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年輕人對流行音樂并不陌生,但是與古典音樂、傳統音樂如民間音樂相比,更喜歡流行音樂。根據相關調查,中國青少年更喜歡流行音樂。因此,流行音樂與專業音樂課程相結合,與社會發展相聯系,符合學生的審美需求。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培養中職學生的核心素質,提高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育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音樂教師在對中職學生進行音樂教育時,需要將傳統音樂教育與時下流行音樂有效地結合起來,從而有效地保證課堂創作的質量。通過與流行音樂的有效結合,使中職生全面掌握音樂知識,更好地分析音樂學習中應包含哪些音樂元素,二者結合可以拓寬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加深對音樂的理解,促進學生音樂能力的有效培養。
關鍵詞:流行音樂 ? 中職音樂教學 融合
流行音樂的主要特點能夠反映時代,它是一種生活的反饋,同時真實地反映了人們的失落、幸福、悲傷。因此,許多學生更喜歡學習流行音樂。然而,中等職業學校的音樂教學主要是以一些具有高度藝術性的經典作品為教學主題。在過去的幾年里,對歌曲的內涵不能真正理解,導致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不高,音樂的初衷是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音樂欣賞,增強他們的文化素養,使他們獲得更多的情感力量。在中等職業教育中,音樂必將成為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近年來,雖然中等職業學校更加重視音樂教學,但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中職學生正處于青年階段,因此,當代流行音樂成為學生追求的對象。大多數流行音樂都充滿了豐富的情感元素,這與大多數學生的心理素質非常吻合,這也是學生追隨流行音樂的主要原因。高職音樂教育工作者應正確引導學生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合理利用這一點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因此,本文試圖從中職音樂教學中探索音樂教學與流行音樂教學的整合,以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
一、流行音樂的概述
(一)流行音樂的概念
過去,人們簡單地把簡單的音樂定義為“流行音樂”,這個定義并不準確,包括許多不屬于流行音樂的音樂形式之一。從流行音樂的屬性來看,它可以被定義為以營利為主要目的的音樂和大眾生活的素材。根據定義,流行音樂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流行性。通俗易懂是流行音樂廣泛傳播的必要前提,這體現在歌詞內容上。第二,人氣。我們在生活中聽到的最常見的音樂類型,在許多娛樂場所和公共場所都能聽到。第三,時尚。流行音樂中使用的樂器和融合元素是目前最流行的,如電吉他、樂器合成器等。許多電視比賽、綜藝節目和流行音樂創作或演唱,最常見的形式就是改變同一首歌的節奏或旋律,這首歌就呈現出新的風格。
(二)流行音樂的特點
首先,流行音樂的內容更清晰直觀,再在理解上,符合公眾利益。流行音樂在設計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公眾的感受,這也是他們喜歡的原因。流行音樂節奏簡單,所以人們唱歌更容易。其次,流行音樂具有較強的演唱特點和實用性,流行音樂的設計特點,是人們真實生活情感的完美體現。然而,流行音樂的流行時間相對較短。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將逐步淘汰,流行音樂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其個性設計也比較鮮明。一種具有流行音樂性質的商業音樂,其主要目標是公眾和音樂市場。因此,我們必須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必須與時俱進,只有不斷更新音樂教學模式,才能贏得更多的學生的喜愛。
二、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學中融入流行音樂的意義
由于時代的發展,流行音樂在音樂領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時代的發展,流行音樂逐漸融入人的元素中,使音樂藝術不斷發展。青少年的課外活動占很大比例,聽音樂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在音樂方面,大多數學生會想到教科書中的民族音樂,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下,這不利于音樂教學的有效實施。流行音樂是一種人們喜歡的音樂,它以其獨特的力量,給學生以良好的音樂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操,有利于當代音樂教育的有效實施。作為音樂教學的主要實施者,教師應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把流行音樂融入職業學校音樂教學中,有利于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優化,音樂傳播形式逐漸多樣化。在這一趨勢的基礎上,學生接受的音樂種類也逐漸增多。流行音樂的內容廣泛,并夾雜著消極因素。如果低俗內容缺乏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就會逐漸轉向。通過教師的科學引導,學生的主流音樂欣賞能力將逐步提高。但受流行音樂的影響,音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這是由于在教學中缺乏流行音樂教學經驗。在流行音樂的整合中,如果要深入分析其內涵,比如周杰倫的《青花瓷》,歌詞的押韻和形象塑造,中國音樂的獨特風格,曲調等等。如果我們在論述中也多注意曲調和人物,這首歌的內涵就不深,也就沒有很好的流行音樂詞的文化價值。
三、流行音樂在中職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一)中職音樂教學主題分析
流行音樂能吸引學生對音樂的興趣。然而,當前流行音樂市場充斥著大量的劣質音樂時,沒有藝術可言,因此,在選擇教學中具有典型重要性的課題時,教師應結合旋律的內容和藝術設計,同時也能被學生所接受和喜愛,以方文山和周杰倫的《千里之外》為例,有一種基于流行音樂和中國風格相結合的感覺,或者類似劉歡我和你,像宋祖英、周杰倫一樣,是民間音樂與流行音樂融合的成功范例,它對音樂的表達沒有嚴格的限制,而且他們的創作空間是無限的。
(二)中職音樂教學教材分析
現有教材以傳統古典音樂理論和內容為基礎,學生的學習負擔相對較低。然而,在建立的實踐中,我們不能完全做到這一點,我們可以對相應的流行音樂進行比較,以提高自己的水平。例如,我們使用傳統的古典樂器,當我們談論鋼琴的雙聯奏時,我們發現學生很難理解。如果老師以周杰倫舉例,所有學生都參與討論,很快學生們的熱情徹底喚醒了人們。
(三)中職音樂教學方法分析
在中職學校音樂教育中,還應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在課堂上與學生分享流行音樂或樂器的經驗,或與同時教授主題選擇的學生分享,或者在音樂理論的某些部分之后,問學生:“今天的音樂技術也廣泛應用于流行音樂中。問同學們經常聽哪個歌手的歌?”了解學生的愛好,老師就可以采取對癥下藥的方式引導學學生。教師應該根據傳統和教材的精髓,以其作為基礎結合流行元素,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這種方法完全有效,可以給教學帶來新內容,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當前中職音樂和當前流行音樂進行融合體現的問題
(一)教材整合不匹配
目前,對于專業音樂與流行音樂的融合,缺乏配套教材。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材質量不高,教材內容針對性不強。學生很難有效地傳授知識,教材的學習會制約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主動性。同時,音樂教材中存在著太多的理論問題,導致音樂課程講解枯燥乏味,教學缺乏濃厚的興趣。結果導致中職學生音樂知識和流動能力不強,音樂傳播質量不高,不能有效學習。
(二)傳統音樂教學弱點
傳統教學在中職音樂教學中存在許多問題,如教學方法反映出很大的落后。傳統的音樂教學仍以教師為主,無法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無法實現對學生音樂能力的有效培養。無法以各種創造性的形式呈現,傳統的課程教育很難滿足流行音樂專業的音樂表現。
(三)教學觀念創新不夠
中職音樂教師在教學生的過程中,教育觀念不夠先進,難以有效地融入流行音樂課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音樂時,以教學為主,以講解材料知識為主,偏重理論知識。教師不可能正確對待流行音樂的音樂元素和音樂特征,并將其融入課程之中。這種教學理念使音樂教師難以將流行音樂融入學科教育,學生無法通過課程學習掌握高水平的音樂素養。
五、加強中等職業學校音樂教學與流行音樂融合的措施
(一)改進教學理念,推動融合創新
把流行音樂引入中等職業學校,必須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教與學質量。如果教育工作者不能擺脫流行音樂的錯誤觀念,他們就會與時代脫節。教育工作者只有轉變主觀觀念,才能提高音樂欣賞能力,探索音樂欣賞的類型,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因此,教師要用心傾聽學生的真情實感,敞開心扉。另外音樂課中最重要的練習。當然,學生的自主學習也很強,在職業學校音樂教學的實際過程中,要合理組織課外活動,積極鼓勵學生在這種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讓他們在學習中對音樂知識有了更深的了解。各種競賽游戲的運用能使學生感受到競爭的壓力,了解學習的目的,多元化的競賽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挖掘音樂內涵,促進學生成長
面對這一趨勢,探索中職學生熟悉流行音樂的內涵,偶爾哼唱。然而,學生們局限于表面的模仿,大多數學生無法理解流行音樂的內在價值和真實情感。在音樂教學中,教育者必須對學生的發展歷史作一個簡要的概述。使用流行音樂,學生可以得到更多的理解。比如說,大多數流行音樂都繼承了中國傳統音樂的內涵,使其表現出獨特的個性。旋律的緊密合作以獨特的形式表現出來,被設計成一首非常優美的流行音樂。大多數制作人喜歡引進太古典的詩歌。流行音樂越來越古典,顯示出獨特的中國風格的流行音樂。如林俊杰的《醉赤壁》、周杰倫的夜曲和東風破等,上述流行音樂在一定程度上有其獨特的特點,吸引著學生去模仿和練習。這就是為什么中學必須整合流行音樂,它體現了音樂的流行性,可以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缺點,引導學生深化自己的策略和方法,為以后的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創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分析
為流行音樂的引入鋪平了道路傳統的專業音樂教學方法非常死板,已經無法與當今青少年學生的個性和需求發展,青少年很難適應枯燥的課堂氣氛。在這種情況下,中職音樂教師必須充分了解中職學生的特點,創新和優化傳統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在具體的作曲教學實施中,高職音樂教學應緊跟時代潮流,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流線音樂的特點,構建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模式。比如在全國火了的小蘋果,中職音樂教師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將它引入課堂,通過各種不同風格的版本,一些音樂理論知識,同時引導學生對歌曲的風格和音調進行詳細的分析。
(四)融合新鮮元素,鼓勵學生創作
融合新鮮元素的流行音樂更時尚,演奏方式更靈活,受歡迎程度更廣,在很多娛樂廣場上只能使用一套科學的樂器,此外,一些年輕人還可以拿著吉他在公共場所唱歌。教師可以把流行音樂的流行元素傳授給學生,他們可以展示音樂合成器的使用,并鼓勵學生創作自己的音樂。
(五)創新融入形式,拓展知識能力
將各種音樂形式融入中國傳統音樂元素,或將民間音樂融入流行音樂中,如周杰倫的《青花瓷》,徐松的《千百度》和李玉剛的《新醉妾》是將中國傳統音樂的歌詞和音樂結合起來創作的具有中國風格的歌曲,如鳳凰傳奇《最炫目的民族風》、烏蘭圖的《馬桿子》等具有中國民族音樂特色的歌曲。過去,中職音樂教師也可以將流行音樂、中國傳統音樂和民間音樂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提煉三者的異同,使學生掌握不同的音樂和音樂理論知識,同時促進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發展。
(六) 做好知識風格,促進全面發展
從以往的音樂教學形式來看,許多中職音樂教師對流行音樂有著一定的態度。他們認為流行音樂會給學生們帶來了很多壞影響。例如,情歌的影響會導致學生早戀。另外,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學生只喜歡流行音樂,他們只聽音樂,往往忽視歌曲的真諦。在介紹流行音樂時,首先要對流行音樂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力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拓展學生對流行音樂的認識,提高他們對不同音樂形式的認識。例如,在《龍的傳人》的學習中,師生可以欣賞電影,通過對影片的欣賞,加深學生創作這首理解歌曲的背景,使學生對歌曲的創作者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學生可以獨立收集一些與王力宏有關的資料和書籍,讓學生了解音樂創作的難度和創作者的努力與艱辛,達到拓寬學生知識面的目的。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不僅停止對流行音樂的熱愛,而且可以通過更深入的理解體驗流行音樂的寓意。
六、結束語
流行音樂的出現及其長期的發展和成就,講述了這個時代的故事。逆時代潮流總比逆時代潮流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引導學生辯證地學習流行音樂知識。同時,教師也不能忘記中國傳統的古典音樂和民族音樂。選擇適合當代學生的傳統音樂作品,弘揚和發展我國古代音樂,尋找藝術與流行音樂的平衡點,為現代音樂教學尋找突破口。
參考文獻:
[1]秦粉香.中職視唱教學融入流行音樂的探索與思考[J].北方音樂,2020(17):141-142.
[2]楊葉.探究流行音樂與中職音樂教學的融合[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7):72.
[3]吳小敏.芻議流行音樂與中職音樂教學有效地融合[J].中國文藝家,2020(04):208+259.
[4]田文錦.試析流行音樂與中職音樂教學的融合[J].中國文藝家,2020(04):213.
作者簡介:
李衛平(1970.09.20—),男,貴州省劍河縣,苗族,本科,講師,研究方向:中小學音樂教育,民族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