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宣告發現最新新冠病毒的變種,如同一枚不期而至的炸彈,重擊了全世界剛剛從疫苗進展的喜訊中獲得的抗疫信心。據英媒統計,目前已有逾40個國家或地區宣布暫停英國航班入境。
新冠疫苗的接種為飽受疫情肆虐的歐美國家剛剛帶來一絲曙光,來自英國的病毒變異消息再次引起人們的警覺與擔憂。當地時間12月19日,英國首相約翰遜宣布,一種變異新冠病毒正在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地區迅速蔓延,它的傳播速度比原先發現的新冠病毒快70%。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20日直接發出警告,由變異病毒毒株引發的疫情“已經失控”。這種變異新冠病毒菌株被命名為“VUI–202012/01”或“N501Y”,于今年9月在英國肯特郡首次發現。英格蘭首席醫療官克里斯·惠蒂說,變異毒株是通過英格蘭公共衛生部的基因組監測發現的,現在已經證實,它比原始版本更容易傳播。
英國廣播公司(BBC)21日報道稱,變異病毒最早于2020年9月被發現。11月的統計顯示,四分之一的倫敦確診病例與該變異病毒有關。到12月中旬,這一數字已接近三分之二。BBC列舉稱,以下三點融合在一起,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它正在迅速取代其他新冠病毒版本;重要的是,它能部分影響新冠病毒突變;一些突變已在實驗室中被檢驗出來,突變增強了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這些因素導致了一種傳播力更強的變異新冠病毒產生。
英國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表示,這種新變種有23個變化,其中許多變化發生在病毒產生的蛋白質改變上,這是一個異常大的變種,與病毒如何感染細胞并進入細胞內部有關。新變種病毒株在英國有兩個不同組群,分別在威爾士和英格蘭流行,也曾在歐洲、巴西等地出現病例。
美國耶魯大學全球健康政策與經濟學副教授陳希21日對記者表示,目前變異的病毒逃逸人體免疫系統的能力提升很快,短期看傳播性的劇增主要是由于這一原因。位于美國的弗雷德·哈欽森癌癥研究中心的傳染病專家貝德福德近日也提出,這一現象類似于流感病毒的抗原漂移現象的累積,即小幅度的變異不斷累積,可能導致病毒表面蛋白的構象變化,從而破壞先前產生的抗體與先前變體的結合。抗原漂移可能會導致免疫逃逸,使得人體之前獲得的抗體保護失去作用。
在英國出現的變異病毒是否會影響已研發疫苗的有效性呢?病毒專家楊占秋提到,病毒的變異有可能令目前已經研制出的疫苗一定程度上失效。陳希則表示,如果新冠病毒傳播迅猛增強,還可能沖擊疫苗的長期有效性。如果這種影響過大,會導致免疫長期有效性減弱,使得人們不得不像季節性流感那樣每年注射疫苗。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主任醫師王華慶1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目前新冠病毒的變異處在正常范圍內,沒有看到對疫苗效果的影響。新冠病毒在國外出現新的變異,傳播性大幅增強,這就使疫苗接種的緊迫性進一步增強。2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在會上表示,我國依法依規、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已經開展的近百萬人次的疫苗緊急接種,充分顯示了我國新冠疫苗是非常安全的。
相關鏈接
病毒出現變異 戴口罩能防住嗎?
戴口罩還能防住病毒嗎?接下來我們又該怎么辦?這一系列問題牽動著所有人的神經。
對于這個問題,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強調,病毒會隨著時間變異,這是自然發生且在預料中的。英國報告此次變異后的病毒更易傳播,但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其更可能導致重癥或死亡,世衛組織正與科學家合作了解變異如何影響病毒行為。譚德塞稱,需盡快遏制所有新冠病毒的傳播,病毒傳播程度越高,病毒發生變化的機會就越多,所有政府和所有人都需要采取預防措施來限制病毒傳播。
境外出現病毒變異,那么國內情況如何?變異病毒是否已經輸入中國?對此,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日前表示,目前從中國所獲得的病毒序列來看,包括從輸入人員、貨物、冷鏈產品等各種途徑獲得的病毒,都沒有發現中國已有變異病毒輸入。
病毒變異后,現有的防護措施是否還有效?公眾對這一問題迫切想了解。對此,中山大學附屬三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病毒變異后傳播力增強,主要是由于病毒和細胞里的受體結合的親和力增加,病毒更容易進到細胞里,這可能使得人群更易感染,但防護足夠還是可以抵御病毒的。“個人的防護肯定是很重要,而且肯定是有用的。不會因為傳染性強,戴口罩都沒有用,但是感染的風險有可能要比普通的病毒高一些。”林炳亮解釋說。 (綜合中新社訊、《環球時報》、新華社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