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玉梅
(天津商務職業學院 天津 300350)
近年來,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在信息化的大環境下正經歷著巨大的變革:網絡教學資源極大豐富,信息化教學手段層出不窮,課上課下交流模式立體多樣,教學管理方式多元全面。信息化時代為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而智慧課堂的出現則為職業教育的提供了一個突破點,為師生的教與學打造了一個智能化的學習環境。
經大量的文獻閱讀分析后,專家學者們對智慧課堂主要有兩種理解。一種從教育的視角出發,認為智慧課堂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根本任務在于開發學生的智慧,引領學生們智慧學習。另一種則從信息化角度出發,提倡運用現代化的信息化手段實現課堂教學與學習,構成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從而帶動學生智慧學習。本文則以第二種視角為研究基礎,旨在把高職英語教學實踐與先進的信息化手段相結合,合理利用大數據、互聯網、先進的教學軟件等新型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智慧學習及個性化學習環境,實現課前,課上,課后的高效智慧課堂。高職英語智慧課堂將傳統線下教學與網絡教學相結合,教學理念得到了提升,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旨在彰顯學生的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學生智慧學習的理念,有利于為高職教育培養出實用人才。
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高職英語智慧教學模式的優勢明顯,在教學方式多樣化、教學內容針對性強、教學情境情景化等方面擁有著明顯的優勢,從而促進高職英語教育的發展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1.2.1 教學方式多樣化
高職英語智慧課堂使師生教與學的資源極大豐富,并提供了眾多的學習工具,例如微課,電子教案,電子書包,flash動畫,手機APP 軟件等。這種資源與信息化學習工具的融合,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構建智慧學習環境。
在智慧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使用多種移動設備利用生活中的零星時間進行學習,雖然這種學習形式屬于非正式學習,但它無處不在,隨時進行,使英語課堂學習得到了有效延伸。學生可選擇學習方式,學習時間,學習空間,極大地鼓勵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高職英語教學的效果。
1.2.2 教學內容針對性強
移動便攜設備、各種教學平臺和手機App 軟件為學生學習英語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英語智慧課堂通過教學平臺及相關App 軟件追蹤學生的學習動態,通過大數據分析找出學生英語學習中的易錯點,并提供相應的解題策略,實時監測學生的學習時長、學習習慣及學習模式,對學生的實時學習狀況進行分析匯總,為師生提供學習報告。
學生可以根據學習報告,結合自己的喜好,選擇適合自己英語學習水平的學習難度,更符合英語教學規律,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則可以根據此報告開展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為學生在教學平臺上推送不同難度的英語學習資料,實行分層教學,用信息化技術提高教學質量。
1.2.3 教學情境情景化
高職英語智慧課堂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真實的英語語言學習情境,學生利用相關的APP 軟件可以在仿真場景中體驗和感受真實生活及工作中的語言情境。學生可通過軟件提供的交互式學習模式,身臨其境的體驗英語學習,獲取英語語言應用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本課程的授課對象為高職非英語專業二年級學生,他們有一定的英語語言基礎,能夠運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但整體水平不高且參差不齊,英語學習興趣普遍不濃。因此,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是關鍵。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他們熱衷于各種信息設備的使用,喜歡形象有趣、直觀性強的東西,且好奇心較強。而智慧課堂將信息技術融入到教學中,旨在激發學生們參與課堂的欲望以及英語學習的興趣,使得課堂教學生動且實用性強,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本文以“how to start a presentation”為例,預構建高職英語智慧課堂。此教學模塊的學習目標為:知識目標,學習掌握開啟演講的各類詞匯、功能句型的正確使用;能力目標,在合理運用相關英語詞匯句型的基礎上,提高學生英語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搜集整理信息,高效利用信息化軟件等信息化能力;素質目標:通過完成開啟演講任務,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其勇于接受學習中所遇到的挑戰。
此教學模塊的學習內容包括:文章中相關詞匯及習慣表達方式;邏輯詞匯的表達及運用規則;基本的功能句型講解;開啟演講的基本思路總結;開啟演講情景模擬演練。教學重點為:掌握開啟演講的相關詞匯及功能句型,了解掌握開啟演講的基本思路。教學難點為:充分利用所學英語語言表達,合理自然開啟演講,在演講模擬演練中語言表達流暢,邏輯思維有條理,肢體語言運用得當。
在此次主題教學中,教師將智慧課堂教學過程分為課前準備、課上學習和課后拓展三個環節,教師設置了六個學習步驟,即“猜一猜,找一找,學一學,讀一讀,練一練,評一評”,使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的參與到學習當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鼓勵學生快樂學習與思考。
2.3.1 課前準備
在課前準備環節,學生將參與“猜一猜,找一找”兩個學習環節。步驟一:“猜一猜”,教師通過在線教學平臺發布一篇英語文章供學生閱讀,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競猜本次課程的教學主題,并將個人所得結論在班級論壇上發布。步驟二:“找一找”,教師公布本次課程主題,即“How to start a presentation”,并發布文字,視頻等相關學習資料。要求學生先行找出與本次課程主題相關的英語表達方式及有用信息,整理清晰,分享班級學習空間,為課上學習做好準備。
2.3.2 課上學習
在課上學習環節,學生將進行“學一學,讀一讀,練一練”步驟的學習。在“學一學”環節中,教師將對課前預習 “找一找” 學習步驟進行總結分析,組織學生系統學習開啟演講時的重要英語語言表達方式,并邀請一些學生代表分享相關功能句型。教師設置不同的情景,學生們進行功能句型的口頭翻譯練習,讓學生在實踐中鞏固所學英語表達方式。
隨后,學生進入“讀一讀”學習步驟。學生在在線學習平臺上,進入教師預先準備好的“讀一讀”練習,進行句子朗讀練習。學生可模仿平臺提供的標準發音大聲朗讀與開啟演講相關的句子,并反復練習,平臺會根據學生的朗讀情況打出分數供師生參考。在這一學習步驟中,學生們通過不斷的練習,可以看見自己的朗讀分數不斷進步,大大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同時與手機的良性互動也提升了學生們的英語學習興趣。
課上學習環節的最后一個學習步驟是“練一練”。本學習步驟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教師通過在線平臺發布不同的模擬情景及相關語言資料,要求學生在制定時間內完成演講開頭的撰寫及展示。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充分利用之前所學的相關英語表達,團隊合作完成任務。在學生展示過程中,學生觀眾們可利用在線教學平臺進行討論,評價為該小組的表現進行點評,從而提高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度,讓他們體會到自己就是課堂的主人。
在課堂教學環節中教師可充分利用在線學習平臺,進行搶答、討論、測試、評價等活動,增加了英語學習的趣味性。這種直觀的體驗激發了學生們對新知識的探索以及英語學習的興趣。
2.3.3 課后拓展
課后拓展環節使學習得到了進一步的延伸。教師發布相關補充教學視頻,例如“演講中的肢體語言”等資料,學生們自行下載學習。通過對每個學生在學習平臺上學習數據的分析,教師結合課堂活動情況,布置不同難度的課后作業進行分層學習,學生進行線上作業提交。分層作業形式有助于保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增強其英語學習的自信心。此外,在最后一個教學步驟“評一評”中,教師鼓勵同學們對課上完成的開啟演講展示進行修改加工,結合適當的肢體語言,拍成視頻在學習平臺上與大家分享,同學們均可觀看、模仿、學習,并針對同學們的表現進行打分評價,選出最佳演講者。
通過在線學習平臺,教師可隨時查看學生們的課堂活動及課后作業完成情況,及時提醒未完成作業的同學。學生的成績反饋包括平臺自動批改的成績,教師批改成績,還有學生打分等方面組成,具有全面性與及時性的特點。學生可隨時查看自己的作業評閱情況及教師的修改意見,時時關注平臺為自己提供的階段性學習報告,督促自身的英語學習。
信息化時代與英語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營造了高職英語智慧課堂,提升了英語教學的時效性。但與此同時,高職英語智慧課堂在教學環節設計,教學評價體系建設,在線平臺與資源庫建設等方面仍面臨著諸多挑戰,高職英語智慧課堂建設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