉凈光合速率整體呈現出先降低后升高再下降的趨勢,上部煙葉氣孔導度與蒸騰速率的變化趨勢均表現為逐漸下降,上部煙葉胞間CO2濃度呈現逐漸升高的趨勢。在各個時期,不同處理之間的凈光合速率、氣孔導度、蒸騰速率差異性均達顯著水平,以T2為最高,對照CK1最低,總體表現為:T2>T1> CK2>CK1。不同處理之間的胞間CO2濃度均存在顯著性差異,以T2為最低,對照CK1最高,總體表現為:CK1>CK2>T1>T2。上述結果表明,隨著摘除下部不適用葉數量的增加,上部煙葉凈光合速率、蒸騰速率、氣孔導度均逐漸增強,胞間CO2濃度逐漸下降;摘除下部6片不適用葉條件下,噴施微肥能顯著提高光合性能,促進有機物質的合成與積累。

圖6 摘除不適用葉與噴施微肥對烤煙上部葉碳氮代謝協調性的影響
一般認為優質煙葉的總糖含量要求達到200 ~ 260 g/kg,還原糖180 ~ 220 g/kg,總氮含量20 ~ 25 g/kg,煙堿22 ~ 28 g/kg,鉀20 g/kg 以上,氯4 ~ 6 g/kg,糖堿比以10左右為宜。由表1可以看出,隨著摘除下部不適用葉數量的增加,上部煙葉總氮含量、煙堿含量、鉀含量與鉀氯比均逐漸提高,還原糖與糖堿比逐漸降低,不同處理之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相比對照CK1,CK2和T1的鉀含量分別提高了3.73% 和6.72%。與T1處理相比,噴施微肥的T2處理上部煙葉還原糖含量、鉀含量、糖堿比與鉀氯比均得到顯著提高,煙堿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且T1與T2之間差異性達顯著水平。與對照CK1相比,T2的鉀含量和鉀氯比分別提高了13.43% 和18.28%。綜合分析認為,T2處理化學成分指標趨于更協調。
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處理的上部煙葉單葉重之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表現為:T2>T1>CK2>CK1;相比CK1,T2、T1和CK2處理上部葉單葉重分別提高了16.49%、9.52%和6.17%。不同處理間烤后煙葉產量也差異顯著,表現為:CK1>CK2>T2>T1,相比CK1,CK2、T1和T2分別降低了5.05%、15.15% 和9.09%。不同處理的烤煙總產值之間差異性達顯著水平,表現為:CK1>T2>CK2>T1,相比CK1,CK2、T1和T2處理分別降低了5.05%、9.97% 和3.38%,而T2與CK2之間無顯著性差異,說明隨著摘除下部不適用葉數量的增加,烤煙總產值逐漸下降,相比CK2處理,摘除下部6片葉的T2處理總產值并未降低且略有提高,相比T1處理,T2處理對總產值有顯著提升。不同處理間中上等煙比例表現為:T2>T1>CK2>CK1,相比CK1,T2、T1和CK2分別提高了15.00%、12.5% 和5.00%,說明減少下部葉的留葉數能顯著提高中上等煙比例;摘除下部6片不適用葉條件下,噴施微肥可在保證中上等煙比例得到提升的同時,產量產值也能得到提高。

圖7 摘除不適用葉與噴施微肥對烤煙上部葉光合作用的影響

表1 摘除不適用葉與噴施微肥對烤煙上部葉(B2F)化學成分的影響
注:CK1:不摘除下部不適用葉,留葉數22片;CK2:摘除下部4片不適用葉,留葉數18片;T1:摘除下部6片不適用葉,留葉數16片;T2:摘除下部6片不適用+噴施微肥;同列數據小寫字母不同表示處理間差異顯著(<0.05),下同。

表2 摘除不適用葉與噴施微肥對烤后煙葉等級結構和經濟效益的影響
烤煙上部葉開片程度反映了煙葉組織細胞的發育狀況,與煙株的留葉數和營養狀況有直接關系[20]。申彥斌等[21]研究表明隨著留葉數的增加,上部煙葉長、葉寬均逐漸減少,不利于開片。李偉等[5]研究表明摘除下部葉片數量主要影響烤煙上部煙葉的開片度、葉片厚度、平衡含水率、葉質重。本研究也表明摘除下部4 ~ 6片不適用葉對烤煙上部葉開片具有顯著的促進效應,這可能是由于田間摘除下部不適用葉后,一方面減少了下部不適用葉在田間的養分徒耗,另一方面改善了煙株生長發育條件,增強了上部葉片的光合性能,調控了煙株碳氮代謝及營養資源分配,從而促進了上部葉開片。江厚龍等[22]報道了摘除下部煙葉能提升煙株根系活力、增加葉綠素含量、提高凈光合速率和蒸騰速率、延緩光合功能衰退,且這種作用隨摘除葉片數量的增加而增強。本研究也進一步證明摘除下部4 ~ 6片不適用葉能夠增加上部葉片葉綠素含量,增強上部葉片的光合性能,提高上部煙葉硝酸還原酶、淀粉酶、轉化酶活性。本研究還表明摘除下部6片不適用葉聯合葉面噴施微肥可進一步增強烤煙上部葉片的光合性能和碳氮代謝強度,二者聯合對烤煙上部葉開片的促進效果最佳。這可能是由于一方面微量元素作為植物體內酶或輔酶的組成部分對于酶活性具有調控作用[23],另一方面葉面噴施微量元素改善了煙株上部葉生長的營養條件。韋建玉等[24]研究也表明增加硼肥的供給使煙株葉片碳氮代謝增強,干物質積累增加。白羽祥等[25]研究結果顯示施用適量的鋅肥能提高烤煙的長勢、SPAD值、光飽和點、暗呼吸速率、凈光合速率等光和特征參數。
煙葉中總糖、還原糖、煙堿、總氮、氯、鉀及糖堿比、兩糖比和鉀氯比等衍生指標因其對煙葉品質的重要影響而成為煙草行業質量評價的常規指標[26-27]。鄧小華等[28]研究表明,優化煙葉結構后,留葉數減少,分配到葉片的煙堿和總氮含量相對就會增加。本研究結果表明摘除下部4 ~ 6片不適用葉后,上部煙葉的總氮、煙堿和鉀含量顯著提高,總糖、還原糖和糖堿比顯著降低。這與前人的結果是基本一致的,究其原因可能是煙葉中的煙堿主要由烤煙根部合成,鉀主要由根部吸收,再由莖運輸向葉片分配,摘除下部不適用葉后,留葉數減少,分配到葉片的煙堿、鉀和總氮含量相對就會增加[29]。本研究還表明,相比于僅摘除下部6片不適用葉,摘除下部6片不適用葉聯合葉面噴施微肥能夠降低上部葉煙堿和總氮含量,提高上部煙葉的還原糖含量、鉀含量、糖堿比與鉀氯比,使煙葉內在化學成分趨于協調。陳雨峰等[30]研究也表明增施硼、錳微肥能顯著降低煙葉煙堿含量,增加煙葉鉀含量,協調煙葉化學成分。崔國明等[31]也報道了葉面噴施硼肥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煙株硼肥營養需求,協調煙株生理機能,使其生長旺盛,煙葉適時落黃,煙葉的內在化學成分協調。
煙葉生產中,等級結構和經濟效益是企業和煙農最為關心的問題,對保障煙區優質煙葉原料的有效供給具有重要影響[32]。鄒凱等[33]研究表明摘除下部葉片數是影響烤煙上等煙比例、均價、產量產值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摘除頂葉片數;田間摘除不適用鮮煙葉較對照提高了上等煙比例和均價,但降低了煙葉產量和產值,煙農收益略有減少。本研究結果也表明摘除下部6片不適用葉后烤煙的上部煙單葉重、均價及中上等煙比例均顯著增加,烤后煙葉等級結構得到明顯優化,但烤后煙葉產量產值有所降低,這與前人的研究基本一致。與僅摘除下部6片不適用葉處理相比,摘除下部6片不適用葉結合葉面噴施微肥不僅提高了上部煙葉的單葉重、中上等煙的比例,而且也增加了烤后煙葉的產量產值,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因田間優化等級結構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孫彥敏等[13]研究也表明錳肥及錳、鋅、硼肥配施可以增加煙葉產量、產值,提高中上等煙比例,單施錳肥及錳、鋅、硼肥配施的產量分別比對照增加了0.48% 和17.46%,單施錳肥及錳鋅硼配施都有利于優質煙葉生產。
本研究表明,相比于不摘除下部不適用葉和摘除下部4片不適用葉,摘除下部6片不適用葉能夠增強烤煙上部葉的光合性能和碳氮代謝,促進上部煙葉開片,提高烤后煙葉等級結構,但增加了烤后上部煙葉總氮和煙堿含量,減少了烤后煙葉的產量和產值。摘除下部6片不適用葉結合葉面噴施微肥不僅促進了烤煙上部葉的生長和開片,而且提高了烤后上部葉總糖、還原糖、糖堿比及鉀含量,烤后煙葉化學成分更加協調,烤后煙葉的產量產值也得到提升,綜合效益較好。因此,打頂時摘除下部6片不適用葉聯合葉面噴施微肥可作為在豫西煙區提高烤煙上部葉可用性的有效措施。
[1] 朱尊權. 提高上部煙葉可用性是促“卷煙上水平”的重要措施[J]. 煙草科技, 2010(6): 5–9, 31
[2] 唐麗, 羅麗瓊. 上部煙葉存在的問題及可用性分析[J]. 現代農業科技, 2016(2): 79–81
[3] 李孝超, 肖佳冰, 于建軍, 等. 提高烤煙上部葉應用價值技術探討[J]. 湖南農業科學, 2015(12): 32–35
[4] 李德侖, 李振華, 李明, 等. 采摘時間與采摘葉片數對烤煙不適用下部葉可用性的影響[J]. 貴州農業科學, 2016, 44(12): 50–52
[5] 李偉, 鄒凱, 周清明, 等. 田間摘除不適用鮮煙葉數量和時期對上部煙葉物理性狀的影響[J].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 42(2): 142–146
[6] 李冬, 周俊學, 劉領, 等. 摘除不適用煙葉數量與方式對烤煙生理特性及產質量的影響[J]. 貴州農業科學, 2018, 46(5): 19–24
[7] 呂大樹. 煙田施用硼鋅鉬微肥效果研究[D]. 長沙: 湖南農業大學, 2013
[8] 陳志華, 吳純奎, 謝子發, 等. 氮肥與微肥匹配對白肋煙生長發育及產質量影響的研究[J]. 昆明學院學報, 2010, 32(6): 23–26
[9] 張晨東. 微肥和有機肥對保山紅土曬煙品質的影響[J]. 中國農學通報, 2006, 22(8): 320–323
[10] 黃學躍, 樊在斗, 柴家榮, 等. 有機肥與中微肥對曬煙品質的影響[J]. 云南農業大學學報, 2003, 18(1): 10–13
[11] 景延秋, 張豹林, 袁秀秀, 等. 噴施硼肥和磷肥對煙株酶活性的影響[J]. 湖南農業科學, 2015(1): 70–73
[12] 趙佳佳, 任志廣, 楊立均, 等. 鉬肥與鋅肥配施對烤煙上部葉內在品質的影響[J]. 現代農業科技, 2017(22): 1–3
[13] 孫彥敏, 何元勝, 亞平, 等. 錳肥及錳、鋅、硼肥配施對烤煙K326生長和產質量的影響[J]. 安徽農業科學, 2014, 42(23): 7855–7856
[14] 趙紅朝, 張兆揚, 周童, 等. 減氮增密措施對烤煙上部葉提質增香的效果探究[J]. 湖南農業科學, 2017(11): 11– 13, 16
[15] 王小東, 許自成, 李群平, 等. 洛陽地區植煙土壤養分肥力測定與綜合評價[J]. 河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 29(4): 82–85, 119
[16] 鄒琦. 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M].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0
[17] 蕭浪濤, 王三根. 植物生理學實驗技術[M].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5
[18] 閆克玉, 趙獻章. 煙葉分級[M].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3
[19] 張林, 劉滿強, 徐經年, 等. 鎂氯硼元素互作及后效對烤煙生長的影響[J]. 土壤, 2013, 45(2): 1257–1263
[20] 任志廣, 陳征, 黃海棠, 等. 生態條件、栽培調制措施、烤煙工藝對烤煙上部葉可用性的影響[J]. 中國農學通報, 2017, 33(6): 73–78
[21] 申宴斌, 劉彥中, 馬劍雄, 等. 不同留葉數對烤煙新品種NC297生長及產質量的影響[J]. 中國煙草科學, 2009, 30(6): 57–60, 64
[22] 江厚龍, 許安定, 陳代明, 等. 不同鮮煙葉田間優化數量對烤煙生理特性及經濟性狀的影響[J]. 中國煙草學報, 2014, 20(5): 43–50
[23] 仝淑慧. 土壤速效態微量元素測定值與植物吸收的相關性研究[D]. 太原: 山西師范大學, 2012
[24] 韋建玉, 王軍, 鄒凱, 等. 硼對烤煙硼、鉀積累及碳氮代謝的影響[J]. 廣西農業生物科學, 2007, 26(4): 317–321
[25] 白羽祥, 楊煥文, 徐照麗, 等. 不同鋅肥水平對烤煙光合特性和產量及質量的影響[J]. 中國土壤與肥料, 2017(2): 102–106
[26] 蔣佳磊, 陸揚, 蘇燕, 等. 我國主要煙葉產區烤煙化學成分特征與可用性評價[J]. 中國煙草學報, 2017, 23(2): 13–27
[27] 黃化剛, 班國軍, 陳垚, 等. 多孔改良劑對畢節煙區土壤性狀及烤煙產質量的影響[J]. 土壤學報, 2017, 54(6): 1427–1437
[28] 鄧小華, 肖志君, 于慶濤, 等. 田間摘除不適用鮮煙葉對烤煙化學成分影響的模糊分析[J]. 吉林農業大學學報, 2016, 38(4): 391–397
[29] 周冀衡, 朱小平, 王彥亭, 等. 煙草生理與生物化學[M]. 合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1996
[30] 陳雨峰, 葉曉青, 周國榮, 等. 增施錳、硼微肥對烤煙農藝性狀及產質量的影響[J]. 廣東農業科學, 2013, 40(14): 75–77
[31] 崔國明, 黃必志, 柴家榮, 等. 硼對烤煙生理生化及產質量的影響[J]. 中國煙草科學, 2000, 21(3): 16–20
[32] 張繼旭, 高遠, 竇玉青, 等. 煙葉等級結構優化關鍵技術措施的綜合效應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 2017, 45(19): 30–33
[33] 鄒凱, 張光利, 鄧小華, 等. 田間摘除不適用鮮煙葉對烤煙經濟性狀的效應分析[J]. 山地農業生物學報, 2015, 34(5): 50–55
Effects of Removing Inapplicable Leaves and Spraying Micronutrient Fertilizer 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pper Leaves, Yield and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LIU Ling1, LI Dong1, ZHOU Junxue2, BAI Feng3, WANG Yanfang1, SHEN Hongtao3*
(1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471023, China; 2 Technology Center, Luoyang Branch of Henan Provincial Tobacco Corporation, Luoyang, Henan 471023, China; 3 Technology Center, China Tobacco Henan Industrial Limited Company, Zhengzhou 450016, China)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grading structure, improve the industrial availability of upper tobacco leaves and economic benefit of flue-cured tobacco,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emoving 6 inapplicable lower leaves and spraying micronutrient fertilizer on the agronomical character, chlorophyll content,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carbon and nitrogen metabolism, conventional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economic traits of flue-cured tobacco (cv‘Yuyan No.6’).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eatment with removing 6 inapplicable lower leaves after topping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leaf area, chlorophyll content, photosynthesis, carbon and nitrogen metabolism, and remarkably increased the total nitrogen and nicotine contents of upper tobacco leaves, decreased reducing sugar contents, the ratio of total sugar to nicotine and the output value of flue-cured tobacco when compared to the treatments without removing inapplicable lower leaves and removing 4 inapplicable lower leaves. Compared to only removing 6 inapplicable leaves, combination of removing 6 inapplicable leaves and spraying micronutrient fertilizer further promoted the growth of upper leaf,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educing sugar contents, the ratio of total sugar to nicotine, potassium content and the output value of flue-cured tobacco, and remarkably reduced the nicotine contents of upper leaves. Compared to the treatment without removing inapplicable lower leaves, combination of removing 6 inapplicable leaves and spraying micronutrient fertilizer increased the leaf area, single leaf weight, potassium content, the ratio of potassium to chlorine, and the proportion of superior and middle grading leaves by 10.66%, 16.49%, 13.43%, 18.27% and 15.00%, respectively. In general, combination of removing 6 inapplicable leaves and spraying micronutrient fertilizer can promote the upper leaf unfolding,improve the grading structure and quality, and increas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flue-cured tobacco.
Inapplicable lower leaves; Micronutrient fertilizer; Flue-cured tobacco; Physiological characters; Grading structure; Yield and quality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700367)、河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項目(ZW2014005)、洛陽市煙草公司項目(201407)和河南科技大學學科提升振興A計劃項目(13660002)資助。
271147520@qq.com)
劉領(1978—),男,河南項城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煙草栽培生理生態。E-mail:liulinghenan@126.com
S572
A
10.13758/j.cnki.tr.2019.0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