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海婷
摘 要:隨著中國文化歷史地位的提升,古城逐漸成為旅游熱點,地域文化也逐漸受到更多的重視。徽文化作為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傳承已久,內容廣泛,包含了建筑、園林、風水、易學、雕刻等諸多領域,不僅如此,徽文化還含有重要的精神文化和審美價值。它悠久的傳統和獨特的美感對當今民宿設計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在現代民宿設計中,充分提取傳統徽州裝飾元素,通過抽象、分割、打散、組合的方式,將徽文化淡泊寧靜又富有內涵的文化特性表達出來,在現代民宿空間中體現出徽文化的地域特征。
關鍵詞:徽文化;裝飾元素;民宿空間;室內設計
在徽州文化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民居藝術,它是徽州傳統文化特色的承載者。徽州傳統民居傳承已久,且保存十分完好,是具有重要研究價值和審美價值的歷史人文景觀。現如今,室內設計不斷發展,人們從快速吸收外來事物到開始逐漸關注民族文化特征。因此,對于徽州那些傳承已久的珍貴民族文化,我們要從自己做起,積極參與對其的傳承與發展。
早在20世紀80年代在臺灣,民宿行業就以發展起來。民宿的初衷是為日漸增多的旅游游客量提供充足的住宿需要和為游客提供充滿地方特色的住宿體驗。近些年,隨著我國旅游業的飛速發展,游客作為旅游的主體,越來越不滿足于普通模式的旅游,人們在觀賞自然風景、人文風景的同時,也渴望從地域文化文化中獲得各方面的體驗。民宿業也隨之產生了新的發展趨勢。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民族文化交流日益緊密,文化沖擊也在不斷加深,與傳統元素的聯系逐漸淡忘,而國際化風格元素的影響越來越大,地域文化面臨著滅絕的危險。將徽州傳統住宅的裝飾元素運用到家居設施設計中,雖然只是一小部分體現了民族傳統文化,但它給家居設施設計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變化,也使其更加富有民族精神內涵。
徽州地處黃山山脈,屬于安徽省南部的丘陵山區;地理坐標為北緯29.30度,東經118.15度附近,處于北亞熱帶與中亞熱帶過渡區,陽光主要來自南方,所以大部分的建筑都是南北向的,以最大限度地吸收陽光。徽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6.4攝氏度,降雨量為1477毫米。氣候溫暖而豐富。惠州東南部有天目山、白暨山、西北黃山。中部主要是低山、丘陵和盆地,河流密布。所以依山伴水成為了徽州傳統村落民居的基本特征。
徽州村落一般坐落于山林間,耕地較少,人口密度大。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密度逐漸增大,建筑也排布的越發密集。為了滿足家族成員的居住需求,建筑內部空間利用率也逐漸提高,且結合了北方四合院和南方古越民族的干欄式建筑的特點,內部多為兩到三層的木質樓閣,外墻高聳以保護木構,四周圍合,形成私密的家庭空間;內部設有天井、庭院、明堂等典型的北方建筑式空間。
徽州民居建筑以“三間式”為基本單元,融合了北方四合院形式后有“H”型、“回”型、“凹”型等形制,也可隨意組合。徽州民居建筑在空間布局上十分靈活,可變性和多樣性是其主要特征。
中國北方的特色建筑有四合院,江南地區有私家園林,而徽派建筑中最具特色的地方當數天井。徽派建筑的天井數量多。徽州人自古以來都有大家庭的傳統,一家人常常居住在一起,后代結婚生子也不另立門戶。老房子住滿后,就在原有建筑的基礎上加蓋新屋,而新屋一般都帶天井。因此,人丁興旺的豪門大族的住宅往往占地極廣,天井的數量也越多,甚至有多達數十重。徽派建筑常用的裝飾工藝元素是徽派三雕,既石雕、木雕、磚雕三種民間雕刻工藝,表現出高超的裝飾藝術水平。
民宿是當下最為流行的旅行住宿方式之一,所體現的面貌因其地域文化的不同,模式上也略有不同,民宿可以代表一個地區的形象和文化,提升整體旅游經濟的發展,在民宿空間設計的過程中,以功能更新與空間優化設計方法為主導,可增添民宿空間的可瀆例與感染力,避免過度開發自然資源,流失原本文化遺產,做到環境設計與自然要素和諧發展。
現代民宿設計在運用徽州傳統裝飾元素時必須吸收提煉其文化內涵,而不僅僅是模仿其外在表現形式,這樣只是照搬照抄而已。徽州傳統裝飾元素根植于當地獨特的文化背景下,是重要的地方文化遺產。
我們在借鑒時應首先滿足現代人的日常生活需要,根據實際環境特點,運用徽州傳統裝飾手法來進行內部空間的劃分以及布置室內裝飾。這樣可以直觀地表現出強烈的地域文化特色,但并非所有的徽州傳統民居裝飾元素都適用于現代設計,因此在使用過程中,應當有所取舍。
徽州傳統裝飾元素在民宿空間中的運用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其功能性與藝術性。首先,要體現徽州文化的藝術審美價值,即通過對裝飾元素的合理運用傳遞傳統文化內涵。其次,在傳統裝飾元素運用的過程中應注重實用性,滿足人們使用功能與生活需要是一切的前提。我們應充分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傳統元素在空間中的積極作用,創造出良好的人居環境。
在對徽州傳統裝飾元素的使用過程中,應懂得適度的原則。徽州傳統民居的裝飾元素產生于封建社會,帶有明顯的宗族觀念和封建色彩。而隨著當今社會的經濟與技術的不斷發展,其中一些裝飾元素已不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盲目使用不僅不能體現地域文化,甚至會帶來負面效果,因此,在對其使用過程中中應該注意取舍,才能打造出完美的裝飾效果。
徽派民居建筑是我國最具特色的民間建筑類型之一,對江南地區的建筑形式具有深遠影響,而對當今的學者和設計師而言,其獨特的建筑符號和裝飾元素有著重要的學習和借鑒意義。而隨著當今人們對傳統地域文化的愈發重視,徽州傳統裝飾元素會隨著在設計中的運用走向時代。
參考文獻:
[1]黃凱. 徽州居民文化元素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運用[J], 裝飾,2005, (7)
[2]陳培波. 明清徽州建筑的藝術特色[D], 安徽大學, 2010
[3]卿笑天. 淺談徽州傳統磚雕藝術在現代裝飾設計中的運用[J], 美術教育研究, 2011,(6)
[4]黃慧. 基于模式語言下的鄉村民宿外部休閑空間設計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學, 2016
[5]李琴. 徽州傳統民居建筑裝飾特點與文化傳承[J], 山西建筑, 2015, (30)
[6]陳兵. 徽州傳統民居形態下的特色民宿建設設計研究[D], 合肥工業大學,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