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凡

水體凈化與景觀肖楚田,肖克炎,李 林,等著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ISBN:9787553720494定價:68.00元
伴隨人們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的提升,人們對水體空間的審美追求也不斷提高。湖泊河道的生態修復、水環境的治理、人工濕地的保護、園林景觀水體設計正在迅猛發展,我國人居水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提升?!端w凈化與景觀》針對水體景觀進行研究,從水生植物應用項目實踐的視角和認識出發,有別于常見的水生植物類理論性或科普性書籍,突出其實踐性、工程性、經驗性和可讀性,對國內水生植物應用技術及相關領域的研究和工程設計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水體景觀設計是景觀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景觀設計的靈魂。水體景觀在空間界面藝術設計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點綴與襯托。小面積的水體在景觀規劃設計中往往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整個景觀變得更加生機勃勃。景觀設計中的水體往往可以成為視覺中心,起到收斂視覺的作用,而大面積的水體在景觀規劃中能夠產生天空與遠景的倒影,可以拓展景觀的視野,產生遼闊空曠的視覺效果。第二,引導與組織。水體景觀設計中水體可以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動聽的流水聲以及波光粼粼的水面能夠激發人們觀賞美景的好奇心,進而引導人們發現更加動人的新景觀。水體景觀規劃中景點與水面相連,人們可以順著水流的方向來欣賞美麗的風景,通過靈活的水體空間組織形式,將水景的形色、動靜與景觀融為一體,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第三,分隔與聯系。在水體景觀藝術設計中水體可以形成讓人可望不可及的視覺效果。伴隨著水體寬度的不斷增加,其分隔作用也更加明顯。水體景觀往往有不同內容的觀賞空間,能夠豐富觀賞層次,豐富人們的視覺感受。同時,水體還可以將不同景觀聯系在一起,產生整體的視覺感受。
基于水體景觀在景觀規劃設計中的作用,水體景觀藝術設計要發揮自身價值,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因地制宜,合理規劃?!端w凈化與景觀》一書提出,水體景觀設計要做到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當地景觀環境的設計手法,避免盲目追求規模與形式,充分考慮當地自然地理環境及群眾觀賞行為,在尊重自然、尊重空間的基礎上圍繞群眾觀賞需求進行設計,使得人工水體景觀能夠符合當地自然環境。德國景觀設計師曾經提出“少就是多”的設計理念,這一理念下的水體景觀設計要注重規劃統一,避免零碎而不成體系的現象出現,在整體統一的框架中使得水體景觀設計具有活力。第二,實現水體的循環利用。在當今生態環境惡化的背景下,在水體景觀藝術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水資源緊缺這一形勢,合理利用當地水資源,做到循環利用。如在校園水體景觀設計中可以利用中水來補充校園人工湖,中水是人們日常生活用水經過處理后的水體,將其作為水體景觀設計資源補充,是對生活用水的二次利用,不僅能夠節約用水,還可以實現校園水系統的循環。水體景觀還可以利用降水、生態駁岸等設計來推動水體與自然循環,通過人工方式實現景觀水體與外界水體的循環,使得水資源可以實現二次利用。如人工湖泊的水資源可以用于噴泉景觀、小瀑布景觀等其他水體景觀用水。第三,親水景觀設計。優化水體景觀水岸空間設計,通過駁岸階梯式下凹至水面,或者使用拋石駁岸的設計手法來降低水體景觀與地面的落差,同時還可以增加人們與水體互動的機會。水體景觀的護欄要根據實際情況設計。為了進一步增加水體景觀立體感與空間視覺效果,在充分考察當地地形環境、氣候環境以及原有植物的基礎上,可以引入不同季節中色彩效果較為強烈的植被,使得春夏秋冬四季水體周邊植物可以呈現不同色彩,豐富色彩形式,以色彩吸引人們觀賞水體景觀。第四,靈活運用水生植物?!端w凈化與景觀》一書中“水生植物凈化與景觀技術”章節提到,為了保護水體景觀的良好水質,在水體景觀建設前期需要對水源進行系統合理的規劃,后期使用中也需要進行管理維護。由于水體景觀的自凈能力相對較低,水體景觀駁岸的設計也會一定程度上導致水體污染。因此,靈活利用水生植物成為凈化水體景觀水質的重要方式。合理種植水生植物、放養水生動物能夠建立自然水生動植物生態系統,實現校園人工湖水體的凈化。在水體景觀設計中種植水生植物不僅僅可以提升水體質量,而且還能夠豐富水體景觀。如在北方區域降水較少的時期可以種植菹草等水生植物維護水體景觀;在雨水充沛的時期重視蘆葦、睡蓮、荷花等水生植物來保障水體景觀質量。水體景觀藝術設計中的水質保護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要定期清理水中的淤泥、雜物,結合使用物理、化學等方法進行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