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依娜·胡斯曼
(新疆哈巴河縣農業技術推廣站,新疆 哈巴河 836700)
一方面,目前我國在農產品包裝設計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如包裝缺乏基本要素、設計混亂、所用素材危害消費者健康等,在很大程度影響消費者體驗。日本包裝設計大師笹田史仁在《0.2秒設計力》說過:“購物的客人在經過貨架前,讓商品映入眼簾的時間只有0.2s。想要讓顧客在這個瞬間驚嘆一聲并愿意駐足停留,那就必須靠搶眼的包裝。”由此可見,農產品包裝至關重要。隨著人們對于審美意識的不斷加強,如何讓更多農產品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關注產品包裝,打造一個統一的標準體系,才可以科學引導消費者對于農產品包裝的關注度,有效實現趨利避害。另一方面,當前我國農產品包裝還大多停留在容納、保護及運輸等基本功能性層面,對于農產品包裝標準缺乏明確規定。隨著新工藝、新材料等的不斷推進,現行標準已經無法滿足需求。而目前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在農產品包裝上有著完善的標準及規范,這也是引導企業逐步重視農產品包裝的重要保障。因此,完善農產品包裝要求,明確相關要素,是提升農產品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調研發現,我國農產品標準存在制定滯后、包裝衛生標準少、適用性差、體系不完善等諸多問題。為加強農產品企業對包裝的重視度,塑造自身品牌意識,使得農產品的包裝更可靠、更安全、更加容易滿足消費者的需求。2008年,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提出規范我國農產品包裝要求,明確包裝要素,按照這一要求,通過會議研究明確北京商業機械研究所、安徽喜洋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負責標準的起草、調研。在這一過程中,起草單位廣泛深入農產品企業、電商平臺,發現農產品包裝中存在的問題,了解實際情況。同時,在調研過程中,參閱了農產品包裝及設計的相關國內外論文及國外標準,了解國外在農產品包裝中取得的先進經驗,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梳理農產品包裝中的關鍵事項,按照標準化的要求,充分借鑒《GB 771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包裝設計通用要求》等標準,編制了《GHT1279-2019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包裝要求》的草案,經過層層審批完善,最終形成標準進行公示。
首先,考慮到運輸的統一性、快捷性需求,對于農產品包裝的質量和尺寸等給出明確的規定,如按照GB/T 13201的要求對圓柱體運輸包裝尺寸進行設計;按照GB/T 4892要求對硬質直方體運輸包裝尺寸進行設計,這也為提升農產品品牌辨識度提供了便利。其次,針對當前農產品包裝材料選擇不可降解的塑料、影響環境污染等問題,推薦采用可回收利用、可重復利用或者生物降解的材料及容器作為包裝材料。自然材料是一種最普遍、最常見、無污染的材料,根據不同地域的特點,可以采用棉麻、木、草、竹等材料用于農產品的包裝設計中,這樣不僅可以很好地體現農產品的包裝特色,同時可以實現成本降低,也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最后,加強對農產品包裝材料的采購管理。為避免因為包裝材料不符合要求而影響農產品品質的問題,由農民專業合作社對農產品包裝容器、材料或者輔助包裝材料進行采購,實現統一檢驗,出具相關質量合格證明,從而在源頭上控制包裝材料引起的食品安全問題,可有效緩解社會痼疾。
包裝環境對于農產品品牌塑造產生重要影響。為提升農產品包裝的形象,標準對包裝環境提出明確要求。
首先,保持清潔衛生是農產品包裝環境的第一要義。因為農產品事關群眾的身體健康,標準從防鼠、防蠅及防蟲等方面提出了應對策略,避免出現此類問題導致的食品安全事故。其次,根據不同農產品的要求,標準對包裝環境的濕度、溫度及潔凈度等提出明確規定,并制定了統一的檢驗標準。再次,農產品包裝車間應設計在無毒無害場所,避免由于附近出現有毒有害物質而衍生食品安全問題。最后,農產品包裝環境應進行科學布局,設計規范化、高效化的工藝流程,確保流程布局合理,滿足現行工藝使用要求,這樣可有效提升農產品包裝的統一性,樹立良好的品牌意識。
一方面,要定期做好農產品包裝設備、工具等的保養及維修,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對農產品包裝工具及設備進行消毒,該規定對于疫情期間農產品的正常營銷產生良好的導向作用。另一方面,為滿足農產品包裝的功能性及實用性,農民專業合作社應嚴格按照相應標準要求,采購農產品包裝設備,確保設備的可靠性,實現設備高效運轉。
一方面,加強對農產品包裝從業人員的管理。要求不僅直接接觸食用農產品的包裝從業人員應按法律法規進行體檢和取得健康證明,同時要求從業人員具備精湛的操作技能,明確自身崗位職責。另一方面,農民專業合作社應構建完善的管理機制,其內容應包含廠房管理、專業包裝技能培訓、設備使用及調檢記錄、工藝規程等,實現管理的科學化及標準化。
農產品包裝標準的滯后不僅制約了農產品的銷售,更制約了農產品品牌的打造。要想開拓更大的農產品市場,提高農業經濟的效益,就必須要嚴格遵守農產品的包裝要求,創新包裝設計,完美地將包裝與產品結合起來,更好地培育農產品品牌,推動農產品銷售,擴大市場份額,增加農民經濟效益,實現質量興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