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竹
[摘要]本文闡述了加強黨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領導的重要意義和實現途徑,在此基礎上提出加強黨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領導的建議。
[關鍵詞]國有企業 ? ?內部審計 ? ?實現途徑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內部審計作為公司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內部管理體制,強化內部監督,推動國有企業依法治企、合規高效經營、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2017年,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深化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審計監督的若干意見》要求,建立健全內部審計監督機制,加強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業務指導和監督,推動完善內部審計管理體制、制度和機制,有效利用內部審計力量和成果。國有企業內部審計作為審計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加強黨的領導,建立健全總審計師制度,進一步完善管理體制,在深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方面發揮更大更有效的作用。
一、加強黨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領導的重要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要落實黨中央對審計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強全國審計工作統籌,優化審計資源配置,做到應審盡審、凡審必嚴、嚴肅問責,努力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更好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中央審計委員會的成立,從政治上、組織上、制度上確立了黨對審計工作的領導。內部審計與國家審計、社會審計共同構成審計監督體系,為實現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構建目標,必須加強黨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領導。
(一)加強黨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領導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審計委員會會議精神的必然要求
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是做好審計工作的根本保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制度最本質、最鮮明的特征,要提高黨領導審計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確保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審計工作全過程各環節。內部審計是國有企業經濟決策科學化、內部管理規范化、風險防控常態化的一項重要制度設計,通過摸清真實情況、反映突出問題、揭示風險隱患,能夠有效減少審計監督盲區,成為國家審計的有力補充,提升審計全覆蓋的質量。加強黨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領導,是落實中央審計委員會會議精神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舉措,必須一以貫之。
(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領導是強化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特”就特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要明確黨組織在決策、執行、監督各環節的權責和工作方式。內部審計作為公司治理的重要環節,要自覺在本單位黨組織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在內部審計工作中體現黨組織的意志,主動服從和維護黨組織的領導,堅決防止決策不執行或執行走形變樣,使黨組織的意志成為本單位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一致要求。
(三)加強黨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領導是落實《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的必然要求
《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以下簡稱審計署11號令)對內部審計的體制機制做出了明確規定,強調建立黨組織領導內部審計的體制機制。具體落實中,內部審計在黨組織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總審計師協助黨組織管理內部審計工作,內部審計行使權限可以向黨組織提出表彰建議,黨組織應當定期聽取內部審計工作匯報、加強內部審計重要事項管理,黨組織責令改正內部審計工作過程中被審計單位不當情形并對責任人員進行處理,內部審計人員因履行職責受到打擊、報復、陷害時,黨組織應當及時采取保護措施并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處理。
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領導的實現途徑
近年來,特別是中央審計委員會成立以來,部分國有企業黨組織高度重視內部審計工作,積極按照審計署11號令要求,在加強黨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領導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和嘗試,形成了可推廣可借鑒的成熟經驗。
(一)完善領導體制,設立黨委(或黨組)審計委員會(或審計工作領導小組)
部分國有企業設立了黨委(或黨組)審計委員會(或審計工作領導小組),由企業黨委書記(董事長)擔任負責人,在黨委(或黨組)審計委員會(或審計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開展內部審計工作。有的企業成立公司黨組審計工作領導小組,小組組長由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擔任,成員包括公司總審計師、審計、人力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審計工作領導小組作為公司黨組領導下的決策議事協調機構,進一步加強了公司黨組對審計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明確了各級黨組織在內部審計工作中的主導地位,完善了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的關系。
(二)加強業務領導,建立健全總審計師制度
審計署11號令對國有企業總審計師制度進行了規定,即國有企業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建立總審計師制度,總審計師協助黨組織、董事會(或者主要負責人)管理內部審計工作。為進一步促進中央企業建立健全總審計師制度,自2018年起,國務院國資委決定分批在中央企業開展總審計師試點,中核集團等8家中央企業列入第一批試點企業名單。有的試點企業總審計師作為企業領導班子成員或高級管理人員,通過參加或列席公司黨委(黨組)會議等方式,在落實企業黨組織各項決策部署和要求,推動審計與其他部門聯系、溝通,協調審計信息共享、監督成果共用等方面切實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強化統籌協調,推進黨建工作與審計業務深度融合
部分國有企業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有效轉化為內部審計工作優勢,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在改革發展一線、審計工作主戰場攻堅克難、積極作為。有的企業內部審計機構黨支部明確了“用好的黨建引領好的審計建設”的黨建工作目標,提出了“解決思想認識問題、以服務為核心、以關愛員工為抓手和建設好支部班子”等具體措施,按照黨建工作與業務建設、隊伍建設相結合的原則,選拔黨性強、素質高、思路活的優秀青年黨員組建“黨務工作組”。有的企業內部審計機構成立黨組織,建立了垂直管理的黨建體系,針對審計人員長期出差在外,因地、因時制宜推行“支部建在項目上”的工作辦法,通過臨時黨支部與審計組同步組建,黨建工作與審計工作同步部署,支部活動與現場審計同步開展,黨建成效與審計結果同步總結,逐步實現黨建和業務融合發展。
(四)突出監督重點,聚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
國有企業是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重要執行者和參與者,是保障中央政令暢通的關鍵環節,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經濟發展的主力軍。部分國有企業將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情況作為內部審計重點工作任務。有的企業把持續跟蹤督促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助力脫貧攻堅等重大任務落實情況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促進企業工作目標與黨中央決策目標有機統一,有重點地加大“金融助推脫貧攻堅、審計保障扶貧落實”聯動促進力度。有的企業圍繞黨中央“污染防治”攻堅戰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部署,對存在高污染風險企業和“僵困”企業開展專項審計,揭示企業環保制度體系不完善、環境風險防范措施不到位等問題,促進企業綠色發展和提質增效。
三、加強黨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領導的建議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完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把黨的領導貫徹到黨和國家所有機構履行職責全過程,推動各方面協調行動、增強合力。國有企業應在已有探索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和改進黨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領導。
(一)進一步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工作向黨組織報告制度
為確保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內部審計工作全過程各環節、將黨組織重要決策部署貫徹到內部審計工作的始終,國有企業應嚴格執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內部審計計劃確定、審計情況報告、違規事項處理、違法問題移送等重大事項,都要及時向黨組織報告,并明確報告的內容、形式、頻次等,要在審計計劃、審計工作方案、審計項目實施重點等工作內容中始終體現企業黨組織的領導意圖。企業黨組織應當及時聽取內部審計情況匯報,在重大事項決策及日常管理中充分運用內部審計結果,針對內部審計結果反映的典型性、普遍性、傾向性問題,及時研究并采取相應措施,完善相關制度和流程,從體制機制上探索治本之策,建立長效機制。
(二)進一步修訂完善與總審計師相關的法律法規
從我國中央企業總審計師制度建立情況看,目前在試點企業明確了總審計師的職責和權限,但未在更高層級的法規、制度中予以明確。大部分企業在內部審計規定或者試點實施方案等中規定了總審計師的職責權限,但未在公司章程中體現,總審計師履職的保障機制尚不完善。完善總審計師制度相關法律法規,是推動國有企業總審計師制度落實的根本。審計機關應加快推動審計法修訂工作,并加大對總審計師相關法規和實踐經驗的宣傳力度。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在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層面,應就國有企業總審計師的任職模式、職責權限、任職條件、激勵和約束機制等內容制定操作辦法,推進國有企業在公司章程中明確總審計師制度相關內容。
(三)進一步強化和保障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
審計署11號令規定“內部審計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從事內部審計工作,應當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本規定和內部審計職業規范,忠于職守,做到獨立、客觀、公正、保密。內部審計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不得參與可能影響獨立、客觀履行審計職責的工作”。國務院國資委、原銀監會和保監會也對中央企業和中央金融機構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做出了規定。獨立性是內部審計工作開展的重要前提,也是黨組織直接領導內部審計的必要條件。需要強調的是,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并不完全等同于獨立設置內部審計機構。部分企業雖設置了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由于企業領導層對審計的重視程度不夠、領導分工不清等原因,存在分管財務或業務部門的領導同時分管審計、要求內部審計承擔部分管理職能等情況,內部審計履行職責的獨立性未能得到充分保障。國有企業應強化頂層設計,提高管理層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視程度,全面貫徹落實審計署11號令中“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機構或者履行內部審計職責的內設機構應當在企業黨組織、董事會(或者主要負責人)直接領導下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向其負責并報告工作”的要求,保障內部審計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依法依規獨立履行職責。
加強黨的領導,完善內部審計領導體制,是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內部審計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歷史使命感和職業榮譽感,自覺把內部審計工作融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依法全面履行內部審計工作職責,助力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
(作者單位:審計署內部審計指導監督司,郵政編碼:100073,電子郵箱:1002365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