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訊 2019年10月22日,中國鋼鐵產業智能制造(通化)發展論壇在通化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聯合主辦,由吉林嘉融板材有限公司承辦。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通化市政府相關領導和來自全國各相關企業、媒體等100多名嘉賓到會。
通化市常務副市長經希軍代表市委、市政府對論壇的舉辦表示祝賀,在對通化市市情和鋼鐵產業發展現狀進行簡要介紹后并指出:“作為一個曾經以鋼鐵產業為主導產業的城市,通化始終把支持鋼鐵企業轉型發展,實現鋼鐵產業智能化和現代化作為發展目標。”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在講話中,深入分析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形勢和發展機遇。他認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營經濟與中小企業的發展,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成果。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蘇偉中、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副院長范鐵軍、中國證監會北京證監局原副局長、巡視員姚萬義等專家學者分別圍繞“智能制造驅動下的未來鋼鐵”“‘智能+綠色’雙輪驅動鋼鐵高質量發展”“金融如何助力鋼鐵產業實現智能化發展”等題目進行了主題演講。
會上,浙江物流物產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孫金丹與吉林嘉融板材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茂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等單位主要領導共同見證。未來,雙方將為完善通化鋼鐵產業鏈條,建設鋼鐵產品深加工產業集群共同合作,盤活國有資產,促進東北工業振興。

通化市市委常委、副市長經希軍致辭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演講

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會后,主辦方吉林嘉融板材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茂接受了中國吉林網記者的專訪,張茂說:我們公司非常看好通鋼冷軋這一項目,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召集了一大批冷軋方面的技術專家來到通化,經過半年多的準備,現在冷軋復產項目已經具備了開工條件。來自鞍鋼、本鋼、首鋼的技術專家,以及西門子、ABB、中冶南方等國內外一流的供應商,通過論證,大家看到了我們做冷軋這件事情的科學性、可行性和它的發展前景。同時,張茂還提到通化市作為康養之城,空氣質量非常好,很適合發展我們這樣綠色智能的鋼鐵產業,在帶動一方經濟的同時,實現零排放零污染。
張茂介紹,按照規劃,我們在通化的發展分三步走,第一步先把產能100萬噸的冷軋生產線恢復生產;第二步投入資金大約5個億,利用2—3年的時間,把該冷軋廠打造成東北乃至全國最先進的純智能化的鋼鐵工廠,打造出一個“綠色+智能”的全國鋼鐵行業的示范項目;第三步是建立一個占地1000畝冷軋產品深加工產業園區,針對我們生產的一百萬噸的冷軋產品,尤其是硅鋼產品,在本地進行深加工,在通化打通整個冷軋產品鋼鐵產業鏈,形成一個有影響力的鋼鐵產業集群。未來,整個項目建成后能夠安排就業人數達到3500人,實現年產值130億元。
本次論壇的舉辦,對通化市發展鋼鐵產業智能制造起到了推動作用,對鋼鐵產業智能制造發展最新成果,加強與知名鋼鐵產業智能制造企業、科研機構的交流合作提供了難得機遇。總經理張茂表示,吉林嘉融板材有限公司將以此為契機,深入系統地謀劃鋼鐵產業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推動鋼鐵產業與智能制造深度融合,加快推進鋼鐵產業智能制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