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世界廣告研究中心(WARC)網站1月6日文章,原題:996工作文化推動中國的夜間經濟漫長的工作時間——所謂的“996”工作制——正導致中國人睡得更少,并在夜晚花更多的時間上網。
在中國,現在上網的高峰是在晚上9點之后。媒介傳播機構MediaCom對這一趨勢的進一步研究顯示,2013年以來,中國人的睡眠時間減少了26%。結論是,缺乏空閑時間的消費者常常會把某些活動推遲到深夜。比如晚飯可能會點外賣在辦公室里吃,或者下班后在接近午夜時吃。
該機構在為期37天的時間里對上海、廣州、北京、西安、太原、武漢和???個城市進行了調查,觀察消費者在夜間經濟中的行為和活動,為品牌尋找機遇,并以此為基礎撰寫了“天黑之后的中國”報告。主要趨勢有:
深夜休閑活動的增加。對那些下班晚的人來說,除了酒吧和餐館,還有很多選項可供放松,包括夜市、24小時營業書店、虛擬現實或游戲廳等。
成年人的逃避主義。對減壓的需求讓更多的成年人尋求外出放松,更通常的做法是和孩子在一起,比如玩蹦床游戲或者到水上公園。
渴望自我提高。消費者想在夜間玩得開心點,與此同時他們也想提高他們自己,不論是學習新技能還是變得更加有教養。
夜間觀光。一些城市正在投資燈光秀,以促進當地的夜間經濟。
關心身體健康。很多消費者認識到長時間工作、睡眠不足和深夜吃喝是不健康的,因此更多的人利用晚上的時間來改善健康狀況,如去健身房或者跳廣場舞。
盡管對于決心出去放松的消費者來說有很多的選擇,但是相當大的一部分人——這一比例在所有消費者中占45%,而在Z世代消費者中占51%——寧愿在家休息,要么是出于成本原因,要么是因為他們能夠通過智能手機進行虛擬社交活動?!愐蛔g)
環球時報20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