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勇 潘尚 王曉丹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后,推進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成為全省各級黨組織的共同任務。
今年4月,武漢市漢陽區率先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把2020年作為全區“基層基礎建設年”。為了充實服務群眾的工作力量,漢陽區選派116名黨群部門處科級干部掛點社區擔任“第一書記”,推動力量資源下沉,幫助指導社區建強基層組織、聯系服務群眾。
“第一書記”下沉社區后,帶來了一些積極影響,自身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一個全新的工作崗位給社區帶了全新的面貌,也給社區“第一書記”們帶來了全新的收獲。
從熟悉的領域出發
漢陽區委直屬機關工委書記李雪曾在街道工作了20多年,與社區打了不少交道,但社區“第一書記”對于她來說,還是一個新崗位。“以學為先。”帶著這樣的心態,她來到了建橋街南城社區。
如何在社區邁出工作的第一步?李雪選擇從自己熟悉的領域“下手”,發揮自己的黨建工作經驗,推動黨建引領社區區域化、網格化、信息化建設。
下沉社區后,她迅速組織召開了轄區大黨委聯席會,將轄區內的消防中隊、學校、房管所的黨員力量聚集起來,共同為社區服務。同時,一邊開展黨建工作業務培訓,加強對社區工作者的指導;一邊組織機關入黨積極分子下沉社區開展志愿服務,并指定社區工作者作為積極分子的第三培養人。
“既要切實履行職責,又不能越俎代庖;既要真抓實干,又不能指手劃腳。我把工作定位在‘幫字上。”在李雪的幫助下,社區很快理清了思路,從身心疲憊的狀況中解脫出來,完成了核酸檢測“十天會戰”任務、開展了“黨員奉獻日”等一系列活動。
開完社區“第一書記”辦公會的第二天上午,漢陽區人大常委會代工委主任甘霖就來到了琴斷口街馮家畈社區,了解社區的情況、社區開展工作面臨的困難和社區工作人員的想法。“58歲了還這么兢兢業業。”對于甘霖扎實的作風,社區老黨員吳道杰十分欽佩。
因為城中村改造,馮家畈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直在邊搬遷、邊建設,經歷了建材市場、郵局、工地好幾個辦公場所,如今又臨時落腳在荊州駐武漢辦事處。社區只有200多平方米的辦公場所,辦公條件十分簡陋。
如何解決社區辦公條件差的難題?甘霖首先想到的是向轄區人大代表“請求支援”:“這就是我們人大常委會的‘靠山吃山。”
下沉第三天,他拜訪了漢陽區人大代表,十里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啟社,了解到集團新建的小區將會還建社區面積。一旦小區建成,社區就能第一時間搬到新的辦公場地。
奔著具體的問題去
9月18日,漢陽區召開了第二次“第一書記”雙月工作交流會。剛參完會,江堤街老關社區的老黨員周清明就寫下了一首詩,表達自己的高興之情:“第一書記臨市村,社區面貌日日新,基層治理責任到,區委干部遂下沉。扮靚漢陽臟亂去,共拭窗口彩云晨,只為風險耕年月,黨建引領初心魂。”
社區來了“第一書記”后,各種變化讓周清明有了不少體會,他創作了30多副詩詞書法作品,記錄社區發生的點點滴滴。
老關社區“第一書記”、漢陽區委政法委政治處主任陳馳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社區的警務室上班,對于社區工作,他十分了解,也很理解居民關心的大小事。
華發未來薈小區居民魏婆婆家里因為管道堵塞、污水倒灌,根本無法居住,一家三口只能擠在兩居室的老房子里。陳馳得知這件事后,很快就邀請江堤街司法所、駐社區律師,組織開發商、精裝分包商、物業、業主,一起商量房屋維修、賠償事宜。經過多次協調,最終魏婆婆收到了承建單位14.8萬元的賠償金,解決了房屋倒水的難題。
“社區治理關系到民生,但社區的力量有限,第一書記解決了很多社區解決不了的問題。”周清明說。
在陳馳的指導下,社區集結起96名自管黨員、157名居民下沉黨員和28名單位下沉黨員,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到社區治理中。在小區的設備開放日,東風公司下沉黨員金保衛結合自己的職業經驗,提出了6條意見:增加發電機房電子監控、明確泵站水壓范圍值、完善水房防滑蓋板、補充電梯配電箱蓋板、清理電梯設施灰塵、設置電梯空凋開啟程序。洋洋灑灑的大段文字十分細致專業,贏得了居民的認可,物業公司也在第一時間進行了整改。
在下沉中取得收獲
根據漢陽區《關于選派干部到社區掛職“第一書記”的實施方案》,“第一書記”掛職時間一般為一年,但社區書記與居民都不滿足于此。
“‘第一書記下沉社區,對我們的工作很有幫助。我們能夠提升思想和研究,學習到很多經驗,彌補自身存在的不足。”老關社區黨總支書記馮霞說,特別是矛盾化解的渠道更加明確了。
作為社區工作者,對很多問題的認識很有限,有時候遇到問題,也不知道從何入手。現在,無論提出的問題是否能夠得到解決,馮霞每周都會向陳馳告知具體情況,希望得到指導。
“‘第一書記能夠提供方法,解決民生問題。”江堤街黨工委黨建辦主任徐娟說,這也是“第一書記”在社區發揮的主要作用之一。
馮家畈社區黨總支書記盧本藻也認為:“對于‘第一書記我們非常歡迎,他們工作經驗豐富,看問題深入,希望這項工作能一直堅持下去。”
為了保證“第一書記”沉得下去,漢陽區要求“第一書記”每周至少下社區兩次,履行調研、宣傳、服務、指導的職責。區委組織部每月下發重點工作清單,并且按照掛職工作實績占30%,派出單位工作實績占70%的比重,綜合研究確定年度和任期考核等次。“真正做到變干部下基層為干部在基層。”漢陽區委組織部副部長李善華說。
在下沉社區的過程中,“第一書記”們也收獲了一些思考。南城社區和馮家畈社區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兩個社區都是老舊小區,居住的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較少,都只有20多名下沉黨員,很難運用這股力量做更多的事。而在一些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集中居住的區域,下沉黨員達到幾百甚至上千人,志愿服務需要靠“搶”。一邊是力量不足,一邊是人手過剩,如何解決下沉干部分布不均衡,成為一個新的需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