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磊,郎廣棟
(聊城市位山灌區管理處,山東 聊城252000)
位山灌區作為黃河中下游最大的灌區,是聊城市調配黃河水資源的主要渠道,承擔著聊城10個縣(市、區)大部分耕地的灌溉任務,同時兼顧工業、城鎮、生態用水及跨流域調水,為聊城糧食安全、區域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提供基礎保障,在聊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灌區地處暖溫帶季風氣候區,時空降水分布不均,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203 m3,屬水資源貧困區。灌區設計引水流量240 m3/秒,設計灌溉面積36 萬hm2。
黃河是位山灌區最重要的客水資源。近年來,黃河來水少、引水指標緊張、閘前水位下降等,造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小浪底水庫調水調沙作用下,減少了黃河泥沙淤積,造成黃河下游河槽沖刷嚴重,河槽下切達1.5 m。位山閘前黃河水位降低明顯,渠首引黃能力嚴重下降,嚴重制約灌區發展。
一是部分行業沒有擺脫粗放型增長的模式,消耗大量水資源,部分工業廢水不能循環利用,污水處理系統不完善,造成水體污染、水資源循環利用率低。二是灌區農業種植結構以大田旱作物為主,灌溉方式主要為大水漫灌,粗放的灌溉方式導致灌溉水利用系數不高,存在水資源浪費現象。由于節水意識不足、黃河水含沙量較大等原因,高效節水技術推廣較慢。目前,位山灌區灌溉水利用系數約為0.54,低于世界先進水平。
截至2015 年,灌區獲得國家節水改造投資22 期,總投資9.5 億元,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即將完成,骨干工程的問題基本解決,但干渠以下工程歷史欠賬較多,存在灌排工程不配套、標準低、設施老化、管理養護不善等突出問題。
一是農業生產活動中,缺乏環保意識,用藥用肥不科學,過量使用的化肥、農藥及部分禽畜糞便、生活垃圾通過地表徑流、農田排水和地下滲漏等方式造成水體污染。二是部分企業環保意識不強,污水、廢水凈化不徹底,排放不達標,廢水外排造成水體污染。
一是混凝土襯砌將渠道封閉后,渠道中的生物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環境而難以存活,對生物的多樣性造成不利影響。二是部分渠道襯砌后,渠道較為封閉,地下水超采地區得不到有效補給,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對當地居民生活用水及機井灌溉產生不利影響。三是為搞好水利經濟,往年栽種的大量速生楊每逢春季楊絮飄舞時會帶起地面的臟物和灰塵,影響空氣質量。
積極編制《位山灌區現代化灌區發展規劃》及《農業高效節水灌溉試驗區規劃》,擬定了位山閘改建方案來提高引水能力,協調配合黃委會做好項目初設、實施方案編制報批工作。目前改建方案已進入科研審批進程,建成后將徹底解決引黃困難問題。
位山灌區市管渠道堤防面積2 041 hm2,可種植面積1 049.6 hm2。近年來,配合創建森林城市,位山灌區優化堤防種植結構和綠化方式,增加生態景觀樹木,逐步以綠化苗木替代速生楊。并且同林業部門共同做好美國白蛾等樹木病蟲害防治工作,確保防治率達100%,著力打造一條干渠堤防綠色生態長廊,推進灌區堤防綠化提檔升級。初步估算,市管渠道可種植約100 萬棵綠化苗木。
多年來,位山灌區為中華聊城發電廠、魯西化工等大型企業及譚莊水庫、冠縣冉海水庫等城鄉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了可靠水源。2015 年,聊城市委、市政府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提出建設“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業新聊城”的城市發展定位,推進渠河湖水系連通,位山灌區作為水城生態系統的骨干工程,保障了東昌湖、古運河、徒駭河等河湖水系的生態環境供水。
按照聊城市水利局的整體部署,制定了位山濕地生態旅游扶貧開發規劃,并依托沉沙池得天獨厚的濕地環境條件發展了生態旅游產業,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目前已完成東西沉沙池區道路60.3 km。2019 年計劃實施位山濕地公園120 hm2引黃灌溉紀念林工程、沉沙池水上森林等綠化項目,并加快引黃灌溉文化園建設,使濕地公園初具風貌。
目前已建成二干渠生態公園一期(湖南路-東昌路)工程、二干渠城市生態公園“花堤、一干渠渠首興隆村水利風景區、二三干渠渠首周店水利風景區。2019 年還將完成二干渠城市生態公園三期工程、王鋪樞紐改造和水利風景區建設,并積極開展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和4A 級旅游風景區創建工作。
一是做好宣傳工作,樹立科學用水觀念,增強全民節約用水的意識。二是積極做好高效節水試驗區建設,推廣節水灌溉,以點帶面,為農業節水做好示范作用。三是大力推進水資源管理制度建設。發揮政府調控和市場機制,通過改革水管體制、加強水權管理、改革農業水價等方式優化水資源配置,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灌區現代化是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按照水利部提出的“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加強工程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創新灌區服務管理體制,推動灌區建設和運行管理專業化、市場化和社會化發展。積極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高新技術與灌區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推進灌區現代化建設進程。
位山灌區應抓住聊城市建設全域水城、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契機,按照聊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河代庫、以堤代路、沿岸綠化、蓄水造景”的思路,爭取政策與資金的支持,努力實現灌區生態化。
2016 年,位山灌區提出了“建設全國一流的現代化新型生態灌區”的奮斗目標,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水生態文明為主線,積極探索綠色、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路子,把灌區生態化建設作為重要任務來抓,為切實把位山灌區建設成人水和諧的美麗灌區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