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娜 趙朱慧
“這樣一來,我做腹透能省下一大筆錢,家里的負擔輕多了。”日前,得知2.2萬元的專項救助金到賬后,家住湖州市南潯區雙林鎮周家兜村的徐奶奶終于舒了一口氣。根據該區出臺的《城鄉居民困難人員專項醫療救助實施意見》,她被納入了專項救助行列。
據介紹,患尿毒癥多年的徐奶奶,每周要到醫院透析3~4次,除去醫保可報銷部分,每月仍需個人承擔2200多元,這筆治療支出讓本不寬裕的家庭更加拮據。徐奶奶的家人算了一筆賬:以往全年個人支出治療費2.6萬余元,現在有了2.2萬元的專項救助后,自己每年僅需支付4000多元。
而這一切,離不開南潯區雙林鎮人大代表的多次建言,以及南潯區領導進站接待代表活動的有效助力。
全面摸排,掌握實情,有的放矢為民發聲
尿毒癥,困擾的不僅是患者,而是其整個家庭。
為了解這一特殊群體的真實現狀,雙林鎮人大堅持“知行合一,先調查后發聲”,2019年初,將轄區內94名鎮人大代表分成20個組,分別到各片區開展尿毒癥患者摸底調查。
“大爺,最近身體怎么樣,一周去醫院透析幾次,每次自己花多少錢?”人大代表談建平拿著《雙林鎮透析病人信息采集表》,走訪尿毒癥患者時詳細登記他們的治療、開支情況。
走訪過程中,代表們排摸記錄好每一位患者的基本情況,并形成患者檔案,包括個人基本情況、家庭情況、患病時間、每周透析次數、透析醫院、去醫院的方式,以及自負金額、有無醫保等各類信息。目前,雙林鎮43名尿毒癥患者均已建立患者檔案。
在前期走訪調研和建立檔案的基礎上,雙林鎮人大召集鎮衛健辦負責人,以及部分醫生、患者等相關人員,多次就救助問題召開專題協調會。
“目前,南潯區分別在南潯人民醫院、練市人民醫院、菱湖人民醫院設立了血透室,可雙林人民醫院至今未設立血透室,建議盡快設立。”在一次會議上,雙林鎮人大代表朱劍平積極建言。
為此,雙林鎮人大在推動出臺透析治療救助政策的同時,又針對當地實際,向有關部門提出了《在雙林人民醫院設置血透室的規劃設想》,希望通過在醫共體內實行“人員下沉、設備下沉、技術下沉”,減輕尿毒癥患者及其家庭的就醫負擔。
言為民發,行遂民愿,積極助推建議落地
“尿毒癥治療耗時間、耗精力,治療費用不低,這部分患者的醫保報銷費用能否提高?”2019年9月,在雙林鎮人大代表聯絡站的一次接待活動中,南潯區人大代表施美林向南潯區政府主要領導詳細反映了尿毒癥患者的真實生活現狀,并提出了關于進一步提高腎病治療醫保報銷比例的建議。
令人欣慰的是,那次接待活動結束后,南潯區政府馬上組織民政、衛健、財政等部門就此開展專題研究,并提出解決方案。2019年底,《南潯區城鄉居民困難人員專項醫療救助實施意見》正式出臺,明確除了對尿毒癥患者透析治療符合規定的費用按100%進行專項救助外,對特困人員、低保、低邊人員及患重特大疾病的患者在醫保報銷的基礎上再給予不同程度的救助。
在2020年5月召開的南潯區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城鄉居民困難人員專項醫療救助項目,再次高票入選2020年度十大民生實事。截至目前,該區尿毒癥患者已有232人獲得專項救助,獲助金額達308.6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