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昭銀
(南寧學院,廣西 南寧530200)
機械加工實訓就是讓學生不再只是局限在教師的環境中,到現實操作環境模擬的實訓環境中進行具地的操作,實訓會更集中注重學生的主觀意識,即主觀能動性,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具體實踐結合的一種教學模式。
大多數高校對于機械加工專業的學生最終的教學目標就是將其培養成符合機械加工行業要求的專業型人才,市場對于機械加工行業的需求不同了,所需要的相關專業人員所需要達到的要求也就不同了,高校要根據所需要的不同人才特點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行業發展的節奏很快,對新上崗的員工大多數企業對其培訓時間較短,這時新入職人員只能依靠在學生時期的學習成果進行后續的工作,在學校的學生時期沒有進行實踐的操作或是學習對于工作初期來說是很大的阻礙。
機械加工作為理工科中的一大專業,選擇的學生很多,較為熱門。但是離不開理工科專業學習的通病,內容復雜冗長,課堂枯燥乏味,這樣的教學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讓他們提不起興趣。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往往是書本教學或是可見的展示,學生沒有參與感,教學效果不能有效提高。最后,對高校學生的教育強調全面發展,只關注課堂,會忽略時間,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此外,高校的機械加工實訓教學方式包括了課堂內的教學和實訓基地教學2種類型,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之下,課堂和實訓基地的建設都在不斷提升,因此機械加工專業的教學環境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校園內的教學環境和企業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在教學中學生僅僅是掌握了理論知識,與在社會實際生產過程中的應用有著一定的差別。并且許多教師都依然沿襲傳統的教學思想,在教學過程中不能進行創新教學,學生也就常常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給機械專業實訓課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不良影響。高校需要為學生建立一個和諧的職業環境,可以推動學生全面發展,所以高校在進行人才教學和學生職業規劃時需要與企業之間有緊密的聯系。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高校內部環境結構的建設不夠完整,與企業的合作也不夠密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并沒有接觸到關于社會建設環境的太多內容,因此在畢業之后很難融入到社會中,難以實現學生向工作者的快速轉變。
在新的教學模式實施之前要對教學人員進行思想教育工作,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要真正認識到教學模式改變的重要性,教師根據改革后的模式重新調整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進行調整。學生方面也要進行思想的轉變,不再只是看課件記筆記,找回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幫助下進行學習,在具體的實施中要注意因材施教,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高校進行機械加工實訓的相關教學,能夠較為真實地為學生營造即將面臨的工作環境,能夠讓學生盡早地完成對于行業的全面了解,學生通過實訓的學習能夠熟練掌握更多實踐的知識,學以致用,結合課堂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零散的實踐,換一種教學模式讓學生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觀察能力,增強自身實力。
部分高校實訓教學往往存在著形式單一、內容枯燥的弊端。實訓教學的活動內容要相對豐富一些,根據學校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自身特點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另一方面要關注到行業的發展前景,不斷進行內容的創新,盡可能地符合行業發展的需求。高校和行業對于機械加工行業的學生進行教育,一方面要求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因為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另一方面還要掌握實踐,即實訓教學的進行,實踐的掌握能夠在今后的工作中對機械設備或是計算機自動化設備進行操作和相關的設備設計制作,在機械加工出現故障時能夠及時地發現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無論是從學生未來的行業發展還是教學目標方面而言,對高校學生進行實踐方面的教學很有必要,各高校領導對于機械設備加工實訓課的重視程度要大大提高。
實訓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盡早地適應就業中的環境,關鍵在于學以致用,能夠將其利用到實際中去,才能真正地發揮作用。高校進行實訓,對未來就業環境和工作管理進行教學,學生可以將實訓的成果作為就業選擇的一項依據,與相關的適合自己的企業進行實習機會的溝通,進企業實習,對專業方面進行更加直觀、深入了解,加強社會實踐,增加自身的經驗,為今后就業打下基礎。教師應拓展教學的寬度,通過校企結合的方式,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實習機會,使學生學習期間可以進行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幫助學生積累工作機會、工作經驗,不斷積累實踐操作知識,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進而提升學生的競爭力。
機械加工實訓是一門復雜且綜合化的課程,所以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難以自主完成難度較大的操作。為了培養學生擁有良好的操作技巧,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學習、調整、糾正,積累經驗。通過對實訓課程時間的合理規劃,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高效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對機械加工技能進行反復地聯系,從而加深這項技能的熟練度,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專業機械操作能力和對自己職業認知的提升。教師需要根據實訓課程的具體內容與課程時間安排來設置每一次實訓課程的工作量,部分簡單的操作則可以通過PPT的方式直接展示,加快課程的進度,為其它操作的實訓節省時間。在講解基礎課程和精細化加工工藝課程時,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操作和專業技術聯系的監督,出現錯誤時要及時指出,為學生今后的機械加工打下堅實基礎,提升他們的零件操作靈敏度。
綜上所述,各高校要提高對實訓的重視程度,依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和行業發展前景的要求,進行機械加工實訓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操作能力,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不斷提高自身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