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友
(濰坊市水文局,山東 濰坊 261061)
黃山水文站位于彌河上游,彌河發源于臨朐縣沂山西麓,自南向北流。黃山水文站是彌河冶源水庫入庫控制站,集水面積375km2。流域長度33.2km、干流長度41.3km,干流平均坡度4.66m/km,距河口距離156km。洪水具有產匯流歷時短,河水暴漲暴落的特性。流域內主要有淌水崖中型水庫1座,控制面積22.0km2,以及大蠶場、白沙?。?)型水庫2座,控制面積9.25km2。中小型工程控制面積占流域集水面積的8.3%。其他的如?。?)型水庫、攔河壩、塘壩數量不多,蓄水能力有限,分析中作為參考??傮w上來說,由于流域內中小型工程控制面積不算大,推求的徑流系數可信度高。
本次分析時間為2010—2019年。選取了黃山站流域實測降水量及徑流量較大、能夠形成徑流的所有場次洪水,總計選取23場次。其中2010年8月22日至9月3日連續降雨,合并為一個場次。計算結果見表1。
選取的10年樣本中,1月份至6月份基本上沒有有效的降雨徑流過程。僅有的一次是發生在2018年的6月25日至26日大暴雨。前期土壤干旱,降雨量大歷時短,流域內超滲產流,彌河徑流量大,徑流系數α達到0.53。
統計每年的第一場暴雨洪水,進行徑流系數模型分析。選取序號為 1、3、7、10、13、15、16、17、19、22,共10場次。統計表1中2016年為枯水年,徑流系數α偏小,選入本模型。
點繪P~α相關圖,見圖1。

圖1 黃山站流域平均降雨量徑流系數關系
擬合的關系為線性關系,其公式為:
P=287.2α+60.3;R2=0.84.94
判定系數R2為回歸平方和與總離差平方和的比值,達到0.85,說明模型精確,回歸效果顯著,模型擬合優度較高。
對于7月、8月主汛期間的暴雨洪水,進行徑流系數模型分析。選取序號為 2、4、5、8、9、11、12、14、20、23,共 10場次。統計表 1中,2017年 8月2日至3日大雨洪水,測驗誤差較大;2018年8月18日臺風“溫比亞”暴雨洪水期間,流域內有數座小型水利工程垮塌,增加了河道天然徑流量。以上計算的徑流系數α均偏大,不納入本次模型分析。

表12010 —2019年黃山站流域徑流系數統計表
點繪P~α相關圖,見圖2。

圖2 黃山站流域平均降雨量徑流系數關系
擬合的關系為多項式函數,其公式為:

判定系數為0.92,說明模型擬合優度更高。
對于北方地域來說,9月份進入秋季,很少有暴雨洪水了。統計黃山站的10年樣本資料中,僅有2011年9月11日至18日出現連續降雨,天氣變涼,蒸散發減少,中小型工程也已蓄滿,土壤飽和。累計降雨量167.2mm,造成各河道相繼出現洪水。黃山站的降雨徑流系數達到0.51。
分析山區小流域的降雨徑流關系,粗略估計單場降雨的雨水資源量、洪峰流量等,對于防汛減災、預測預警、調洪決策以及水資源開發利用等,都有較好的指導作用。本文以實測資料進行分析,主要得出“初次雨”“汛中雨”“汛末雨”不同時間段的降雨徑流關系,能夠快速估算來水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