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劍峰,郅大偉
(揚州力德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江蘇揚州 225131)
工業自動化設備的運用和普及,極大提高了制造業的整體生產效率。但現階段制造行業還未能完全淘汰手動機械設備,特別是一些大型機械設備,由于價值高、制造技術要求高等原因,還在生產一線使用。由于該類設備使用年限較長,加之缺乏正規的保養維護,設備運行中故障頻發,維修難度大。
揚州力德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使用的YF32-500B 型500 t四柱壓力機,使用年限12 年,現階段主要故障現象是主油缸液壓油跑帽滴漏,工作時壓力不足,遠低于公稱壓力,停機后上工作臺緩慢滑落不自鎖。
主油缸漏油可以確定是密封元件老化引起。工作壓力不足和上工作臺滑落故障可能有兩方面原因。①液壓控制系統中個別液壓元件動作不到位、方向閥組閥口不密封、壓力閥組壓力過小及閥口不密封或充液閥閥口不密封等;②主油缸Y 形密封圈老化,上下油腔不能完全密封隔絕,造成上下油腔液壓油竄動,壓力被卸掉。
根據上述分析,在檢查排除液壓控制系統因素后,基本確定是主油缸Y 形密封圈老化導致缸體和活塞桿密封不嚴,上下油腔液壓油竄動,引起壓力丟失、上工作臺下滑等故障現象。
(1)采購3 件YxD500 型密封圈,2 件YxD450 型密封圈,2件500×8.6 型O 形密封圈。
(2)采購2 桶46#抗磨液壓油,用于補充液壓站液壓油。
(3)內徑42 mm 長3000 mm 的軟管一根,用于排放液壓油。
(4)為保證拆卸維修方便安全,需準備8 副腳手架。
(5)準備空油桶4 只,用于存放壓力機上蓋油腔內的液壓油。
(6)準備4 件等高鐵方墩,長寬高為(400×400×1200)mm,用于擺放拆卸后的四柱壓力機上蓋和一件(400×400×900)mm 鐵方墩,用于支撐上工作臺。
(7)內牙堵頭M42×2 和M34×2 各一件,用于堵塞主油缸上下進出油口,防止液壓管道拆卸后液壓油泄漏。
(8)維修人員認真閱讀機床說明書,了解機床特點,提前討論預演維修方案并準備好安全帶、安全帽等安全防護用品。圖1為維修準備現場。
(1)在工作臺中間擺放高900 mm 鐵方墩,將上工作臺降至與鐵方凳接觸,鐵方墩用于支撐上工作臺,防止拆除液壓管道后上工作臺滑落而出現安全事故。
(2)在四柱壓力機四周搭腳手架,高度到壓力機最頂端,需穩定牢固安全(圖1)。
(3)用內徑42 mm 油管與四柱壓力機上蓋放油球閥連接,將四柱壓力機上蓋油腔內的液壓油排放至準備好的空油桶內,油腔內約有3 桶液壓油。上蓋放油球閥位置見圖2a。
(4)拆除主油缸同上工作臺連接螺絲(圖2b)。
(5)拆除主油缸進出油管路和快速充液管路,拆除后將堵頭堵好(圖2c)。
(6)拆除4根立柱上端緊固螺母。

圖1 維修現場

圖2 維修步驟及關鍵點
(7)吊卸下四柱壓力機上蓋。四柱壓力機上蓋有專用的4個吊點,用2 根等長的3 t 吊帶,吊卸時必須水平,嚴禁傾斜,防止將立柱拉傷。卸下上蓋后擺放在準備好的4 件高1200 mm 的方墩上。
(8)依次將主油缸進出油口堵頭拆卸下,連接油管,用叉車反復挑動主油缸活塞桿,排空活塞腔內的積油,該部分積油大概有半桶液壓油。注意叉車挑動活塞桿上下行程必須到達極限,否則無法排空活塞腔內的積油,導致拆卸活塞桿時液壓油灑落浪費。
(9)拆卸主油缸缸頭。注意此處需先將缸頭哈弗式2 個半圓環拆下,方可將主油缸密封蓋拆下。
(10)吊起四柱壓力機上蓋,活塞桿自動滑落。此時需將進出油口堵頭拆下,否則活塞桿無法自動滑落。拆卸后的活塞桿見圖3。

圖3 拆卸后的活塞桿
(11)更換密封圈。3 件Y 形密封圈(YxD500)更換時注意最下端兩件開口向上,最上端一件開口向下。2 件Y 形密封圈(YxD450)開口均向上。
(12)按照拆卸順序,依次將活塞桿同缸體裝配好,壓力機上蓋同4 根立柱裝配好,緊固螺母并緊,進出油口管道恢復,補充液壓油,清除維修工裝,維修完成。吊裝四柱壓力機上蓋同立柱配合工序時需注意起吊壓力機上蓋一定要水平,同時在壓力機四周腳手架兩邊各站一人,仔細觀察壓力機上蓋孔與立柱配合位置,切不可磕碰到立柱,防止影響到最后裝配精度。
大型機械設備的維修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施工,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安全防范措施到位,嚴格執行操作要領和技術交底內容,安全快速地完成維修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