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玉潔
(臨洮縣中鋪鎮執法所,甘肅 臨洮 730500)
隨著現代農業技術的廣泛應用,農業生產呈現出土地集約化、生產規模化、設備機械化、管理科學化的特點,農業的生產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農業深松技術是通過深松機土壤耕作來提升土壤肥力的一種機械化整地技術,主要是打破犁底層,深松深度為30cm,密度為13g/cm3,農機深松整地技術作為保護耕地的關鍵技術,能有效改良土壤,增強土壤蓄水保肥的能力,改變農業生產落后的生產面貌,實現農業經濟快速發展。因此,探討農機深松整地技術的推廣應用十分必要。
農機深松整地的關鍵在于要因地制宜。因為土壤墑情不同,墑情較差的情況下進行深松整地會破壞土壤的結構,因此要依據不同的土壤條件,進行深松整地作業。此外,在深松周期的確定上要依據土壤的情況進行作業,對于平緩土地,規模化容易開展的地區,深松作業的時間間隔為2~3年,在作業的過程中要保證深度一致,在夏季的時候要用基肥施撒。常用的深松方式包括全方位和局部2種。全方位的方式主要應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處理的土壤層較淺,作業深度為30cm,局部深松的方式具有針對性和高效率,主要是針對局部土壤墑情情況來進行深松。采用深松采用局部和全面深松相結合的方式,共同進行深松作業,改善土壤。對于深松整地的深度主要是依據作物的種類和土壤墑情的情況,通常是25cm左右,小麥為28cm左右 ,玉米為26cm左右,而對于鹽堿地則要求較高,一般深度要達到35cm以上。在機械深松的過程中需要把握好機械使用的力度,做到作業深度一致,行距標準,對于行距較窄的小麥等作物,深松間距控制在10cm左右,對于行距較寬的玉米等作物,深松的間距為30cm左右,因此在深松的過程中要依據實際種植作物的種類來設置間距和行距,保證農作物能夠正常生長。
相比于傳統的種植方式,通過農業機械來整地具有許多優點,比如傳統的耕種方法可能會導致土壤硬層得到破壞,在使用農業機械后,由于耕作整地的統一性和規模化作業,能充分提升土壤的通透。比如,一般情況下土壤最適宜的耕種深度為30cm左右,利用機械耕種耕種深度至少為25cm,而傳統的方式最多達到20cm左右,而且耕作的深度也不統一。因此,對比于傳統方式,采用農機深松能顯著提升耕種效率,使得作物扎根更為牢固,繼而提升產量[1]。
傳統的肥料施肥方式,對土壤造成較大的負荷,十分不利于循環種植作業,也會導致較高的成本支出。通過農機整地能較好地改善這一現象,使得農戶能夠通過較低的成本來換取較高成收益。比如通過深松作業后,作物的根系發育較好,相比于傳統的耕種方式,對于肥料的吸收程度較好,就不需要進行多次施肥,減少了肥料使用成本,提升了生產效益。
水作為生命之源,對于農作物尤其重要,而農作物吸收水分的重要來源是土壤,通過深松整地技術,水分可以滲入深層土壤,達到根系各個部位,促進林作物根系的吸收,使得土壤的水分吸收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為農作物持續生長提供了基礎支持,也為高產種植奠定了良好基礎。
宣傳作為深松技術推廣最關鍵的途徑,宣傳的方式和力度能有效促進深松技術的推廣。一方面通過網絡、電視、報紙、雜志等媒介加大深松技術的推廣,營造良好的農業深松技術推廣氛圍;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訓力度,通過培訓的方式來強化宣傳力度,可以通過在田間地頭實地操作深松機械演示,發放深松機械使用宣傳冊等方式,來增強技術推廣的力度[2]。
農機深松整地技術的推廣,需要配套完整的農具改制體系,才能滿足現階段農業生產的技術要求,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促進農民增產增收[3]。一方面要強化對于深松機械零件器具的更換和保修工作,比如對于深松鏟尖耐磨性較差需要定期的更換,這樣就降低了深松效率,也浪費了寶貴的深松作業時間。所以要對機械進行改制,可以在鏟尖焊接錳鋼材料,以增強其耐磨性[4]。另外,傳統的耕種機械由于使用時間較長,許多農戶已經熟練掌握,對于更換新的深松機械有著抵觸情緒,對新技術的認可程度不高,因此需要政府部門和廣大農機技術推廣人員加大引導力度,使農戶改變思維方式,接受深松新技術的推廣[5]。
農機補貼制度能有效促進深松機械的推廣使用,一方面減輕了農戶的經濟負擔,減少了深松機械作業成本;另一方面農機補貼資金的使用監管也需要進一步的強化。強化農機補貼資金的監督體系可以促進農機深松機械使用的規范性和統一性,在農機后續的使用維修方面也能起到追蹤作用[6]。因此,要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農機補貼體系的賬務、保險和效益發揮情況加強監督,保障農機補貼政策真正落到實處。
隨著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農機的使用率大幅度提升,而農機深松整地技術作為一種重要的農業技術對于提升土壤肥力,提高整地作業效率,保證農作物健康生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探析農機深松整地的要點和應用,將積極助推農機深松技術在基層農業生產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