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蘇媛,李競強,閔 珊,姚瑞娟
(天津市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 天津300051)
當前,天津市高企數量遠遠低于北京、廣東、江蘇等省市,截至 2018年底,全市有效高企數量僅為5001家,而北京、廣東、江蘇已分別達到 24702、45280、18175家。當前新經濟、新模式不斷涌現,高成長企業和高質量企業作為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典型代表,已成為各地區競相發力的關鍵。天津市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面臨行業引領性企業數量少、創新能力不突出、整體發展水平有待提升等問題。隨著高企數量的增多,企業提質增效更加迫在眉睫。
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全市高企數量快速增長,由 2012年的 1101家增至 2018年的5001家,年均增長率達 29%,有效高企總量在全國城市排名第 7位,省級排名第 11位。從企業技術領域分布來看,符合天津市重點產業方向,先進制造與自動化領域、電子信息領域、新材料領域、生物與新醫藥領域,累計占比超過 70%,對于全市重點發展的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帶動作用明顯。
近年來,天津市高企創新投入持續加大,質量不斷提升。2018年全市科技活動費用投入約為411.73億元,同比增長 9.19%;科技活動人員16.32萬人,同比增長 8.22%。企業創新產出不斷增強,產業帶動效應明顯,新產品產值快速增長。2018年高企新產品銷售產值達2969.8億元,同比增長 8.92%。專利產出作為企業研發投入的直接成果,是對創新能力進行衡量的重要指標,2018年專利產出數量持續提高。全市高企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分別達到 29158、21577件,同比分別增長 14.52%、37.29%;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發明專利授權量分別達到9560、3439件,同比分別增長6.27%、11.76%。
當前,天津市面臨經濟增速放緩、統計口徑調整、環保壓力加大等多重壓力,產業結構進入換擋調整的陣痛期。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重要的發展目標和導向,全市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必須要下決心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天津市高企發展雖取得一定成效,但總體來說具有引領性的企業仍是鳳毛麟角,對全市應對經濟下行、結構調整挑戰的支撐作用仍然不強。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三個著力”要求,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緊緊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伴隨新產業、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涌現,傳統的以“量”為標準的企業成長邏輯發生根本性轉變,企業打破傳統成長路徑實現爆發式成長成為“新常態”。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大、科技人員數量多、成果轉化能力強、知識產權重視度高,從高企中選拔、培育優質企業成為獨角獸企業,構建適應新經濟環境的以“質”“速”為標準的高企成長發展體系,成為新時期推動天津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塑造經濟發展新活力的重中之重。
鑒于獨角獸企業的稀缺性,需要對高企進行梯度培育,形成培育體系,逐步達到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掌握潛在獨角獸培育企業發展規律和趨勢,明確支持重點和支持方向。通過對高起點、高水平、高質量創業的高企進行挖掘,研究和制定挖掘標準和流程,建立培育庫,對進入培育庫的企業進行重點跟蹤,通過精確鎖定具有爆發式成長潛力的企業,培育成為帶動經濟快速穩定發展的潛在獨角獸企業。
通過對全市高企進行摸底、分析,制定挖掘和培育標準,將注冊時間、營業收入、創新指標、研發投入等作為參考指標,將符合標準的高企列入培育體系。
建立潛在獨角獸培育數據庫,形成定期統計、研究管理。按照天津市重點高新技術領域如云計算、電子商務、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互聯網+服務等產業的特點制定精準的幫扶計劃和政策,對發展勢頭迅猛、技術創新特別突出、影響力極大的潛在獨角獸企業可采取“一企一策”方式給予支持。
建立全方位的政策、服務等支撐培育體系,主要從創新環境、資金支持、平臺搭建、人才引進等幾方面制定幫扶政策。具體如下:
一是創新環境方面。聚焦天津特色產業基礎和發展戰略,進一步加強對培育企業技術創新的引導和服務能力,增強企業研發的組織協調性和目標導向性,幫助加快其技術成果轉化。
二是資金支持方面。結合企業研發能力和需求,加大對潛在獨角獸培育庫中的企業給予研發補助支持,對其申報的科技項目及金融貸款需求方面給予資金傾斜。
三是人才引進。放寬潛在獨角獸企業的人才準入條件,加速人才在高校院所和企業間的自由流動,對于具備重大原始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能力,能夠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持續的創新支撐,并引領和推動天津市新興產業發展的創新團隊,給予項目及資金支持。
四是平臺搭建。利用全市優秀科技型服務機構,搭建企企、校企合作平臺;促進優秀高新技術企業之間增強合作、共同發展,推動企業與高校之間的戰略發展。
通過實時跟蹤、定期分析潛在獨角獸企業發展狀況,進一步深挖成長性突出、極有潛力的準獨角獸企業,加大力度重點培育,從創業創新平臺建設、科技服務資源集聚建設、新經濟金融環境建設、京津冀協同創新創業生態圈建設等方面進行支持,最終培育成為天津市獨角獸企業。持續提升高企成長發展培育體系建設應多管齊下。
一是創業創新平臺建設。支持準獨角獸培育企業承擔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等各類創新載體建設任務。加快顛覆性技術創新突破,全力打造支撐未來產業發展的技術創新平臺。
二是科技服務資源集聚建設。關注準獨角獸企業管理、財務、法律、人力資源等服務資源建設,培育引進一批信譽良好、業務精良、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端創新創業科技服務機構,為準獨角獸企業提供優質創新創業服務。
三是新經濟金融環境建設。鼓勵準獨角獸培育企業通過金融服務平臺開展融資活動,鼓勵平臺機構向準獨角獸培育企業提供貸款資金。推動投融資路演服務網絡化、國際化,優化投融資渠道,多維度聚合和鏈接準獨角獸企業在全周期所需的優質投融資資源,為準獨角獸企業成長提供綜合金融服務。鼓勵各類金融機構針對準獨角獸企業提供各類個性化金融創新產品,完善政策性擔保和周轉基金政策,加大風險補償力度。
四是京津冀協同創新創業生態圈建設。進一步完善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促進京津冀高企之間合作,包括但不限于技術、成果、知識產權轉讓。對列入準獨角獸培育企業名單的企業可優先享受京津冀科技創新系列成果,逐步提升本企業在行業的領先優勢和品牌影響力。根據準獨角獸培育企業的特征,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加大培育力度,使企業整合京津冀資源,快速成長為獨角獸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