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 月24 日開始,動力煤市場價格出現下跌,煤價一跌再跌;發熱量5500kcal/kg市場動力煤實際交易價格從576 元/t 跌至520 元/t,累計下跌了56元/t,日均下跌1.4 元。盡管國內疫情轉穩,工業企業開工率提高,對電煤消耗帶來一定支撐;但供暖期接近尾聲,電廠繼續保持低日耗、高庫存狀態,電廠依舊缺乏采購動力,煤炭需求保持低迷走勢,到港拉煤船舶繼續保持零星。促使煤炭價格下跌趨勢不減,跌幅沒有減弱。
盡管沿海六大電廠日耗升至57 萬t,復工率提高,電廠日耗也在增加;但從北方港口到船數量和發運情況來看,仍處于低位徘徊,部分港口下錨船居然為零,來船可直靠。煤炭價格方面更是一降再降,跌至長協價格之后繼續下跌,部分貿易商按指數下浮5~10元/t交貨,市場需求仍不振。
受疫情影響,春節過后,部分工人無法返崗,煤炭主產地復工進程較往年相比有所放緩。2月初開始,環渤海港口煤車調進數量急劇下降,煤炭調進量不暢,導致港口存煤不斷減少,2月7日,秦皇島港存煤一度降至390萬t。隨后,在國家采取積極有效的防疫控制措施下,上游煤礦復產數量逐步增多,鐵路發運趨向正常,煤炭調進量增大,電廠存煤也出現快速增加。全國重點電廠從春節期間的7147萬t,增至3 月底的7592 萬t,秦皇島港存煤也增至683萬t。春節過后,港口庫存得到強勢補充。
2019年12月份,我國進口煤僅為277萬t,部分應該2019 年進入國內的進口煤推遲到2020 年初報關。加之部分海關對進口煤采取限制措施,增加了已經到岸的進口煤通關或銷售難度,進口貿易商被迫降價促銷。由于進口煤價格優勢明顯,對春節前后內貿煤的需求和價格產生壓制作用,造成沿海地區對環渤海港口煤炭采購、拉運出現減少。2020年春節過后,5500kcal/kg市場煤交易價格升至576元/t后出現直線下跌,一直沒停歇。2020 年1~2 月份,我國共進口煤炭6806 萬t,同比增長33.1%;3月份,雖然進口煤有所減少,但部分進口煤已經轉化為電廠庫存,亟待消化。
因延長假期,居民在家生活時間較往年延長,使得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速較快。而受疫情影響,工商業正常生產活動受阻,生產耗能出現負增長;尤其大型戶外工程、工礦企業、物流運輸等行業活動顯著下降,而陶瓷、玻璃及食品、服裝、造紙等行業延遲開工。此外,第三產業中的旅游、住宿餐飲、批發零售、房地產、課外教育幾乎停滯,用電量顯著下降。3月份開始,下游復工情況明顯好轉;但下游復工明顯慢于上游,促使了社會各環節庫存不斷增加,下游復工復產相對緩慢。
目前,全國各地區實施的精準控制防疫措施取得很大的實效,疫情防控呈現向好態勢,但國外疫情嚴峻,很多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多國采取“封國”舉措。由于我國對外出口主要為工業產品或工業原材料,屬于第二產業;而第二產業屬于耗電貢獻較大的部門。海外疫情爆發后,尤其是歐美經濟體不斷惡化,進出口貿易受到影響,很多行業訂單被取消,制造業持續下滑,影響電力消費;再加上春季民用電淡季,對我國沿海地區火力發電影響加大,由此拖累耗煤數量。目前,我國沿海沿江地區,除了上電以外,大部分電廠存煤可用天數均在28d,大部分電廠都在積極消耗自身高庫存,全力接卸壓港煤船;派船北上拉運的積極性很低,促使沿海煤市繼續低迷運行,煤價持續下跌。
產地方面,主產地煤價整體仍延續下行趨勢。取暖期即將過去,電廠低負荷、高庫存,采購需求較差;站臺及貿易商拉運減少,山西省及內蒙古地區煤礦直達及下水煤銷售也不樂觀,產地煤價承壓下行。港口方面,上游供貨商庫存壓力較大,再加上大集團月度長協價格的下跌,市場貿易戶出貨意愿增強,促使價格和指數輪番下跌。受港口市場需求低迷影響,下水煤拉運不暢,煤礦和貿易商普遍對后市預期悲觀。近期,盡管下游復工復產率大幅提高,煤炭需求保持一定水平。但國外疫情嚴峻,歐美經濟體不斷惡化,我國進出口貿易受影響;加之輸入病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使得南方商業企業復產達產速度大打折扣,國內電廠日耗保持中位水平,煤炭需求恢復緩慢,煤價仍將延續跌勢。
根據神華集團3 月份價格政策,5500kcal/kg 市場動力煤月度長協價格為562元/t,5000kcal/kg市場動力煤月度長協價格為502元/t;5500kcal/kg市場動力煤年度長協價格為546元/t,5000kcal/kg市場動力煤年度長協價格為496元/t。而截至3月底,環渤海港口實際交易價格分別為536 元/t 和469 元/t,已經跌破年度和月度長協價格。目前,煤價繼續下跌。
日前,神華集團發布了4月份的最新價格政策,5500kcal/kg 市場動力煤月度長協價格為536 元/t,5000kcal/kg 市場動力煤價格為471 元/t,分別較3月份下調26 元/t 和31 元/t;但還是比市場價格高很多。目前,市場悲觀情緒濃厚,部分貿易商按照指數大幅度下浮、優惠兜售煤炭,預計市場煤降價還會繼續下跌;預測價格要跌到500 元/t,甚至480元/t。總之,沿海煤市無利好因素支撐,看不到底部價格。
從大型煤企公布的4 月份長協價格可以看出,沿海煤市的悲觀情緒進一步惡化;港口報價再創新低,但未見需求回升。長協價格出臺后,市場悲觀氛圍更加濃厚,貿易商恐慌性拋售,但下游需求仍然未見增加。目前,積壓在電廠場地的進口煤和國內煤炭亟待消耗,電廠補充及時,庫存繼續保持高位;而大秦線、唐呼線繼續加快發運,港口存煤不斷積累,現貨價格將繼續承壓下行。
目前,國內煤礦多維持正常生產,后期煤炭供應和環渤海港口運輸仍將維持寬松;因下游工業企業達不到滿負荷運轉,加上傳統消費淡季到來,電廠高庫存尚未消化,對動力煤采購積極性不高在意料之中。短期內,煤價仍有下跌壓力。
上游方面,內陸電廠采購需求積極性不高,紛紛下調接收價格,促使產地煤價繼續下跌。晉北地區,港口需求低迷影響下,下水煤發運情況不好,而周邊用戶采購有限,促使部分煤礦出現頂倉,價格承壓;陜北地區,受用戶拉運積極性低迷影響,區域內需求低迷,價格弱勢下行;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周邊電廠以及港口流向發運均不佳,產地煤價仍處于下行過程。
港口方面,下游對港口市場煤拉運量很少,主要以兌現長協煤為主,到港拉煤船舶繼續保持低迷;除了黃驊港下錨船為18 艘以外,其余港口下錨船均為零或者個位數字。很多港口半數以上泊位處于空泊狀態。由于環渤海港口煤炭調出數量急劇減少,而鐵路發運又較為正常的情況下,環渤海各大運煤港口庫存處于上升階段。截至目前,我國環渤海十大運煤港口合計存煤2676 萬t,較1 周前增加了520 萬t,較2 月底增加了1004 萬t。近期,秦皇島港存煤出現快速增加,正在向700萬t挺近。
下游方面,隨著工業企業加快復工,日耗煤量保持穩中有升。截至目前,沿海六大電廠日耗升至57 萬t,存煤可用天數為28d;大部分電廠庫存較充足,主要以去庫存為主,采購積極性不高。部分電廠由于場地存煤較多,卸貨困難,對長協煤兌現率有所下降。港口方面,港口市場持續弱勢,供大于求態勢明顯,北方港口錨地船舶數量下降到歷史低位水平,庫存被動增加。下游用戶僅對中卡煤炭有零星需求,但還盤壓價壓的很低;賣方著急出貨,煤價繼續下跌。
后續基建和重點工程將逐步復工,沿海沿江地區工業開工率還會有所增加,電廠耗煤或繼續緩慢回升。進口煤方面,受國際疫情影響,需求減少,市場成交冷清,部分用戶將后續采購重點轉向國內市場。
封關之后,對國內煤市影響喜憂參半。喜的是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減弱,防控形勢已向好,許多企業單位、重點建設項目已經開始全面復工復產,尤其水泥、建材企業復蘇加快,將帶動對煤炭需求的增加;而進口煤受限,國內煤炭需求也迎來釋放。憂的是海外疫情迅速發展,主要經濟體面臨經濟衰退的風險,將影響國內相關市場;造成外需快速下降、收縮,很多外貿企業訂單被取消,工業用電受到影響。由于南方電廠庫存過高,都在積極消耗自身庫存;預計4月份,環渤海港口煤炭發運難有增加,5、6 月份,市場形勢有望轉好,港口煤炭吞吐量將出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