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興利 黃家偉
“十三五”時期,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確定的農業農村發展各項目標任務。2020年10月27日,國新辦舉行“十三五”時期農業農村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總結“十三五”農業農村發展成就,展望“十四五”發展新篇。
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總結了“十三五”時期,我國農業農村的發展成果。他表示,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洪澇災害、重大病蟲害偏重發生等風險挑戰,農業農村發展持續穩定向好。糧食產量有望再創歷史新高,生豬生產恢復好于預期,“菜籃子”產品供給充足,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笆濉睍r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確立了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十三五”規劃確定的農業農村發展各項目標任務勝利完成,為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支撐,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應對國內外風險挑戰爭取了戰略主動。
讓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牢
“十三五”時期,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完成8億畝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劃定10.88億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糧食產量將連續6年超過1.3萬億斤,產能再上一個新臺階。
水稻、小麥自給率保持在100%以上,玉米自給率超過95%,肉蛋奶、果菜茶品種豐富、供應充足,有效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農業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有數據顯示,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突破60%,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0%,主要農作物良種實現全覆蓋。全國家庭農場超過100萬家,農民合作社達到222.5萬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達到89.3萬個,成為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力軍,有力推動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省⑥r藥施用量連續3年實現負增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成為現代農業主旋律。
重要農產品有保障
“這五年,我們始終把解決好吃飯問題作為首要職責,大力實施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糧食和重要副食品供給充足,糧食生產再上新臺階,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人均糧食占有量穩定在470公斤以上,遠高于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劉煥鑫表示,棉油糖生產能力進一步提升,“菜籃子”產品豐產豐收、供應充足。2019年,我國年產出肉類7759萬噸,禽蛋3309萬噸,牛奶3201萬噸,水果2.74億噸,蔬菜7.21億噸,水產品6480萬噸,預計今年這些產品產量總體保持穩定增長。老百姓“米袋子”“菜籃子”越來越豐盈,只要有需求,就能有供應。
這五年來,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明顯增加,種植業結構持續優化,過去小麥主要用來做饅頭和面條,現在用作面包、糕點的強筋、弱筋優質專用小麥占比有了較大幅度提高,已經達到35.8%,優質稻谷面積進一步擴大,大豆面積連續5年增加,糧改飼面積超過1500萬畝,糧經飼三元結構初步構建,畜牧業也在加快升級,生豬養殖規模化率超過一半,達到了53%,牛羊肉較快增長,更多消費者購買國產奶粉,滿足了消費結構升級需要。食用農產品生產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合格證制度全面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保障更加有力,認定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超過4.92萬個,越來越多綠色優質農產品擺上了超市貨架和百姓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