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元田
(菏澤市水務局,山東 菏澤 274000)
菏澤市除黃河灘區379km2為黃河流域外,其余11860km2均為淮河流域。內河主要有洙趙新河、東魚河、萬福河太行堤河、黃河古道5個水系,流域面積大于30km2的內河共199條,長3157km。水資源總量不足,人均占有量小,屬于嚴重缺水地區,可利用外調水以黃河水為主。多年來,引黃水量占全市供水總量40%左右。全市河道實行分級負責制,其中,東魚河和洙趙新河為省級河道,委托市級管理;東魚河北支、東魚河南支、鄆巨河、鄄鄆河、洙水河、萬福河、趙王河以及閆潭灌區、謝寨灌區由市級管理,其余河道由縣、鄉分級負責管理。
近年來,根據中央和省安排部署,菏澤市2017年全面實行河長制,市、縣、鄉、村四級河長制組織體系全面建立,總河長和分級分段河長全部設立。共落實各級河長6268人,其中市級河長11名,縣級河長108名,鄉級河長477名,村級河長5672名。同時,市、縣制定出臺了河長制工作各項制度,在全市全面實行河長制。
河長制體系全面建立后,菏澤市聚焦多年來河湖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斷推動河長制從“有名”向“有實”轉變。
2017年以來,市河長辦先后印發了《“清河行動專項”整治方案》《入河排污口排查及綜合整治專項方案》《沿河水域岸線問題排查及綜合整治專項方案》《菏澤市河湖清違清障“回頭看”實施方案》等專項實施方案,組織開展了“清河行動”、“清河行動回頭看”“清四亂”及“深化清違整治、構建無違河湖”4個專項行動,共排查整治各類違法活動3178處,規范整治入河排污口809個,全市河湖違法現象基本消除,河湖面貌大幅改善。
投資395萬元,建立了市級河長制信息平臺,依托信息平臺,構筑河湖管理網絡體系,開展了智慧巡河、管河,實現了巡河軌跡實時上傳,巡河情況實時上報。2019年,全市四級河長共巡河29.34萬次,其中,市級河長巡河97次,縣級河長巡河5268次,對加強河湖管護,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
菏澤市把市長熱線公布為河湖問題公開監督電話,出臺了《河湖問題有獎舉報制度》,接受群眾監督。出臺了《菏澤市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辦法》,解決了河長制領域“兩法”銜接工作。建立了河道警長制基礎信息臺賬,全市公安機關以打擊非法排污、破壞河道安全、非法侵占水域岸線等河湖、水源污染違法犯罪為重點,集中開展整治行動。對涉河湖重點案件實行“一案一專班”,確保督辦案件按時偵破、辦成鐵案。2019年共破獲涉河湖刑事案件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人;查處治安案件12起,行政拘留12人,有效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
市河長辦將各項工作細化分解,落實責任人和整改時限,掛圖作戰,全面強化工作質量和標準,扎實開展“一河一策”“一河一檔”、河湖劃界、河湖岸線規劃等各項基礎工作。組織了兩次專項考核培訓班,邀請專家對市、縣具體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極大提高了工作人員整體業務素質和工作質量,編制完成“一河一策”,建立“一河一檔”。全市流域面積50km2及縣級以上河湖全部完成劃界工作。
2019年,菏澤市委書記兩次對河長制工作做出專門批示;市總河長簽發了市總河長第3號和第4號令,主持召開了市總河長會議,并先后對河長制工作做出12次批示,對河長制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各級河長和河長助理,深入河湖現場,主動擔當,帶頭巡河,靠前指揮,現場解決河湖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力推動了河長制工作進展。
市河長辦根據各階段工作要求和任務目標,成立了專項督導和考核驗收組,對各縣(區)河長制工作采取專項督導、隨機暗訪、考核評估等方式進行督導檢查,對重點工作實行定期排名通報,并下發整改意見,對檢查反饋問題整改不到位的,下發督辦單,全年共下發督辦、轉辦單45份,有效促進了工作落實。
一是設立河長助理。市、縣兩級都設立了河長助理,協助河長履行指導、協調和監督職責。二是定期通報河湖問題。通過工作簡報、媒體曝光等形式,定期通報河湖清違清障進度、河長巡河、縣區河流出境斷面和水功能區水質達標情況。三是開展“一創二查三消”活動(一創:創建生態河道;二查:查非法入河排污口,查違法建設及非法傾倒;三消:消除劣五類水體,消除污水直排,消除河道違法行為)。全市已治理河道、渠道59條、963km,新建成濕地7處,生態河道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四是加大基層河長培訓力度。在市委組織部組織開展的村支書培訓班上,對全市近1000名村支書進行了河長制工作培訓。五是出臺河湖問題有獎舉報制度,鼓勵群眾對違法涉河行為進行舉報。
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紙等媒體對河長制工作進行宣傳報道,2019年共編印工作信息、簡報62期,被省級新聞媒體采用9篇,在《菏澤日報》開辟了“全市全面實行河長制宣傳專欄”,組織開展“河長湖長故事”全市征文大賽,通過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河長制工作,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
一是部分河長思想認識還不到位,特別是基層河長,對河長制工作重要性和工作職責認識不足,履職能力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水岸治理還不協同,綜合施策、統籌推動還不到位。三是河湖綜合執法監管能力需進一步提高。黨委、政府主導,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河湖管理保護聯合執法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跨區域、跨行業執法能力不夠。
一是要積極爭取水利工程、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修復、水環境治理等方面的上級政策、資金支持,統籌用于河湖管理保護相關工作,完善重點河湖水利生態相關基礎設施。二是進一步完善河長履職考核的具體內容和標準,規范考核組織程序,強化追責問責和激勵約束。三是加強溝通協調,把用水規劃、用地規劃、產業規劃和城市規劃,包括環保工作結合起來,從全流域出發,著眼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開展河岸修復整治,建設生態河道。四是統籌好水利、生態、自然資源、公安司法力量,進一步解決河湖執法監管能力不足問題。五是進一步完善河管員激勵機制,加強培訓,提高河管員履職盡責能力。
總之,菏澤市自全面實行河長制以來,初步形成了黨委政府領導、部門聯動、社會監督、公眾參與的河湖管理保護新局面,河湖面貌逐步改善,但受經濟條件及歷史欠賬等因素制約,真正將河道建成美麗河道、生態河道,仍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