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送 胡玉冰
(1.惠東縣林業局 廣東省惠州市 516300 2.惠東紅樹林市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所 廣東省惠州市 516300)
紅樹林是生活在亞熱帶、熱帶海岸潮間帶的濕地木本植物群落,受周期性潮水侵蝕淹沒的影響,由紅樹植物組成的群落形成了獨特的生理生態特性、形態結構,不僅具有保護堤岸、改善生態狀況、促淤造陸等優良功能,而且是水禽類生長繁殖的棲息地。但是受20 世紀中葉人為因素、自然因素的不利影響,惠東縣紅樹林陷入了生存困境。基于此,對惠東縣紅樹林濕地保護管理方案進行優化完善就變得非常必要。
惠東縣位于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紅樹林位于北回歸線南側海岸線,海岸曲折多灣,熱量豐富,降水充足,為紅樹林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在20 世紀中葉前,惠東縣擁有面積在300.0hm2左右連片集中的紅樹林。但是在20 世紀中葉后,因人們對紅樹林作用認識不足,經常人為破壞紅樹林,至20 世紀末,惠東縣紅樹林面積已縮小至80hm2左右,且大多處于生長不良的零星分布狀態。現階段惠東縣紅樹林多以灌木為主,喬木樹種較少,整體林分質量較低。
在現代城市工業發展過程中,城市工業廢水及生活垃圾直接隨排放到惠東縣沿岸水流,逐步進入紅樹林生長地區,對紅樹林群落結構造成了較大的影響。特別是流入大亞灣淡澳河口的質量低劣烏黑色水,對惠東縣紅樹林生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1]。
在改革開發以來,惠東縣整個區域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也占用了較多的紅樹林濕地。再加上人們對紅樹林濕地間接經濟價值認識不足,大規模開展了填海造陸、挖塘飼養、圍海養殖等活動,導致紅樹林根系被大量破壞,對紅樹林生長更新造成了阻礙。
雖然近幾年惠東縣有關管理部門制定了恢復、保護、管理紅樹林濕地的一系列措施,但是具體管理保護過程中仍然存在基礎設施缺失、資源配置不足、動態監測不到位等問題[2]。再加上林區管理人員對紅樹林病蟲害、物種入侵等問題了解不足,種植管理專業水平不高,導致惠東縣紅樹林濕地問題無法有效解決。
對紅樹林濕地生態環境的保護性開發是當前惠東縣紅樹林濕地保護管理的核心內容,從惠東縣紅樹林濕地資源遭破壞根源入手,可知開挖蝦池、圍墾造田、污水排放、濫砍亂伐、修筑鹽田是主要原因。因此,為構建完善的紅樹林生態環境保護體系,相關林業部門應強化紅樹林周邊村莊及城鎮生活污水、工業污水治理,嚴格要求城鎮工業污水經污水處理廠排放。同時結合美麗村莊建設,實施雨污分流,統一對生活污水進行管理。并構建紅樹林生態環境動態監測機制,定期對紅樹林生態環境容量、紅樹林生長發育情況進行評估,為紅樹林濕地生態環境修復、紅樹林濕地保護管理提供充足借鑒。
其次,基于紅樹林濕地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間固有矛盾,可以推動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及資源永續利用為目標,進一步細化惠東縣紅樹林管理局分工。面向整個縣域內自然保護片區,對紅樹林保護管理資源配置情況進行逐一優化。借鑒饒平縣柘林在紅樹林分布的發展濱海旅游區的經驗,優先發展紅樹林休閑旅游業,為紅樹林濕地保護與發展和諧共存提供依據。
最后,為徹底扭轉惠東縣紅樹林濕地枯竭趨勢,可以在夏季延長海洋休漁期,擴展紅樹林海區。同時與農村社區、保護區、旅游企業共同制定紅樹林共同保護管理制度。通過三方力量合一,全面打擊在紅樹林濕地內亂砍濫伐、電魚、毒魚、圍海造田的行為。推行紅樹林養蜂、紅樹林蔬菜白骨壤種植加工、不挖塘的瓦崗青蟹養殖等新型環境友好型養殖方式,為紅樹林濕地生態環境盡快恢復奠定基礎。
為了加強區域群眾對紅樹林價值的認識,明晰紅樹林保護方針,一方面,惠東縣相關林業部門可以群眾反饋強烈的紅樹林濕地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為導向。在走訪巡察的基礎上,以微博、微信及新聞媒體報道等為切入點,構建以訴訟監督局為主體,匯集各業務條線的紅樹林生態環境案件案源調查管理機制。從兩個專項立案監督處罰,強化對紅樹林濕地環境司法保護。同時為切實解決紅樹林濕地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從12345 熱線、媒體報道中尋找紅樹林濕地保護線索,為下一步紅樹林濕地保護管理方針宣傳夯實基礎。
另一方面,惠東縣相關林業部門可以協同區域司法部門,開展以“走基層·話檢查”為主題新媒體活動。在活動中,利用航拍方式,進行惠東縣紅樹林濕地環境現狀微直播,定期展示惠東縣生態環境保護效果。引導區域熱心民眾擔任公益志愿者主動進入紅樹林濕地周邊,走訪調查紅樹林補植復綠情況[3]。針對紅樹林周邊出現的環境臟亂、維護不當問題,提供處理建議。并第一時間向環保部門及其他政府部門通報情況。
惠東縣紅樹林保護區及周邊陸域制備類型較多,特別是鹽洲、稔山等鎮,分布著十種真紅樹及五種半紅樹,分別占我國總紅樹數量的35.71%、45.45%。基于此,根據惠東縣紅樹林濕地內樹種分布情況,為了避免病蟲害及其他自然因素對其生長態勢影響,可以引用更加先進的紅樹林種植管理方法。
首先,在紅樹林種植過程中,由于惠東縣紅樹林苗木具有喜水濕的氣泡狀肉質根,一旦長時間將葉面浸泡在水內(3d 或以上),就會導致整株植株死亡。因此,應在種植時將種植地標高約束在漲潮水位以下10cm。以便在保證充足紅樹林澆灌量的同時,避免水位淹沒植株。同時考慮到惠東縣紅樹林濕地周邊潮水呈規律性漲落。因此,可以根據潮水漲落規律性變化,利用舢板船人工定位木樁后,在小型挖掘機的支持下,將木樁壓入預定標高河床內。
其次,在木樁壓入后,利用竹篾對木樁內層進行固定,并在外層設置多層土工布封閉。同時考慮到惠東縣紅樹苗木植株較小,為避免水浪沖擊、漂浮垃圾對其不利影響,可以插入竹竿。并利用繩索連片固定紅樹苗木,降低紅樹苗木倒伏概率。
最后,為避免有害生物對紅樹林群落形成的不利影響,可以依據早發現、綜合防治的原則,設置臨時、固定紅樹林監測點。如針對滕壺類污損生物,可以在人工清除的基礎上,均勻涂抹有機硅樹脂或者氟聚合物;而對于袋蛾類、螟蛾類趨光害蟲,可以采用黑光燈誘殺;對于細菌、真菌病害,可以采用多菌靈噴灑。結合免疫工作的加強,最大程度提升惠東縣紅樹林濕地內紅樹林資源欣賞價值、物種保護價值,為惠東縣紅樹林濕地未來發展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在20 世紀50 年代自然因素、人為因素的影響下,我國近半紅樹林已經消失,惠東縣紅樹林是僅存的紅樹林之一。因此,加強惠東縣紅樹林濕地保護迫在眉睫。相關林業部門應根據惠東縣紅樹林濕地資源基本情況,拓展紅樹林濕地保護法制宣傳空間,完善自然保護區生態管理方案,增加人力資源及經濟費用投入,充分挖掘紅樹林資源間接經濟價值、環境價值,為惠東縣紅樹林濕地資源的順利恢復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