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海軍 段翔 周潔塵 文虹 鐘行

摘要:從竹苗選擇、土壤條件,竹苗起挖、運輸、栽植等方面介紹母竹引種的栽培技術措施,從水分管理、除草、施肥管理、修剪、病蟲害等方面介紹了母竹栽培后管護技術措施,為湘潭市觀賞竹的引種及園林應用提供技術指導。
關鍵詞:觀賞竹;引種;栽培;管理
竹類植物是具有美學、文化、景觀特征的優良品種,全球有記載的竹類植物有82屬1200余種,在中國分布50屬近700種,約150個變種。我國對觀賞竹的應用歷史悠久,從周朝開始,就有種竹造園的記載,明清時期竹文化、竹景觀造林更加普遍,成為江南園林藝術的代表。進入21世紀,觀賞竹已成為現代園林綠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景觀。
湘潭市處在亞熱帶溫濕氣候區,氣候溫暖濕潤,土地肥沃,非常適合竹類植物的的引種和培育。在2012年,湘潭市林科所曾引種過雷竹、黃甜竹等筍用竹,但栽培面積不大,觀賞竹類更少。因此,為適應現代城市綠化的要求,并使湘潭市的園林植物種類多樣化,湘潭市林業科學研究所于2017年集中引進了28種觀賞價值較高的竹種進行了栽培試驗,通過觀測竹種的生長狀況,總結了觀賞竹的栽植技術和管護要點,并對適應湘潭市立地條件的觀賞竹種進行了初步篩選。
1觀賞竹的引進栽培及日常管理
觀賞竹的引進包含起挖、包裝、運輸、栽培4個方面,通過觀察記錄,初步總結了觀賞竹的栽植技術和管護要點。在我國,埋鞭法和母株移栽法是竹子栽培的主要方式。參考前人栽培的經驗,母株移栽法應用比較廣泛,植株健壯且成活率高。因此,本次竹類植物的引進栽培采用母株移栽法。
1.1竹苗的栽植技術
1.1.1竹苗選擇。本次竹苗選擇產地主要為江西省林科院,有散生竹、混生竹、叢生竹、地被竹。優質母竹的選擇:粗細適中、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分枝較低、枝葉繁茂、鞭根健全、鞭芽飽滿的1~3年生母竹。
1.1.2土壤條件。竹類植物土壤要求呈弱酸性(pH值4.5~7),土質宜選沙土、沙壤土,排水性良好。本次引種選址在湘潭市林科所院內,土壤前期經滅菌、深翻,土層深厚,并通過人工改造挖溝等方式保證良好的排水性。
1.1.3竹苗起挖。竹子保水性能弱,在起挖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對竹鞭造成損傷,所以起挖前應保持竹鞭濕潤,其根部要多帶宿土。根據竹鞭走向切斷來鞭和去節鞭,并按來鞭20~30cm、去鞭40~50cm截斷,盡量多帶須根。母竹竹稈切勿搖動,因搖動易使竹稈基部和竹鞭分離而降低成活率。挖出來的母竹應剪去梢部的1/3,適當修枝、修葉。
1.1.4運輸。竹稈做好分類標簽,土球用草繩或草袋包好,保證土球緊固不松散,裝卸車時應盡量輕拿輕放,不破壞宿土,不損傷竹鞭。盡量控制運輸時間,在運輸途中要用厚實的帆布覆蓋,并定時向母竹澆水,防止母竹風干。
1.1.5栽植時間的選擇。春季2月中旬~3月底或秋冬季10~11月適宜竹子的栽植。春季氣候少雨干燥,對母竹的成活率有一定的影響,但只要及時做好了水分管理,再經過夏秋雨季水分的補充,其根系大部都恢復健康,成活率將顯著提高,并有利于冬季安全越冬。冬季10~11月也適宜栽植,因避開了干旱時節,但對品種的耐寒性要求較高,剛栽植的竹種根系還未穩定,易受凍傷而死亡,所以秋冬季栽植的母竹要根據情況做好防凍措施。本次引種主要是選擇在春季3月份栽植,根據實際情況部分竹苗種如紫竹在秋冬季1 1月份補植。
1.1.6栽植方式。選擇無大雨天氣,根據竹區規劃挖長寬均為60cm、深度50cm的穴點,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大小。栽植前回填表土1 5~20cm,將帶宿土的母竹放入穴中,舒展竹根,先填表土,再填心土,分層壓實,最后澆水覆土,覆土高出原表面大概5cm,澆水要澆透。對于較高母竹,栽植后應采用三角支架固定以防止風吹倒伏。本次引種選址土壤肥力欠佳,因此在栽植前進行了埋肥處理,肥料為速效復合肥。
1.2日常管理
1.2.1水分管理。竹子喜濕潤環境,但怕積水,水分對新竹的成活率起著決定作用,由于母竹在挖掘、搬運和栽植的過程中,其根系容易受損,降低其吸水能力,極易因干旱而枯死,或因長期積水而竹鞭腐爛。因此,干旱季節,應及時澆水,在雨季,做好排水、疏水措施。
1.2.2除草松土。新建竹園,植株稀疏,光照充足,雜草叢生,影響新竹的生長,必須及時清除。新竹栽植的前2年要及時除草,每年要除草2~3次,除草方式為人工鏟草,不宜使用農藥。除草的同時,疏松土層,提高土壤的透氣性,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質。松土的時間宜選擇在6月,翻土15cm左右,避免損傷竹鞭。
1.2.3施肥管理。除草后及時施肥,新建竹林的施肥主要選擇為4個階段:第1個階段為施“長鞭肥”:新竹栽植頭2年的6月(發筍成竹較晚的竹種,時間可適當推遲),施化肥和有機肥,疏松土層,將撒于竹林地表的熟化有機肥深翻入土中。第2個階段為施“催芽肥”:在新竹筍芽分化的9月,施人糞尿等液體肥料或速效肥。第3個階段為施“孕筍肥”:新竹緩慢生長的12月,施有機肥改良土壤,將堆肥、廄肥等有機肥料直接鋪撒在竹林地表,待次年6月竹林進行松土管護時再將有機肥深翻入土壤中。第4個階段為施“長筍肥”:在初春的3月,施速效化肥,宜少量多次。
1.2.4修剪管理。為促進單竹的生長和整體美觀效果,必須進行合理修枝。修剪管理主要包含3個方面:一是利用松土管理等措施,更新老化、枯死的竹子;二是限制竹鞭蔓延,在不同種類的竹子界限處埋人表土以下70cm的混泥土板,以防止串鞭。三是修側枝、去密枝、殘枝,保留較好的枝下高,叢生竹、混生竹應及時去除外圍倒伏的竹子。
1.2.5出筍期的管理。新栽竹出筍后,為防止退筍,每株母竹有選擇性的保留2~3個健壯竹筍,培養成竹。成年竹應及時挖去小筍、退筍和病蟲筍等,減少母竹的營養和水分消耗,以利于健壯生長。
1.2.6病蟲害防治。竹子病蟲害防治主要以預防為主。應及時清除竹林內的枯枝落葉、雜草、垃圾,以消滅害蟲的中間寄主。其次,每年應進行竹林撫育,采取間伐、疏伐弱竹、病竹、殘竹和老竹等措施,以達到合理密度,保證竹林通風透光,保持竹林潔凈。
如竹子發生食葉、食筍害蟲以及竹稈銹病、竹叢枝病時,要及時剪除病竹或噴灑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溶液進行防治。
2竹子試驗地生長觀測評價
201 8~201 9年對湘潭市林業科學研究所引進的28個竹子品種的生長情況進行初步觀測。竹子引種是否成功,其關鍵看該品種的抗風、抗旱及抗寒性能。28個竹子品種的越冬成活率、翌年發新竹株、平均胸徑等觀測結果見表1。
綜合分析竹子的越冬成活率、翌年新發竹株等指標,初步篩選出了湘潭市生境最適品種,即桂竹、黃槽石綠竹、擺竹、螺節竹、矢竹、苦竹、白紋陰陽竹、鳳凰竹、孝順竹、鵝毛竹、美麗箬竹,這1 1個品種成活率高,未經任何防范措施,安全過冬,稈挺葉綠,看不出任何受凍跡象,對栽培管理條件要求也不高,可作為湘潭市大量推廣種植的品種;金鑲玉、龜甲竹、紅殼雷竹、安吉金竹、金桂、銀絲竹、黃金間碧玉竹等品種也能適應當地氣候條件,可在湘潭市栽培推廣,在水肥條件較好,背風且光照充足的地方進行栽培,會表現更好,但會增加栽培管理成本,不適合大面積推廣,可作為景觀庭院搭配,適量引種栽植。毛算盤竹、水竹、紫竹、斑竹、小佛肚竹成活率太低,不宜在湘潭市推廣。
3結語
從竹苗選擇、土壤條件,竹苗起挖、運輸、栽植等方面介紹母竹引種的栽培技術措施,從水分管理、除草、施肥管理、修剪、病蟲害等方面介紹了母竹栽培后管護技術措施,同時對湘潭市林業科學研究所引種的28種觀賞竹作了生長觀測評價。引進的這些品種,金鑲玉竹、龜甲竹、白紋陰陽竹等,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紅殼竹、黃桿烏哺雞竹、花桿早竹等,則是觀賞、筍用兩用的優良品種,均具有很高的開發利用價值。后期將以此次引種結果作為指導,建立造林示范基地,在湘潭市逐步推廣發展觀賞竹品種。
(收稿:201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