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楠,鄧雅敏,劉 娟
(山東興水水利科技產業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14)
南陽河發源于青州市西南山區,干流全長32.5 km,流域面積171 km2,屬季節性山洪河道,自西向東穿城區而過,沿途流經王府、云門山、黃樓三處鎮街辦,在黃樓街道辦事處東陽河村注入彌河。南陽河沿河村莊、企業、交通基礎設施眾多,沿岸耕地7 333 hm2,城鎮居民10萬人。區域內古跡繁多,有青州市博物館、范公亭公園、萬年橋及根據東夷文化、古青州文化、佛壽文化傳承重建的青州宋城,人文景觀豐富。
青州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1.57億m3,地下水資源量為2.26億m3,扣除地表水資源量與地下水資源量的重復計算量,水資源總量為3.15億m3。現有中型水庫2座(黑虎山水庫、仁河水庫),中型攔河壩1座(彌河大壩);小(1)型水庫 7座,?。?)型水庫 14座;塘壩、水池、水窖等共近1.4萬個。經分析計算,多年平均地表水可供水量為3 100萬m3。
南陽河城區段長約15 km,河口寬40~100 m,現狀沿河有小型水庫2座(七一水庫、壩溝水庫),南陽河城區段正在實施綜合治理工程。
1)七一水庫(南陽湖水庫)。七一水庫位于南陽河中游,控制流域面積105km2,壩項高程118.7 m,總庫容450萬m3,興利庫容102.3萬m3,調洪庫容233.7萬m3。
2)壩溝水庫。壩溝水庫屬彌河支流南陽河下游,控制流域面積141.43 km2,壩頂高程99.8 m,為漿砌石溢流壩?,F狀總庫容49.8萬m3,設計洪水重現期為20年,校核洪水重現期為200年。
3)南陽河綜合治理工程。該工程以提高河道防洪標準,確保河道行洪暢通,改善沿河生態環境及景觀效果為主要內容。城區段河道治理標準為50年一遇。
1)濕地特征典型,生態功能完備。南陽河沿岸河漫灘寬窄不一,從河道中心到兩岸,呈現出水生生態系統逐漸過渡到陸生生態系統的演替過程,濕地水文過程顯著,生境類型多樣,生物多樣性豐富,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同時,南陽河也是候鳥重要的遷徙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
2)水系景觀優美,文化底蘊豐厚。南陽河水質較好,水源充足,動植物資源豐富,是進行濕地動植物科普和濕地生態展示的理想場所。景區旅游資源豐富,景觀多樣;兩岸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陽河文化源遠流長,民間文化豐富多彩。
3)外部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青州市位于山東半島中部,多條重要道路干線在此交匯,是山東半島城市群中重要的交通樞紐,交通地理優勢明顯。
4)政府高度重視,政策環境良好。山東省水利廳、青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并大力支持水利風景區的建設,為陽河水利風景區建設和保護管理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1)建設資金來源有限。目前,景區建設大部分都是政府為投資主體,還未建立“誰投資、誰建設、誰受益”的建設機制,而投資主體的單一使資金來源有限,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
2)面臨城鎮污水與垃圾的威脅。景區連接城市和郊野,區位獨特,但城鎮污水排放、垃圾傾倒都會對風景區環境造成威脅。
3)與周邊成熟景區的競爭激烈。青州陽河水利風景區處于青州市中部,具有較好的區位優勢,但是也造成了陽河水利風景區處于周邊成熟景區的包圍中,如西南郊的云門山、駝山、玲瓏山等風景區。由于陽河水利風景區開發和建設起步較晚,知名度、影響力和吸引力也不及周圍開發較早的景區。
陽河水利風景區規劃建設以濕地原生態為基底,融合水文化、宗教文化、花卉文化、東夷文化等青州獨具特色的文化元素,按照“水潤花鄉,千年陽河”的形象定位,將陽河打造成兼具濕地生態保護、濱水娛樂休閑、古城人文體驗等功能的水利風景區。
通過對南陽河河道的疏浚、拓寬河槽、防滲處理、砌石護岸、建閘蓄水、兩岸改造、景觀建設等綜合治理工程,使陽河水利風景區成為集防洪排澇、蓄水補源、生態調節、休閑旅游于一體的景觀長廊。打造“一湖、一館、一城、六園、九景”十八處景區聯珠的空間格局,根據風景區現狀、特征和管理的需要,分為自然生態區、運動休閑區、科普教育區、親水體驗區四個功能分區,使風景區逐漸形成水上游樂、人文觀賞、文化體驗、古城漫步等一系列休閑游覽區。
通過對陽河水利風景區的現狀基本情況分析,確定了規劃思路,并規劃了3期重點工程。以南陽河為核心,一期為西起南陽橋,東至政法街橋,以范公亭公園、衡王街古街、萬年橋、宋城景區為主要景點。二期為北起鐵路橋,南至青云橋,以南陽河水系為景觀軸線,設計“一軸三帶兩區”。三期為西起鐵路橋,東至彌河區域,設計“一帶四園”。
1)有利于保護生物和遺傳多樣性。通過景區建設為生物提供完備的自然環境,野生動植物棲息、繁衍的生存環境將進一步改善,從而確保濕地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穩定性。
2)有利于降解污染和凈化水質。濕地具有很強的降解污染的功能,自然濕地生長的濕地植物、微生物可通過生物吸收、化學合成與分解排入濕地的有害物質,將其轉化為無害甚至有益物質,使景區水質得到進一步的凈化。
陽河水利風景區的建設將會使當地群眾獲得更多經濟效益,帶動周邊地區的旅游度假、休閑娛樂等產業發展,推動青州市的經濟發展。
陽河景區的規劃建設,使南陽河兩岸成為融濕地觀光、園林休閑、佛教文化體驗、民俗風情為一體的旅游景點,讓旅客游享受優美濕地景觀的同時,接觸青州當地的水文化、佛文化,豐富科普宣教內容,進一步推動青州特色文化的普及和發展。
陽河水利風景區的規劃建設完成后,將為青州市增加大量綠化面積,提升大氣質量、涵養水源,改善水系生態環境,同時生態環境的改善會促進旅游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為青州市帶來良好的經濟及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