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屹然(合肥市45中桐城路校區八(20)班)
五月槐香,淡淡的黃色小槐花隨著風輕輕搖晃,像極了以前在樹下忙碌的身影……
猶記得那年,外婆與我出門散步,逛到一處較為熱鬧的小街,外婆說累了,想吃槐花餅。我便尋了個地方給外婆坐著,自己去找槐花餅店。
跨過兩個街區,終于讓我在一棵大槐樹下找到了賣槐花餅的店。那是一個小店鋪,就是一輛三輪車,上面有個大灶臺,放著一些香料與幾團和好的白面團,里面摻雜了幾朵小槐花。
說來奇怪,就這么點香料,香氣卻飄得很遠,鋪前早已排成了長隊。店主是一個三四十歲的女人,額頭、眼角已經有了些皺紋,可一雙手還是靈活自如。
女人做事很麻利,不一會兒便輪到我了,只見女人一邊將剛剛做好的餅遞過來,一邊微笑說:“自己來的?”我“嗯”了一聲,忙去掏口袋,卻發現錢沒帶夠,只得尷尬地將她遞過來的塑料袋推了回去:“不好意思,錢沒帶夠。”她先是一愣,卻很快回過神來笑道:“沒關系,那就下次再付吧!”女人的笑格外的美好,一股溫暖流淌起來。
我被人群擠了出來,拎著塑料袋回到外婆那兒。途中遇見鄰居張奶奶,她看見我拎著槐花餅,便問我是不是槐樹下的那家買的,沒等我回答,她便說起了女人的好:原來張奶奶孫子愛吃槐花餅,卻沒有錢,每次都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女人見他可憐,每次都送幾個餅給他吃。張奶奶最后說:“她真是個好人??!”
找到外婆后,我急忙將她送回家。然后一路小跑著去找女人,要把欠她的錢還給她。當我到時,她已經收攤了。與做餅時不同,這時的她卻變得慢條斯理起來,將東西整整齊齊地碼好,再騎上車慢慢遠離。
我將錢付給她,目送她走遠。正值下班高峰期,車很多,女人卻不惱,一次次被迫停下等待,臉上依舊帶著微笑。我看著她,慢慢消失在夕陽的盡頭。
我站在原地,又聞到了槐花的香味,抬頭望著那一樹淡黃色的槐花。那盛開的槐花被黃昏的暖光渲染上橘黃的顏色,一簇簇,一串串,一朵朵,像潔白的風鈴隨風舞動,搖出陣陣歡快的笑聲。其實,這朵朵槐花就像是這個城市的靈魂,它平凡于它的渺小,卻盛開在它的樸實中,清香四溢。亦如賣槐花餅的女人,讓我遇見了樂觀而又善良的靈魂……
后來,她不來擺攤了,可她的槐花餅的香氣至今還彌漫在我心頭。