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窈 陳 聰
(浙江仁欣環科院有限責任公司,浙江 寧波 315000)
相對于城市污水,農村污水的來源相對比較簡單。從農村生活模式來分析,農村的環境污染問題主要是生活污水,主要的來源有4個方面。首先是廚房污水,包含日常生活污水,比如淘米水、洗菜水。廚房污水的主要污染源是洗潔精和調料,這些物質中含有碘、鈉、氯等元素和脂肪等[1]。其次是生活清潔用水,包含洗臉和洗澡用水、打掃衛生用水等,清潔使用洗衣粉,很多洗衣粉中含有磷元素。再次是廁所污水。廁所污水主要是人和牲畜排便而產生的污水,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質是磷、氮、BOD等物質。最后是混合污水,這些污水的來源是家庭養殖家禽,農產品深加工也會產生污水。
通過對農村生活污水的實地調研發現,生活污水主要包含以下特性:第一是污水量比較小,分布零散。農村人口稀少,人員居住不集中,產生的污水也是分散的,這對于治理就會有很多困難[2]。污水的處理方式通常是統一處理,將各戶污水通過明渠集中在一起。沒有明渠的地區直接將污水隨處排放,有的潑灑至地面,污水直接蒸發。第二是污水量變化比較大,通常吃飯時間污水量比較大,其中早上的污水量最大,這與農村人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有關。第三是高峰期污水量的水源差異比較大[3]。早高峰通常是洗漱污水、廚房污水比較多,午間以廚房用水為主,晚間常見的污水是洗漱污水和廚房污水。目前農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污水的種類和污水量也出現了明顯的上升趨勢,相關負責人應該予以高度重視,增加農村污水處理的資金投入,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農村的環境。
目前農村污水處理方法常見的有集中濕地系統,這個系統在北方就很難推廣,因為北方地區比較干旱,沒有潮濕的外在環境,強力推行會造成投入資金過大,與當地的環境發展相違背,效果不明顯。集中濕地系統對氨氮的處理效果一般,導致農村糞便的處理效果很難達到排放標準,污水處理的意義不大。
目前農村污水處理技術常見的有生物濾池技術、集中濕地技術。這些技術處理生活污水中COD值的效果很明顯,但是處理總氮、總磷的效果一般。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發展非常迅速,仍然有一定的進步空間需要不斷創新。農村生活污水很多重要來源是農作物生產中使用肥料。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農作物已經使用化肥來取代牲畜的糞便。
農村污水處理基建的招標工作很多都是表面工作,基建工作主要由包工頭完成。很多包工頭的專業技術有限,很難將設計中的注意事項一一落實,很容易留下污水處理的安全隱患。一些農村建成污水處理系統后,沒有專業人士管理運維工作,造成污水處理系統建成后出現問題沒有人可以進行修理,從而出現失控的現象,農村污水處理工作很難再繼續開展。
農村污水治理效果明顯,首先需要對農村的環境進行詳細了解和考察,做出符合當地風土民情的污水處理系統,污水處理系統的加入能夠方便人們的生活。在具體的工作中需要堅持因地制宜、保護環境、投入資金、便于管理的發展模式,需要考慮統籌城鄉的規劃理念,為農村污水處理和治理工作尋求更加廣闊的道路。
農村生活污水中包含的污染物主要有磷、氮,加強脫氮和除磷技術的研究和設備研發工作是重要的突破口,只有發展技術才能真正實現農村污水處理的目標。對于成熟的工藝和技術需要不斷改進和創新,農村污水處理技術中考慮廢棄物利用、低品位能耗能源充分運用等,將農村污水中一類污染物充分去除,增強污水處理的效果,改善農村的整體生態環境。
加強監督工作,實現農村生活污水的治理中基建工作質量得到明顯地提高,增強農村污水處理的效果。在具體工作中,政府需要發揮自身的優勢作用,做好調控工作,以招標的形式獲取專業的基建單位承建污水處理系統,專業性強建設的項目質量好。
基建工作完成后需要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統進行日常的維護和運營管理工作,增強農村污水治理的有效性,是保護農村生活環境的關鍵之舉。基建項目完成后需要培訓專業人員用于污水排放系統的日常管理工作,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使其成為農村污水處理系統日常管理中的堅實力量,從本質上提高農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工作的有效性,實現農村生態環境的良好態勢。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作目前處于萌芽期,很多經驗和技術都不足,需要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加入先進的技術讓農村污水處理系統更加完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形成有效的觀念和思想,積極總結實踐經驗,制定符合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標準實際情況的措施,將農村生產工作向著促進農民更加幸福的方向發展。
農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工作關系到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工作人員根據農村具體情況,尋找合適的生活污水處理方式,加大污水處理系統的資金投入和強化日常維護,定期保養,實現污水妥善處理,為環境保護發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