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謹 楊天慧 王騰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如何凝聚廣大青年,助力鄉村振興?近年來,咸寧市咸安區大幕鄉積極探索,通過建立青年人才黨支部、提供干事創業舞臺和搭建青年黨員教育培養平臺等措施,讓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在這片山區土壤揮灑汗水,如一注清流激活“源頭活水”,展現出勃勃生機。
建儲備庫 匯聚青年人才
去年底,該鄉謀劃組織16名示范帶動能力強的優秀青年黨員,成立青年人才黨支部,不斷健全組織架構,確保青年人才工作有人抓,人才培養有人管,與此同時,一個“青年人才儲備庫”也應運而生。
為了組建青年人才儲備庫,該鄉群團組織下沉一線,發動鄉賢、能人開展摸底。最終,在14個村、社區登記41名30歲以下返鄉大中專畢業生、復員退伍軍人、優秀青年創業人才。由青年人才黨支部實行動態管理、定期聯絡,匯聚起一股強大力量。
今年疫情期間,儲備庫的青年們積極作為,10余名先鋒黨員主動報名,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在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清河行動”、貧困戶結對幫扶等各類活動中,處處可見他們的身影,為基層黨組織建設注入了新鮮活力。
設讀書會 凝聚青年正能量
“我整理撰寫了大幕鄉茶產業發展情況報告,借此機會和大家探討。”“疫情期間,我在隔離收治點照顧病人,想和大家分享我的抗疫故事。”“我是返鄉創業者,跟大家分享創業經歷。”
這是大幕鄉“云臺夜讀”讀書活動中發生的一幕。“云臺夜讀”是該鄉黨委、政府謀劃的特色讀書活動,去年發起至今,已舉辦了61期。在這里,全鄉各領域扎根基層的青年人匯聚一堂,分享讀書心得、討論時政熱點,交流討論、談心勵志。
今年,該鄉在此基礎上創新開展4期“青年大討論”、“青年有話說”活動,讓云臺夜讀走出會議室,在該鄉衛生院、林業站、村居等19個地點流動開展。
形式多樣的交流平臺,鼓勵著大家在各自崗位上勇于奉獻、主動作為,牢固樹立奮斗的青春信念。
跟蹤培養 青年人才深耕沃野
人才聚則產業興。2016年,大學畢業生賀慈決定回鄉創業,試圖發掘楠竹資源。該鄉青年人才黨支部了解這一情況后,當即安排他前往咸安電商中心學習并入駐孵化基地。如今,他的產品插上“電商”翅膀遠銷國內外,創業1年,他的公司實現了年產值近500萬元,帶動5名貧困戶就業、30余名村民增收,以實際行動反哺家鄉。
泉山口村29歲青年黨員鎮托,此前在沿海打拼,疫情期間作為青年黨員志愿者主動加入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負責全村物資配送和村組封閉工作,肯吃苦、甘奉獻,表現突出,大家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在此期間,他萌生了留在家鄉工作的念頭。了解他的意愿后,青年人才黨支部開始引導鎮托參與泉山口村的各項事務,成為一名村支書助理。幾個月來,在矛盾糾紛調解、產業謀劃、村灣整治現場總能看到他的身影,成為基層工作不可或缺的“多面手”。
“優質人才是農村發展的引擎,要加強引導才能堅定信念,留住人才。”大幕鄉有關負責人表示,創建支部、搭起平臺、引導培養,就是為了鼓勵廣大青年扎根鄉土,為偏遠山區的高質量發展帶來“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