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成剛
(德州市水利局,山東 德州 253014)
德州市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自2017年啟動,截至2019年,市縣兩級水利綜合執法改革陸續完成,“統一領導、分級負責、部門聯動”管理體制得到理順,審批、管理與監督、處罰的權力體系得到了基本分離。隨著政府機構改革和綜合執法改革的推進,德州市部分縣級水利部門執法職能和執法隊伍被劃出,全市水行政執法面臨新形勢、新挑戰。
德州市水政監察支隊原有編制14人,機構改革后批復編制20人,現有執法人員16人;禹城市水利局水政執法隊伍原有執法人員30人,根據機構改革方案調往應急管理局1人,現有執法人員29人;夏津縣水利局水行政執法隊伍現有人員9人,持有執法證件人員6人,內勤人員3人;慶云縣水利局持有行政執法證人員7人。另外,武城縣水利局保留了水政水資源水保股。
包括陵城區水利局、寧津縣水利局。其中,陵城區綜合執法局綜合股,承擔局重大執法決定和行政應訴、行政復議、行政執法監督等相關工作。
包括齊河縣水利局、臨邑縣水利局、平原縣水利局。其中,齊河縣水利局劃轉的執法職能有行政處罰以及與行政處罰相關的行政檢查、行政強制等。臨邑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和平原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下增設水政監察中隊。
德城區水利局執法職權劃轉到德城區農業農村局綜合業務股,綜合業務股負責行政應訴、行政復議、行政執法監督等相關工作,指導全區水利行政許可工作。
樂陵市水利局負責行政執法的事業人員劃轉到市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向城市河道傾倒廢棄物和垃圾及違規取土,城市河道違法建筑拆除的行政處罰權劃轉到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水行政管理方面的行政執法職責納入綜合執法范圍,行政執法由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業務上接受市水利局指導。
水行政執法改革后,7個縣(市、區)水利局的水行政執法職能被全部或部分劃轉,縣級水利部門與綜合行政執法部門之間尚未建立有效的銜接配合機制,市水利局與縣級綜合行政執法部門沒有具體業務上的指導關系,水行政執法日常巡查、案件查處、執法統計、重點案件掛牌督辦等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水利綜合執法涉及工程運行管理、行政許可審批、建設項目管理、移民安置等領域,執法人員需要了解掌握多個領域的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和執法流程。而目前執法隊伍分屬不同單位,人員結構、人員素質等問題亟待解決。各級水政監察隊伍執法服裝、裝備配置無統一標準,執法經費、裝備得不到充分保障。
雖然水利行業也開展一些行政執法檢查和專項檢查,但取得的效果卻不明顯:首先行政執法監督缺位。集中開展行政執法監督檢查的活動數量偏少、范圍偏小,也未形成系統化、制度化、經常化和全面化的水利執法監督格局。同時有些執法人員認為監督就是查錯糾偏,忽視事前監督和事中監督這兩個最重要的環節,偏重于事后監督,導致違法行為得不到有效預防和控制。
建立健全綜合執法與水利部門執法工作銜接機制。按照決策、監督、執行相對分離和職權清晰、權責一致的原則,合理劃分職能部門與綜合執法機構的職責權限,厘清職責邊界,建立健全執法巡查、案件移交、執法監督管理等銜接機制。
一是對上級交辦、其他部門移送、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舉報、日常監管、專項巡查等形式發現的水事違法行為線索,由相關職能科室、單位調查核實具體情況,并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按要求進行整改;當事人拒不履行整改要求、依照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給予水行政處罰或行政強制的,相關職能科室、單位提交《德州市水事違法案件移送通知書》及相關材料至水政監察支隊,由水政監察支隊按法定程序進行查處。二是各縣(市、區)管轄范圍內的水事違法行為,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各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查處。全市范圍內發生的重大水事違法案件,由市水政監察支隊按照《德州市重大水事違法案件掛牌督辦制度》要求進行直接查處或者下達《掛牌督辦通知書》,督導各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限期辦理。三是建立健全部門內部綜合執法工作機制,按照決策、監督、執行相對分離和職權清晰、權責一致的原則,水政監察支隊加強與水利工程管理、水資源管理、水土保持管理、工程建設項目監督、移民安置等有關業務管理機構之間的聯系,建立執法信息通告制度。完善執法責任制,制定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工作流程圖,建立分工明確、運轉協調的工作機制。加強水利綜合行政執法過程中與公安、檢察院、法院、司法、城市綜合執法等部門的協調、配合。
一是完善相關制度。在制度層面上,健全完善立案審批、案件審核、責任追究等制度;在程序層面上,每年開展一次“案卷評查活動”,及時糾正不符合程序的執法行為;在行為規范上,全面推進行政執法責任制,健全完善水利行政執法監督評議辦法,做到賞罰分明。二是提高信息化水平,實現部門間信息共享。通過構建水利行政執法監管平臺,建成基本覆蓋全市水利行政執法的信息化體系,形成“互聯網+水行政執法”新模式,切實加強各水行政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做到部門之間、系統上下之間既相互支持,又相互監督,實現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收、行政確認等行政執法權力運行的標準化、規范化、可視化管理,全面提高水利行政執法能力、執法質量、執法效率和執法公信力。三是按照執法重心下移的原則,強化地方屬地化管理,綜合執法機構統一負責轄區內的綜合執法工作,明確地方執法責任,上級行業部門可對下級執法機構的執法活動進行指導和監督,但不應替代下級機構執法。
一是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學法制度。根據依法行政的要求,通過理論中心組專題學習、依法行政專門業務培訓班、依法行政報告會、典型案例評議解析等形式,全方位開展依法行政知識的學習培訓。二是強化行政執法人員法律培訓制度。定期組織開展培訓考核,將學習培訓經常化。三是嚴格考核,實行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四是加大資金投入。配備執法必要的交通工具、調查取證設備等執法裝備,改善執法手段。根據工作需要設立專項執法經費,為執法工作的正常開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