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飛龍
(玉林師范學院 廣西·玉林 537000)
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隨著改革和創新,為現代高校教育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可以說全媒體是一把“雙刃劍”,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抓住機遇,勇于接受挑戰,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全媒體時代已經全面鋪開,這是一個全新的傳媒時代,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也要抓住時機,深入分析全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1]
(1)實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共享性。沒有進入全媒體時代時,由于時政信息具有時效性,而且傳播媒介受限制,傳播速度慢,進入全媒體時代后,互聯網資源內容豐富多彩,時政內容隨時更新,在互聯網這個大平臺里,每一條信息不局限于某個人或某個群體,而是所有人都可以共享,實現資源共享,共同學習。
(2)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采用灌輸的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的興趣、需要,灌輸教育的重點是強制學生被服從,思想、價值觀不同于普通的知識可以靠灌輸得來,思想、價值觀是要潛移默化的,要讓學生從根本上認同。全媒體時代,在各種平臺和應用軟件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與需要選擇學習的內容,不僅增加了學習的興趣,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
(3)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信任度。進入全媒體時代后,學生學習的過程不再是原來的單向的,而是雙向學習的過程,學習不僅是學習者,也可以是信息的發布者,學生可以根據實際評價老師上課內容,也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以及提出建議。老師可根據一些應用軟件,了解學生的興趣及需要,可以針對學生的差異,提出建設性建議,促進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增加了師生間的信任度,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為了順利開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出適應社會和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高校必須要緊跟時代潮流,創新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了解現實情況,解決實際問題。[2]
(1)高校教育方法的挑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需要一定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全媒體時代下,信息資源豐富多彩,真假難辨,雖然全媒體可以更好地傳遞思想政治知識,但是由于豐富的信息資源真假難辨,虛實不定,高線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目標是否能達到,以及高校教育工作者應該通過全媒體對大學生如何進行教育和指導,提高大學生對信息的甄選辨別能力,這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問題。
(2)關于教育內容的挑戰。不得不說,全媒體時代,網絡的虛擬化成為了不少人發泄自己放飛自我、實現自己不現實的追求以及侵犯法律等行為的重要因素,比如匿名攻擊他人、發布虛假信息、侵權、利用網絡進行詐騙、虛假交易等行為,既是違法行為,又是有失道德的行為。面對網絡中的失德行為,不斷整合,規范網絡倫理和網絡道德,確立合理的全媒體網絡道德規范,正確引導大學生自我約束,減少網絡失德的現象發生,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一項巨大挑戰。
(3)對教育工作者的挑戰。但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大學生作為走在時代前沿的群體,成為了全媒體的受眾人群之一,大學生會通過全媒體在第一時間掌握豐富的信息,甚至比教育工作者所掌握的信息要早,掌握的信息量也更多,導致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工作不能順利開展。
我們應該更好的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特點,并且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進行合理的改進,更好的提升及教學效果,讓學生自身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得到更好的引導,實現健康全面發展。[3]要實現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必須整合教育資源,提高媒介素養,創新工作方法。[4]
(1)需要凈化網絡空間。高校要熟悉了解全媒體的管理機制,在遵循全媒體自然發展規律與運行規律的基礎上,建立健全的網絡管理體系,確立高校的網絡管理機制,對高校的網絡倫理和網絡道德進行約束和管理,凈化網絡空間,營造積極健康的網絡空間。
(2)創建優質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課程。不僅要融合校內的媒體資源,還要積極擴展校外的優質媒體資源,為學生選擇并提供優質網絡課程,也可以選擇知名學者參與網絡課程的教學,比如慕課教學等。
(3)整合校內媒體資源。高校內的已有的媒體資源多種多樣,并不是每一種媒介平臺都受到大學生的歡迎,高校可以選擇被大學生認可程度低的媒介進行解體或改造,結合傳統媒體的優點以及新媒體的特點,創建符合時代發展的全媒體領域,帶動大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有效的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1)扎實基本功,提高理論水平。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育工作者有主導地位,具有權威性,大學生接收到的知識都是來源于課本和教育工作者的理論基礎,對于教育工作者傳授的知識都是盲目的認同,哪怕有一個不明確的觀點,大學生也很少會探討辨別和反駁。媒體時代下,大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接收不同的知識,也可以對知識有全更深層次的了解,這就為大學生提供了理論基礎。在大學生也有一定的理論基礎的條件下,教育工作者就要掌握更多更可靠更扎實的知識,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理論水平,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做好典范。
(2)學習全媒體網絡技術。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技術的進步,教育工作者也要與時俱進,不學習必定就會落后,所以要學習網絡技術,提高網絡技術水平,并運用自如。教育工作者要能為大學生選擇合適的健康的信息資源,能在網絡上與大學生互動,能創建吸引大學生的網絡課堂,能通過全媒體提高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積極性。
(3)創新教學方法。思想政治教育關乎國情,關乎社會,關乎思想,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第一時間了解時政,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學方式方法上,通過全媒體技術向大學生解說、傳授知識,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提高自身理論水平,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做好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人。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利又有弊,全媒體同樣也是一把“雙刃劍”,全媒體時代下,網絡信息豐富。大學生作為網絡媒介的受眾群體之一,他們對網絡上的事件的關注度更高參與度更高,由于大學生的活動天地主要是校園,他們對社會的真實現狀缺乏了解,也不能完全理智的判斷每個事件的真實度,不能分辨信息的真假虛實,更容易受到網絡輿論的影響,非常情緒化的發表網絡言論。媒介素養教育是大學生走向社會的基礎,是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只有提高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才能提高大學生的政治素養,是大學生實現終身學習進步的基礎。[5]所以提高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
(1)高校教育。從高中備考走到大學的自主學習,可以說大學生進入了一個完全開放式的校園生活,大學生在解除高考限制后,有很多大學生迷失在虛擬的網絡中,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因此,這就需要學校的相關教育。學校可以開展網絡安全與教育的必修課堂,加強大學生對媒介的認識,培養大學生對媒介信息的選擇、辨別、評價和制作的能力,使大學生具備最基本的媒介素養。培養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有助于大學生價值觀樹立、思維習慣養成及行為方式塑造。[6]
(2)自主學習。高校開展的媒介素養教育對大學生很重要,同時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教育更重要,大學生通過全媒體技術掌握了很多應用軟件的應用,網絡信息也很廣泛,高校內也有很多運行的網站、程序等,大學生要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網站建設,參與到每一步驟的運行,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積極學習媒介知識,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
(3)家長支持。大學生的媒介素養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可以說家長的行為觀念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所以家長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媒介認識和素養,為孩子提供積極健康的正能量的指導。幫助孩子通過全媒體技術學習,幫助孩子分析、分辨信息,抵制不良信息,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大學生全面和諧發展,構建和諧大學校園,適應社會的時代發展。全媒體時代的到來,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創新教育方法,加強高校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