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
今年來,鄖西縣堅持“135”工作模式,以“雙報到”工作為抓手,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重心下移、資源下沉、人員下沉,凝聚起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的強大合力,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
構建1個體系,強化組織保障。在城關鎮建立7個社區大黨委,將全鎮21個社區(村)以居民小區(院落)為單位劃分183個網格,形成縣級領導包社區(村),縣直單位包網格,縣、鎮、社區(村)三級干部和黨員群眾志愿者包小區樓棟的網格化管理責任體系。對于城關鎮外的17個鄉鎮(場、區),縣“四大家”領導包聯鄉鎮,主要聯系重點社區(村)、大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鄉鎮直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按要求下沉,與城關鎮同步推進“雙報到”工作。
打造3支隊伍,充實人員力量。選優配強社區(村)黨組織書記,今年已調整不稱職、不勝任社區(村)書記18名,大力實施“紅色頭雁”工程、“能人回歸”工程和“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讓村級黨組織書記強起來。組織98個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4600余名在職黨員干部職工到城關鎮21個社區(村)開展下沉工作。組建21支應急突擊隊,選派21名縣直單位班子成員擔任隊長,324名黨員干部為成員,實行“平戰結合”機制。
設置5類崗位,開展精準服務。圍繞居民需求,按需設崗定責,設置“5+X”崗位職責,5個公共崗位,“X”個特色崗位,充分發揮資源力量優勢,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強化下沉干部日??记诠芾?,細化干部“量化積分”考核機制,實行“一卡一臺賬兩名冊一手冊”臺賬管理,綜合評價下沉單位和下沉干部工作實績,與單位黨組織黨建責任制考核、文明單位創建、黨員評議掛鉤,并作為干部評先評優、晉級晉升的重要依據。
(作者單位:鄖西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