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彩,丁 琳,趙秀穎
(日照市水利局,山東 日照276826)
自2017 年4 月日照市委、市政府印發《日照市全面實行河長制工作方案》以來,日照市全面落實中央和省部署要求,先后又相繼出臺《日照市在湖泊實行湖長制工作方案》《日照市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工作方案》。市委書記、市長發布了市總河長令,多次召開會議,帶頭巡河、巡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各級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多措并舉,積極推動河(湖)長制從“有名”向“有實”轉變。
根據《山東省河湖違法問題認定及清理整治標準》《日照市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實施方案》,起草了《日照市縣鄉河湖長工作評估辦法(試行)》,按照實際工作量將各鄉鎮分為A、B 兩類,通過第三方購買服務形式,結合明察暗訪情況,對縣鄉河(湖)長制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評估。評估結果納入績效考核,同時作為市級財政對各鄉鎮(街道)管護經費核撥的主要依據,并在市級媒體進行公布。
全面建立河管員制度,推進農村水管員、河管員、水庫安全員“三員合一”改革,建立專門管護隊伍,讓河管員“專”下來,走河管員“職業化”的路子,切實增強“河(湖)管家”敢于解決河(湖)問題的底氣。同時,健全完善管護考核獎補機制,進一步明確河管員職責,薪酬與履職情況掛鉤,提高河管員積極性,提升河(湖)日常管護水平。
市政府將河(湖)長制工作情況作為市政府三項重點工作之一,實行每季度一通報制度。2019 年上半年,市政府督查室通報河(湖)長制工作情況2 次,巡河、巡湖率同比提升22%,發現問題145 項,同比增長47.9%,解決問題同比增長54.5%,有效促進了河(湖)長制落實落地。
目前,日照市建立了“市、縣、鄉、村”四級河(湖)長體系,每季度召開一次四級河(湖)長聯席會議,通過聯席會議,建立河(湖)問題臺賬,提高巡河(湖)質量。2019 年4 月份以來,全市結合市級河(湖)長巡河、巡湖,開展四級聯席會議18次,充分發揮了市、縣級河(湖)長協調解決能力強、鄉鎮和村級河湖長掌握情況多的優勢,切實做到問題“早發現、早處理、早解決”。
縣級總河長每年向市級總河長進行工作述職,縣級河(湖)長每年向相應市級河(湖)長提交書面述職報告。這項制度實施以來,有效促進了各縣級河(湖)長認真開展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河道執法監管等河湖管理保護工作。
建立有獎舉報制度,動員全社會監管。各級財政撥付獎勵資金,對反映問題真實的,視情況進行現金獎勵。推行智能化監管,利用科技手段,在重要河段、湖泊設立監控攝像頭、水面雷達等設備,進行實時智能化監管。實行部門聯動監管,整合水利、自然資源和規劃、生態環境、城市管理等部門力量,實行多部門聯動巡查,擴大巡查覆蓋面,提升河湖問題解決能力。
一是要統攬管水。堅持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統一治理規劃、統一治理標準、統一組織實施,實現全流域一體管護;岸上岸下一起抓、上下游一起干、干支流一起治,實現同頻共振、步調一致。二是要統籌治水。重點落實好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細化每一個階段的具體工作,形成可操作、能落實的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扎扎實實抓好落地。注重與入河(湖)水源搞好銜接,同步治理,形成整體效果。三是要統一護水。在巡查整治、空間管控、依法治亂、日常保護等方面,加強制度創新,做到依法治理、全面保護、長效管護。
一是鐵腕治亂要再加力。堅定不移開展好河(湖)清違清障工作,敢于動真碰硬,鞏固治亂成果。二是破解難題要再加力。針對河(湖)管理保護工作存在的問題,要拿出新招實招,迎著問題上,聚焦問題改。三是全方位監管要再加力。強化“智慧監管”,運用好“互聯網+”,通過各級河(湖)長、民間河(湖)長、新聞媒體,再加上“智慧監管”,形成立體化監管網絡。
各級河長制辦公室要發揮好統籌協調、組織實施、調度督導、推動落實、檢查考核等重要作用,協調解決河(湖)管理保護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定期通報有關情況,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各級河(湖)長負責同志要勇于擔當,靠上盯上,按照時間節點,不折不扣完成好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