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中標注的數碼依次為期數和頁碼)
卷首語
加強出版學科建設應提上議事日程
方 卿(1)001
創新學術出版體制機制 助力學術話語權建設
方 卿(2)001
加強和完善出版業的制度建設 范 軍(3)001
出版單位“三審制”重在落實范 軍(4)001
出版·研究·感悟吳 平(5)001
守正創新 再啟征程吳 平(6)001
第六屆數字時代出版產業發展與人才培養國際
學術研討會綜述
學術出版進展綜述:開放科學、開放管理及
價值重塑楊 丹丹(1)005
融合發展背景下出版領域知識服務研究新進展:
現狀、模式、技術與路徑
黃先蓉 常嘉玲(1)011
數字閱讀研究熱點與動向:倫理、行為與應用
黃先蓉 張 窈(2)005
第六屆數字時代出版產業發展與人才培養國際學術研討會專稿
論出版的知識服務屬性與出版轉型路徑
方 卿 王一鳴(1)022
論5G時代虛擬出版的發展進路與盈利模式
萬安倫 胡 曉 王劍飛(1)030
電子書時代圖書的象征資本:提升圖書閱讀
的形象
[德]烏蘇拉·勞滕堡 周 伊? 譯(2)017
愛思唯爾的價值鏈延伸[美]練小川(2)022
為何有聲書在美國大眾圖書市場上將超越電子書[美]凱倫·霍爾特 陸文婕? 譯(2)029
出版的選擇:互動小說的機遇與挑戰
[美]盧卡斯·福賽特 陳殿蕓 譯(2)034
大學出版社的開放獲取之路邱炯友(3)013
2018年度中國新聞出版上市公司績效數據分析
朱靜雯 藍恬恬 羊晚成 陸朦朦(3)017
VR沉浸式閱讀效果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劉錦宏 宋明珍張玲穎 羅凡冰(3)029
難以逾越的園墻:傳統出版機構與優質
App交互單書的生產沈 珉(3)036
新時代編輯職業素養的現狀調查與提升策略
研究陳少志 祁艷紅 姚 圓(4)005
基于實測數據的中英文智能編校系統對比研究
易 龍 周 濤(4)015
出版學學科建設專欄
“出版學學科建設高端論壇”綜述
——關于出版學一級學科建設的理論與
實踐探索
楊丹丹 胡雪敏 彭慧潔(5)005
堅守與開放:從近十年出版研究熱點看出版學科
方向及其未來發展陳 丹 秦 陽(5)014
國家學科制度視域下編輯出版學學科建設的進階
理路與思考裴 旭(6)005
專論·特約稿
關于出版學學科性質的思考方 卿(3)005
我國中小學數字教材開發現狀及發展建議
——基于中小學數字教材典型產品調研的分析
王志剛(5)022
國外中小學數字教材發展與研究綜述
徐麗芳 鄒 青(5)031
博士論壇
作品標題的法律保護問題研究
寧立志 趙 豐(4)022
歐盟報刊出版者鄰接權的成因及啟示
——以《數字化單一市場版權指令》為背景
阮開欣(4)032
第三方數字出版平臺:內涵、模式與優化
張美娟 于千雯 李 昂(6)012
泛在網絡背景下出版空間優化占位研究
張 弛(6)019
編輯學·編輯工作
數據挖掘與智能篩選視角下的科技期刊選題策劃
蔣學東 涂 鵬 陽麗霞(1)036
融媒體時代學術期刊編輯意識的重構
王 穎(1)042
科普工作新需求下作者隊伍建設的對策
李國昌 王鳳林 龍昭月(1)048
基于讀者語境的幼兒繪本閱讀樂趣創設策略
唐小為(2)039
近年來我國科技期刊審稿問題研究綜述
任衛娜(2)045
體現信息倫理教育的中小學信息技術教材編寫
探究段 山 嚴定友(3)041
“中國最美的書”獲獎作品外形創新設計與
工藝特色探析楊新忠(3)047
全文本視角下文藝類圖書出版的意義生成
鄭 工 于廣華(3)052
微笑曲線理論視域下學術期刊編輯專業素質的
價值重構路小靜 胡慧河(4)039
作者言? “道”? 編輯講“理”? 成就科學道理
李 瀕(4)048
場景視域下的移動端數字教材開發研究
王 鈺(5)044
圖書整體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幾個規范化問題
——兼析2019年中級實務科目簡答題
張 峻(5)053
媒體融合語境下移動閱讀內容生產的瓶頸及策略
孟 暉(6)028
兒童圖畫書的戲仿、雙重讀者及優先權
李小花 王華華(6)036
出版學·出版工作
新聞圖表數字閱讀眼動實驗研究張 晗(1)053
人工智能圖書出版信息分析及選題優化策略
王大可 李本乾(1)061
面向編輯出版專業的數據素養教育體系構建研究
周小莉(1)073
閱讀行為眼動跟蹤研究綜述
許 潔 王豪龍(2)052
社交媒體學術資源開發與利用狀況分析
方 菲 葉冉玲 楊 冀(2)067
網紅隱性廣告透明化規制:必要性、規制模式
與標準王 清 田伊琳(2)074
科技期刊突發公共事件出版研究
——以知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OA出版為例
周華清 肖代柏(3)059
科技期刊縮短出版時滯策略研究
——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事件中的醫學
期刊為例唐耕硯(3)067
區塊鏈時代的學術評價創新研究李 媛(3)074
論出版概念的“變”與“通”
李曉丹 賀子岳(4)054
傳統媒體融合發展效果評估的實證研究
張華麟 田 麗(4)062
集團管理視域下出版融合發展核心策略研究
邱菊生 鄧 濤 楊寧巍(5)061
同行評審的人工智能應用:現狀與挑戰
劉銀娣(5)068
醫學高水平學術出版項目管理研究
——以“精準醫學出版工程”為例
王華祖(6)044
探析眾籌出版+“新文創”模式
——以摩點網為例 劉英杰 劉靜薇(6)052
發行學·發行工作
基于受眾層面的急診醫學期刊傳播效果調查研究
陳 飆 姚榮華 萬雅麗 葉 莎(1)079
獨立書店文化空間的三維建構
——以重慶“南之山書店”為例
蘭慶慶 趙澤洪(2)082
移動閱讀時代學術類公眾號的內容生產與運營策略
——基于五家學術公眾號的內容分析
谷學強 張子鐸(2)088
新媒體時代我國城市書展的傳播現狀及策略研究
張齊婕 曾一昕(3)081
日本傳統二手書店發展特征及其生存之道探析
高 昊 陳芹葦(3)087
學術期刊“代理”網站對論文寫作與出版的干預和影響:基于對科研人員和編輯出版人員的問卷調查分析程維紅 佟 昔 任勝利
黃麗洋 馬 聰(4)075
日本街區書店經營策略創新與實踐
吳 瓊(4)082
C2B2C網絡舊書平臺的交易模式與營銷策略
研究 張 巖 蔡丹楓(5)074
私域流量營銷:后疫情時代實體書店直播轉型
再思考張 雪(5)082
突發事件情境下圖書出版公眾號傳播影響力
比較研究
——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為例
袁小群 丁靖佳(6)060
融合發展背景下直播、短視頻在傳統出版行業
中的應用研究張 琦 謝思慧(6)072
多媒體·數字出版
智能聊天機器人技術在出版業的創新應用及
發展趨勢楊 揚 張 虹(1)087
游戲出版內容質量問題及其優化策略
蔣希娜 陳世紅 何 威(2)097
移動有聲閱讀場景分類與場景應用路徑探析
張 莉(2)103
智能音箱有聲書布局和用戶收聽特征研究
王正祥(3)094
數字出版研究的學術脈絡與前沿熱點
——基于Web of Science數據庫(1998—2018)
的可視化分析冉 華 鐘 婭(3)101
數字出版平臺完善要素參與分配機制:
現實性與實施路徑朱江麗(4)088
面向科技出版的開放評審綜述王嘉昀(4)095
基于領域知識庫的語義出版形態研究
蘇 靜(5)091
從敘事學角度思考新媒體出版中的倫理失范
江錦年(5)100
技術、內容、用戶:中國網絡視頻發展邏輯
謝新洲 朱垚穎(6)079
互動數字敘事產品的價值評價體系初探
章 萌(6)090
港澳臺出版·國外出版
我國臺灣地區《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策略與行動
計劃》誤區分析
——基于扎根理論的探討
王念祖 林至康(1)093
印度殘疾人版權例外制度述評魏鋼泳(1)101
愛思唯爾出版集團全球設獎情況及策略評述
郁林羲 鄭曉南 丁佐奇? (2)108
自然合作期刊辦刊現狀的調查與探析
王 競 (2)115
韓國中小學數字教科書的政策推進、開發出版及
問題對策劉忠波(3)108
日本的文化產業政策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饒世權(3)114
數字化環境下西班牙出版業的發展現狀及啟示
季 丹 郭 政(4)105
“一帶一路”主題圖書海內外出版現狀對比及
海外出版啟示
——基于當當網中國站點與亞馬遜美國站點的
實證分析
王璟璇 潘 玥 張何燦 劉 琦(4)112
中國引進日本童書的現狀與啟示(2010—2019)
諸葛蔚東 周一心 馬晨一(5)105
加拿大繪本出版中的藝術性與情感研究
——論童書的寬度和維度
林 欣 艾 敬(5)112
我國主題圖書國際編輯能力建設研究
李 婷 韓建民(6)102
學術出版場域變革與歐美學術出版機構的差異化
策略肖 超(6)109
出版史·出版文化
變革近代中國的印刷力量張學科(1)109
維度、釋詞、限度及方法: “圖像證史”之解讀
何國梅 蔣圣芹(1)116
晚清歷史教科書編審中的國家認同建構
張運君 管西榮(2)120
從書目出發的中國共產黨“筆桿子”史
吳永貴 李平莉(3)123
延安時期中共主要出版物的作者與讀者群體
及其互動
——基于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視角
李祥興(4)123
現代意識、公共空間、性別塑造:
民國婦女讀書會的形式邏輯與功能外延
喬曉鵬 王鵬飛(5)121
胡適、張元濟、商務印書館與新文化運動
——讀《挑戰與機遇:新文化運動中的商務
印書館》札記張志強(6)118
消息·書訊
閱讀中的青年學者:2019年編輯出版學閱讀書單
(1)123
《出版科學》2020年(第1—6期)
年度索引(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