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星 ,袁 澎 ,劉 敏
(1.濟南市章丘區城鄉水務局,山東 濟南 250200;2.濟南水務學會,山東 濟南 250000)
濟南市各地各級黨委、政府聯合行文,制定下發《全面實行河長制實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確了全面實行河長制的重要意義、總體要求、組織體系及主要任務。落實、建立了河長制工作的各項制度,包括:會議制度、部門聯動制度、信息報送制度、督察督辦制度、考核驗收制度等。積極構建組織構架,各級河長全面落實。
研究確定各級河長制的河湖名錄,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在此基礎上,委托第三方(設計勘察單位)編制了骨干河道的“一河一策”方案,在滿足河湖行洪安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框架下,實施了河湖劃界。安裝了河長制公示牌,介紹該河道的詳細信息,并明確了各級河長及河道管護目標。
主要領導相繼召開了河長制工作部署會和推進會,開展了“清河行動”及回頭看河道整治專項工作:即開展整治“亂圍亂堵、亂占亂建、亂采亂挖、亂排亂倒”的八亂現象,努力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河湖畫面,為各地的生態提升、景觀提升做出了較大貢獻。
高位推動、部門聯動,形成了開展工作的合力,完成大量關于整治排污口、規范畜禽養殖、農村污水調查及治理、修建污水處理廠等方面的工作,解決了一些難點、重點問題。如:通過會商及研判,解決好安全度汛的許多問題,確保行洪安全及其他方面的安全等;通過督察部門的督查督辦,給相關單位下發《督辦函》,解決了某些具體的問題,如某些河道應急管道的施工。在整改中出成績、出實效,在整改中提升各項工作。
總之,通過多措并舉,使河道維護水平得到極大提升,環境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環衛一體化建設,水利工程維修養護等工作,同時強化做好輿論宣傳,河長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更好地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現在各地河長制工作的主要任務中,都明確要求各級河長巡河并明確數量,使用河長APP信息系統。總的來說,通過各級河長的巡河解決了一些普遍性的問題,如在治理河道“八亂問題”上、在“清河行動”工作中取得明顯成效。但是如果河道的基本整治及綜合提升缺少規劃,或者各基層單位用于河道規劃治理的資金不足,或者受到業務水平以及治理思路、眼光的局限,那么各級的巡河也就僅僅停留在一些表面問題的處理上(垃圾清理等),久而久之,某些層面的河長會產生應付的情緒和心理,于工作無益。
因此,要強化“一河一策”的可操作性。設計部門與水務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要掌握和熟悉河道的基本情況和問題,向領導層面的河長提出高質量和高水平的建議,結合設計方的數據指導,向領導建議某條河道的治理思路、投資規模、景觀規劃等,在兼顧河道行洪與生態景觀的前提下,在河湖劃界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工程措施和其他管護措施,使河道的景觀面貌得到質的提升。
要強化河長制工作的監督考核。采取明察和暗訪等多種形式對各級河長履職以及河道整治及維護情況進行考核檢查,真正把河長制工作推進到新水平。應注意根據其經濟發展狀況、以及與以前的實際狀況對比后,看到成績與不足,實事求是地進行考核。如果上級制定的目標過高、不僅會增加下級的畏難情緒,而且也有很大壓力,關鍵是經過努力也達不到要求,這樣就失去了考核的意義。如某些河水的水質達標問題,污水處理中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規劃設計,需要工程立項和資金支持,應逐步解決。如,隨著城區發展致使人口短時期內急劇增長,生活污水排放量加大,某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超限,造成污水排至下游河道,被環保督察組發現,當時區主要領導已經簽批污水處理廠的再建設事項,督查組在此問題上表示理解,所以對于這些項目的考核應該有漸進式的程序等。考核的目的不僅應讓同志們有壓力,也應該有經過努力可以圓滿完成工作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使考核助推河長制工作的深入開展。
河湖劃界工作應該在河道防洪評價成果的基礎上,按照上級部門的標準和要求做好。應該注意到,較建國初期,各種水利工程(水庫、塘壩等)的建設碩果累累。考慮到各類水庫與塘壩調蓄雨洪資源、消減洪峰等功能,河道的行洪斷面較以前也發生了變化。以前,沒有各類水庫與塘壩等水利工程條件下,洪水可能“一瀉千里”,某些河道的自然沖溝很寬。河湖劃界在保證河道行洪基礎上,設計出較為合理的行洪斷面,某些河段可以減小寬度,節約出許多土地。通過河湖劃界工作的開展,做好土地合理利用的文章,有的可以成為耕地,有的可以修路,有的可以做好綠化補植,搞好生態提升等,社會效益顯著。
河道治理中包括生態景觀、行洪、水文化規劃、水循環、打通廢棄原有暗涵等大量工作。應該看到對于河湖的治理思路及方式上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天然河道、濕地植被覆蓋較多的河道,生物的種類繁多,水系生物鏈相對完整。而許多河道的河底駁岸硬質化、河道斷面的規則化等工程措施,類似砌石護底及砌石渠墻把水域和自然的堤岸、其他自然環境的東西割裂開來,于生態無益,同時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河流自然生態環境,降低了天然水體的自我凈化能力。因此,河道治理應更加注重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應該學習和借鑒先進地區的治水思路和辦法,聘請專家團隊提供思路及技術指導,有效提升工程建設水平。加快提升河湖工程治理的水平和河湖維修管護水平,切實踐行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基層水利工程技術人員,特別是鎮街層面,相當匱乏。院校畢業的專業技術人員缺乏,整體學歷水平偏低,業務不熟。缺乏思路及眼光去做一些基層中比較基礎的水利工作。比如洪水資料的收集,河道斷面的考慮,河庫問題的排查、水景觀工程的提升等等,這使得“集思廣益”在基層有所斷層,工程建設層面上比較被動。因此建議基層部門注重水利工程管理等技術人員的引進及培養,把河長制工作及各項水利工作做得更好。
加快規劃設計,工程建設的進度,從源頭上加強對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是河湖水質優化的根本性環節。這里包括群眾的自覺意識,不亂倒垃圾,自覺維護河湖秀美。更主要的是各地政府改擴建污水處理廠及合理布設污水管線,直至處理污水達標排放,從源頭上解決好水污染防治及水資源保護問題,治標亦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