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媛媛 呂付剛
(煙臺東方威思頓電氣有限公司 山東煙臺 264003)
智能電能表是現階段市場主流使用表計,在技術上超越上一代產品,主要的組成是測量單元、數據處理單元、通信單元等。并且擁有電能量計量、信息存儲及處理、自動控制等功能,可實現智能計量相關功能。在智能電能表的市場推廣上,客戶提出了更多更全面的功能要求。在實現這些功能要求的基礎上,智能電能表的全過程質量控制十分必要,智能電能表核心功能計量穩定性必須保證。
目前,智能電能表在新興市場占有率逐步提升,具備功能全面準確率高等優點。測量單元、數據處理單元與通信單元是智能電能表組成模塊,擁有信息存儲、信息分析、電能量計量、自動控制等部分。現階段,智能電能表在我國已經開始普及,初期產生的智能電能表全過程質量控制,已經無法適應市場。我國電網企業,針對現有智能電能表市場情況,完善智能電能表相關功能,例如電能質量查詢、電網維護、實時網絡等新功能開發。
針對智能電能表生產中涉及到各個環節,可以優化監督生產、供貨、運行維護、檢測、安裝調試、故障處理等環節,并針對每個環節的關鍵點設立監察點。智能電能表是關系到民生的基礎建設,其準確度是關系到整個電網運行,同時為計量管理環節、用電校驗環節、電費抄核收環節等環節進行數據基礎和架構基礎。
通過市場選擇來進一步衡量質量管控成效,目前市場作為最終目標成為企業質量管控的動力。市場上需要智能電能表高標準要求,促使企業在智能電能表生產過程中控制產品品質。盡管市場對于智能電能表的質量控制有積極影響,但電網公司的監督管理十分必要,輿論市場僅能作為輔助手段。
因此,在生產過程中、安裝調試前進行的智能電能表檢測,并不能完全規避風險,計量表運行過程中,建立合理的質量控制體系,才可以從根本上達到預期設想。
我國在高鐵網絡建設上擁有成功的經驗,智能電網在質量控制發展中可以學習相關經驗。例如動車事故發生時,動車相關的零件廠家能夠進行逐一的排除,例如動車系統自身擁有通信監控系統和綜合視頻監控系統,通過自身的軟件監控能夠立馬定責任,因此智能電能表未進行質量控制將成為潛在的隱患問題。
現階段智能電能表相關質量管控體系建立尚不健全,部分廠家嘗試開設智能電能表月度質量分析,針對已經入網運行的智能電能表進行運行情況分析。但在質量控制中缺少對驗收環節、運行環節、供貨環節、故障環節質量控制,最終導致整體質量管控系統,形不成閉環。智能電能表質量管控體系應該涉及到招標前環節、供貨前環節、到貨后環節、運行中環節環環相扣,均不能少。在整體樣品傳遞中,不同環節里,均存在樣品延遲滯后的情況。
現階段省級計量中心均具備著全性能檢測設備,可以確保地方檢測能力足夠,更重要的意義是能夠統一區域的檢測標準。在電能表檢測過程中機械性能實驗室與電磁兼容實驗室,往往配備并不充足。雖然相關的檢測可以通過全性能檢測設備進行分析,但面對數量可觀的需被檢驗電能表的檢定數量無法滿足。例如一般省級單位電能表檢測,一批次電能表約100只左右,全性能電能表檢定,需要大約10個工作日,才能夠完成檢定工作。
強化中心技術質檢處的質量管控業務職能,重點在樣品管理、驗收試驗和運行抽檢等關鍵環節,我們可以向國家電網公司營銷部請示,在公司營銷部的支持下,創新供應商樣品變更管理流程,樣品變更處理時限可以縮短,避免了由于供應商樣品變更導致的供貨時間延長,提高了樣品比對和全性能試驗的檢測效率。
質量管控的順利實施,高水平的電能表校驗技術是基石。
優化質量管理流程,部分省級電力公司已經在2013年開始行動,并頒布了相關的《管理辦法》,在實踐過程中根據業務特點,在優化電能計量關口管理、優化電能量采集系統信息完整率和正確率方面做出了相應的改善,并且填補了主站環節的檢定空白。主站環節增加,可以保證新入網設備可以與主站建立正確的信息流通,保證新入網設備可以立即開展工作,可以減少調試環節,并且質量控制的整體環節形成閉環。
統一的校驗標準,是確保質量控制的基石,檢驗標準的設立要針對市面上普遍存在硬件設備,尤其是機械和電磁兼容相關的硬件設備。只有硬件設備輸出數據的穩定,制定統一校驗標準才有可能。同時在標準制定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外界環境對試驗結果的影響,例如磁干擾信號,應合理的考慮是否添加群脈沖抗擾度測量,來實現電能表的真實工作環境。
未來的質量控制技術發展方向,智能化進行改善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人工智能的引進將優化實時監控環節、預警環節、信息的處理環節、檢索環節等環節,均能得到優化提升。現階段智能控制領域,大多采用的技術,僅能達到半自動水平,智能分析、自動化響應等尚不能解決,依然需要大部分依靠人力來完成。在數據傳輸處理上未來將向云存儲與云監控,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將海量數據進行傳輸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