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桂峰
(臨沂市水利局,山東 臨沂 276000)
近年來,臨沂市為有效緩解水資源緊缺,圍繞合理配置和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下面就臨沂市再生水利用情況進行探討。
近年來,臨沂市大力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為提高再生水回用效率,2017年8月,市政府專門出臺了《臨沂市城市中水設施建設管理辦法》,該辦法對城市中水設施的建設、運行和管理進行了規定。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臨沂市再生水回用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2019年,全市年再生水利用量達到4856萬m3,約占經濟社會用水總量的3%。再生水應用如下:
臨沂市是著名的農業大市,多年來農業作為用水大戶,用水量占全市經濟社會總用水量的比例一直維持在60%左右。在水資源日益緊缺的形勢下,對農業節水和高效用水的要求更加迫切,再生水水源穩定、供給可靠,可在農業灌溉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為保障灌溉用水水質,臨沂市建成了長15km的武河濕地,中心城區收集的生活污水、生產廢水和雨水經污水處理廠處理,一級A達標排放后全部進入武河濕地,經濕地天然凈化后,水質指標提升至接近地表水Ⅲ類水標準,為下游土山、馬頭等大中型灌區提供較為理想的農業灌溉用水。
近年來,臨沂市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規劃水資源論證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通過水資源論證推進再生水利用。嚴格落實《山東省節約用水辦法》及《山東省關于加強污水處理回用工作的意見》(魯發改地環〔2011〕678號)文件的規定,在建設項目配置水資源時,要求優先考慮使用再生水,工業園區和工業企業再生水使用量逐年提升。
近年來,臨沂市以實行河長制為抓手,以黑臭水體治理為契機,因地制宜建設污水處理廠,在污水管網無法覆蓋的農村社區,探索安裝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對生活污水進行深度凈化,處理后的再生水全部返回河道,形成了“城在水邊走,水在城中流”的生態美景。2019年,全市生態環境補水量達9629萬m3。
臨沂市采取政策扶持、資金支持等多種措施,鼓勵開發商在項目開發時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時交付使用中水設施。目前,中心城區溪苑蘭亭、魯商金悅城等20余個建設項目配套建設了中水設施,日均處理能力150~200m3。處理后的再生水主要用于小區內的景觀綠化,有效減少了新鮮水使用量。另一方面,積極探索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托專業機構開展再生水利用工作。2017年以來,蘭山區市政府與金鑼水務有限公司合作,在中心城區先后建成了柳青河南昌路段污水處理中水回用、人民廣場污水處理中水回用等多個項目,在解決污水直排及河道黑臭水體問題的同時,實現了利用再生水就近進行城市綠化、公廁沖刷等功能,僅此一項每年可節水近40萬m3。計劃到“十三五”末,臨沂市將完成投資9598萬元,在經濟技術開發區、郯城縣、臨沭縣再增加城市再生水利用工程3處,新增再生水利用能力5.3萬m3/d,進一步優化再生水資源配置。
污水處理再利用缺少前瞻性、長期性規劃,現有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水資源綜合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環境保護規劃、城市供水規劃等規劃銜接不夠緊密,污水處理回用設施和管網系統建設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配套,特別是在老建設區,早前的市政管道建設時未能預留回用管道位置,使用再生水需要另外建設一套給排水系統,工程量大且資金投入較多,導致再生水利用推行較為困難。
臨沂市再生水利用整體來說存在利用量低、用途局限以及利用效率明顯不足的問題,受管網建設及污水處理回用方法、技術、水質等條件影響,當前再生水主要用于生態環境和農業灌溉,工業用量相對偏低,再生水利用處于粗放模式。
再生水利用涉及住建、規劃、水利、環保等眾多部門,部門間尚未建立起順暢的溝通協調機制,再生水利用管理體制不夠順暢、管理行為不夠規范,再生水利用激勵機制尚未全面形成。
目前臨沂市沒有再生水利用管網,企業利用再生水需要自己鋪設管道,成本較高,對于用水量多的企業可以承受,對于中小企業只能望而卻步。
對再生水利用的宣傳力度不夠,很多民眾對再生水利用的安全性存有疑慮,對使用再生水的心理障礙仍然普遍存在,需要大力加強社會宣傳,通過多種途徑爭取公眾的廣泛認知和認同。
立足實際,堅持“多規合一”,在城市總體規劃、水資源綜合規劃等綜合性規劃中增加具有戰略性、前瞻性、長期性的再生水利用規劃篇章,規劃建設污水處理設施,需同步規劃建設再生水回用設施及管網,力爭全面實現再生水回用設施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
深入推進再生水利用精細化管理,根據城市建設實際情況,結合不同行業用水需求,對廢污水采取差異化處理回用方式。例如對于用水量較大的企業,可以建設較大規模的集中式再生水利用設施,鼓勵企業自建污水處理設施和再生水利用設施,提高水的利用率,減少新水補給量,實行企業用水“體內循環”。而對于水質要求相對較低的生態景觀、綠化等用水,可以建設較小規模的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達到再生水優化配置和自給自足。同時,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大對再生水供水企業的監管,嚴格規范執行再生水的水質標準,保證再生水利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增強用水戶對再生水利用的積極性和信任度,保障非常規水源利用相關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再生水利用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多部門、多領域,建議市政府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相關部門明確職責分工,在產業政策、資金投入、技術規范、嚴格管理等方面強化溝通、加強合作,實現再生水利用統籌規劃、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在現有政府投資為主的基礎上,改善再生水利用融資環境,增加投資渠道,利用社會力量,加大對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投資力度,確保再生水利用通道順暢。
市政府加大再生水管網建設的投入力度,再生水管網重點向工業園區、大型企業、農業綜合體延伸,使企事業單位使用再生水就象使用自來水一樣方便。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和網絡,加大宣傳力度,在全社會普及再生水使用知識和規范,讓公眾更多了解和認識再生水在緩解水資源短缺狀況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用水觀念。爭取早日實現優水優用,使水資源達到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