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小平

老河口市堅持把基層黨建作為一條紅線,以人民群眾為中心,探索建立黨建引領的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機構“三方聯動”機制,深化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機制,構建有黨的組織管事、有經費辦事、有綜合服務場所議事的“三有保障”機制,打造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三三制”品牌,努力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更好地服務城市居民,促進社區和諧。
推進“三方聯動”聚合力。堅持“三方聯動”,提升商品房住宅小區物業服務質量。在全市50個新型商住小區規范成立業主委員會,推行居委會與業委會、居委會與物業企業領導班子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建立“大事聯議、資金聯籌、活動聯辦、陣地聯用”四聯機制。堅持“黨建引領+居民自治”,規范機關企事業單位家屬院物業服務運行。在全市218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家屬院逐個成立小區“雙報到”黨支部,在黨支部領導下,成立居民議事會,由居民議事會和物業服務組織共同管好小區事務。酂陽辦事處財政分局家屬院“雙報到”支部指導小區成立居民議事會和老年人互助團,開展愛心幫扶活動。堅持“社區統籌+小區自管”,推動“三無小區”物業服務補齊短板。在全市429個“三無小區”,鼓勵開展以門前三包、積分管理為主的自助物業。市燃料公司家屬院建于上世紀70年代,單位破產后院內管理長期處于真空狀態,秋豐路社區黨委積極發揮小區黨員帶頭作用,引導有基建和維修特長的黨員群眾建立自助物業服務隊,小區條件得到較大改善。
深化“三治融合”添活力。群眾的事商量著辦。制定居民自治公約,推動居民群眾依靠自身力量解決自身問題。酂南社區李家巷子是典型的城中村,不具備引入物業公司條件,社區黨委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見基礎上,成立居民議事會,劃分公共區域責任區,每月開展星級衛生戶評選,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壞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自治格局。矛盾的事調解著辦。推行“一社區一法官”,建立社區法律顧問制度,成立小區矛盾調解委員會,排查化解居民矛盾糾紛。永樂小區是上世紀80年代“村改居”社區,居住結構復雜,矛盾較多,2020年5月成立小區矛盾調解委員會后,小區寵物擾民、三車亂停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光榮的事引導著辦。積極開展常態化志愿服務活動,依托月度“十好十差”、年度“三美一好”系列評選活動,營造向上向善、與鄰為伴的小區氛圍。目前,已選樹35名群眾身邊先進典型,3人入選“襄陽好人”,其中黃東升榮獲“荊楚楷模”年度人物,同時入選“孝老愛親”中國好人榜。
構建“三有保障”強動力。有黨的組織管事。統籌調配社區自管黨員和單位報到黨員力量,設立26個“雙報到”黨總支、96個“雙報到”網格黨支部,開展黨員“認崗履職”活動,確保有黨的組織管事。有經費辦事。構建“市管黨費支持、社區自籌補充、惠民資金保障”的經費投入機制,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建立黨的組織、居民議事機構、實現物業自助的“三無小區”,按照每個小區1000元/年的標準從市管黨費列支經費,按照每個小區1000—5000元/年的標準從社區惠民資金中列支經費,支持開展自治活動,確保有經費辦事。有綜合服務場所議事。積極推進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中心多站點”建設,推動218個單位家屬院依托門棟值守室建設綜合服務站,鼓勵“三無小區”通過資產調劑、房屋租賃等方式在小區建立綜合服務站,承擔“四點半”學校、代收快遞等服務功能,把綜合服務場所建在居民身邊,讓群眾就近享受便捷服務。
(作者系老河口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